北京大学医学部 复旦大学医学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 中国医科大学 武汉大学医学院 重庆医科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 河北医科大学 山东大学医学院 查看110所医学院校
全国|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湖北|江苏|安徽|山东|上海|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吉林|广东|河南|四川|重庆|辽宁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医学考研 > 公共基础 > 政治复习 > 正文:考研政治10年真题剖析(连载)
    

考研政治10年真题剖析

更新时间:2006/5/13 医学考研论坛 在线题库 评论
第四章   资本的运行
(总题数19;总分数36;占本部分题数比重21%;占本部分数比重20%)
1.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
产业资本循环经历的三个阶段和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
历年考点:
2002年文科第19题(多):资本循环经历的阶段和所采取的职能形式。
2000年理科第21题(多):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
1999年理科第6题(单):产业资本运行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运行的必要条件。
资本周转。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历年考点:
2005年第6题(单):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2005年第32题(辨析):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1998年文科第2题(单):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
技术进步和固定资本折旧。
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制约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历年考点:
2003年第6题(单):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2001年文科第19题(多)、2001年理科第20题(多):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时间的相互关系,资本周转时间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
资本周转速度对商品生产和价值增值的影响。
历年考点:
1999年文科第18题(多)、1999年理科第21题(多):加快资本周转速度的意义。
社会总资本运行的核心问题。
分析社会总资本运行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
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及其两种方式。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社会总资本
扩大再生产的前提、实现条件及其意义。

历年考点:
2004年第4题(单):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2002年理科第19题(多):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意义。
2002年理科第6题(单):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2001年理科第5题(单):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的实质。
2001年文科第5题(单):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2001年文科第3题(单):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的实质。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和周期性。
2.垄断阶段的资本运行
资本主义国有制的产生和发展。
历年考点:
2003年第32题(辨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实质和双重作用。
国有垄断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范围内的结合。
国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干预。
3.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展
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
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范围扩展的主要形式和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历年考点:
1998年理科第5题(单):二次大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合作。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协调。

第五章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
(总题数4;总分数7;占本部分题数比重4%;占本部分数比重4%)
1.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特征和建立的客观依据。
公有制经济的涵义和多种实现形式。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3.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历年考点:
2005年第7题(单):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历年考点:
2006年第23题(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2004年第18题(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2002年文科第26题(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理顺分配关系,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促进社会公平。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
(总题数9;总分数18;占本部分题数比重10%;占本部分数比重10%)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有机结合。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企业是重要的微观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性质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历年考点:
2006年第7题(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2004年第5题(单):股份有限公司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典型组织形式。
构建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
历年考点:
1998年文科第16题(多):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
历年考点:
2004年第32题(辨析):整顿、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2005年第20题(多):规范市场秩序。
1999年文科第23题(多):价格体系的内容。
1998年理科第9题(单):价格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体系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历年考点:
2003年第36题(分析):市场经济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手段和政策。
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历年考点:
2006年第24题(多):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历年考点:
1999年文科第9题(单):我国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
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第七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总题数20;总分数70;占本部分题数比重19%;占本部分数比重24%)
1.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物质条件和现实基础。
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与竞争,提高国际竞争力。
历年考点:
2003年第10题(单):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1997年文科第7题(单):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和发展。

综合章节
(总题数:11题,总分数:39分)
1.1997年理科第14题(多):第四、七章:二次大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原因。
2.1998年文科第28题(论):第三、六章: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及对我国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指导意义。
3.1999年理科第20题(多):第三、四章:二次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4.1999年理科第30题(辨析):第三、四章的内容:生产资本两种不同划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依据。
5.2000年理科第5题(单):第二、三章:运用劳动二重性学说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6.2001年文科第18题(多):第三章、四章:生产资本的划分和内容。
7.2001年文科第23题(多):第三、四章: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资本周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8.2001年理科第19题(多):第三、四章:生产资本的划分和内容。
9.2003年第18题(多):第二、三章: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10.2006年第5题(单):第三、四章:资本有机构成、年剩余价值量、年剩余价值率。
11.2006年第35题(分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一章:制度与体制;第二章:价值规律;第四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第六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三部分    毛泽东思想概论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总题数4;总分数6;占本部分题数比重4%;占本部分数比重3%)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
毛泽东思想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
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
历年考点:
2006年第25题(多):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著作。
2004年第7题(单):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提出的有关重要概念。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和科学体系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历年考点:
2004年第21题(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定义与科学内涵。
历年考点:
2001年理科第7题(单):党的建设的主要经验。
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独创性发展。
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总题数34;总分数99;占本部分题数比重39%;占本部分数比重43%)
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点。
历年考点:
2006年第10题(单):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2002年理科第7题(单):近代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2002年文科第22题(多):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基本特点。
2000年理科第11题(单):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1998年理科第16题(多):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在中国攫取的权益。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历年考点:
1999年理科第23题(多):20世纪初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人物。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及其历史地位。
历年考点:
2000年文科第32题(辨析):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
1998年文科第5题(单):促使孙中山由改良走上革命道路的事件。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社会历史条件。
历年考点:
1999年文科第22题(多)、1999年理科第25题(多):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意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形成。
历年考点:
2006年第26题(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改革总路线。
2006年第27题(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2005年第36题(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革命对象、动力、领导者、性质、任务、前途等问题。
1997年理科第30题(材料):抗战胜利前后国民党、共产党及美国三方面围绕中国命运的争论。
1997年文科第28题(论):抗战胜利后在中国前途和命运问题上三种政治力量的较量。
2000年理科第10题(单):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提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
历年考点:
2003年第8题(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历年考点:
1997年文科第5题(单):中国共产党内部在中国民主革命任务与对象问题上的“左”的错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历年考点:
2001年文科第7题(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
历年考点:
2001年文科第33题(辨析)、2001年理科第32题(辨析):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历年考点:
2000年理科第31题(辨析):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历年考点:
2004年第20题(多):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内在联系。
3.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历年考点:
2004年第33题(辨析):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对待民族资本主义的政策。
2000年理科第8题(单):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1998年理科第25题(辨析):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构成。
1998年理科第17题(多):促使党的二大提出民主革命纲领的主客观因素。
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
历年考点:
1999年文科第7题(单):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历年考点:
2004年第6题(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地位)。
2003年第9题(单):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革命性质。
2000年文科第34题(多):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待民族工商业的方针政策。
1999年文科第6题(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土地政策。
1998年理科第7题(单):国民党左派领袖邓演达在农民土地问题上的贡献。
1998年文科第25题(辨析):没收官僚资本的双重革命性质。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中国共产党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
(总题数24;总分数53;占本部分题数比重28%;占本部分数比重23%)
1.武装斗争和农村包围城市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主要法宝。
历年考点:

2002年理科第22题(多):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
1998年理科第18题(多):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
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中国武装斗争的实质。
历年考点:
2002年文科第23题(多):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主要特点的分析。
2000年文科第21题(多)、2000年理科第22题(多):毛泽东关于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的论述。
历年考点:
1997年理科第17题(多):秋收起义与南昌起义的不同点。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基本理论。
历年考点:
2005年第8题(单):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2001年理科第6题(单):党在根据地、解放区的政权建设。
2001年文科第36题(材料)、2001年理科第37题(材料):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道路理论。
1998年理科第8题(单):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实施战略进攻时,敌我力量对比的情况。
人民军队建设的原则。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特殊重要性和现实可能性。
历年考点:
2005年第21题(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立统一战线必要性。
1998年文科第29题(材料):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制定依据及党内围绕此问题的争论。
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
历年考点:
2001年理科第22题(多):无产阶级实现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2000年理科第36题(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统一战线策略方针的演变。
2000年文科第7题(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确立。
1999年文科第21题(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构成。
1997年理科第7题(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
2006年第9题(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所包含的两个联盟。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全民族的先锋队。
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
历年考点:
2006年第8题(单):在延安整风运动。
2005年第22题(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的建设。
2003年第23题(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
2002年文科第7题(单):在中国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一项伟大工程。
2000年理科第9题(单):整风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好形式。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
(总题数7;总分数19;占本部分题数比重8%;占本部分数比重8%)

1.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思想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与主要矛盾。
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条件。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
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
3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总结
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历年考点:
2006年第36题(分析):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2005年第9题(单):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总结。
2004年第9题(单):过渡时期对个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基本形式及其性质。
2001年文科第21题(多)、2001年理科第23题(多):过渡时期我国对个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历年考点:
2002年理科第9题(单):过渡时期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基本方针和具体政策。
1997年理科第18题(多):过渡时期我国对民族资本的改造措施。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五章    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成果
(总题数8;总分数22;占本部分题数比重9%;占本部分数比重6%)
1.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以苏联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历年考点:
1997年文科第16题(多):党的八大前后,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提出的重要思想。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工作。
历年考点:
2005年第23题(多):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002年理科第10题(单):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
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
2.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动力。
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历年考点:
2004年第22题(多):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2002年文科第24题(多):毛泽东关于人民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是非的若干标准。
2001年理科第9题(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1998年理科第28题(论):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和政策。
3.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
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中国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历年考点:
2004年第23题(多):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
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两步走”战略。

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
(总题数6;总分数8;占本部分题数比重6%;占本部分数比重2%)
1.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历年考点:
1999年理科第8题(单):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反”运动。
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历年考点:
2001年理科第8题(单):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
历年考点:
2002年理科第23题(多):陈云关于“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重要思想。
2.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历年考点:
2003年第24题(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实现民族平等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
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建设庞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
3.社会主义国防建设和对外关系
建设现代化的强大国防。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反对霸权主义。
4.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
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提出“两个务必”。
历年考点:
2004年第8题(单):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的历史背景。
2002年文科第8题(单):执政党最容易犯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错误。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为什么说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第七章   掌握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总题数4;总分数22;占本部分题数比重4%;占本部分数比重6%)
1.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历年考点:
2002年理科第8题(单):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
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历年考点:
2005年第10题(单):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
独立自主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重大意义。
历年考点:
2002年文科第34题(论)、2002年理科第34题(论):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极端重要性;邓小平对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历史性贡献。

综合章节
(总题数:2题,总分数:7分)
1.1999年理科第24题(多):毛泽东《论持久战》的主要思想。第一、三章的内容。
2.1999年理科第32题(辨析):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第四、五章的内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开云App闪退解决方案
浙ICP备1201732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