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本文只谈一点小经验,算是自己对自己的总结 |
我今年复习考研之前一直是一个比较懒惰的英语学习者,我很少主动地去记忆什么东西,比如单词,再比如句式,至于整段的文章就更别提了——看着都费劲,还背? |
曾经我以为这样没什么,但如今看来这正是我英语水平一直不能提高的主要原因! |
我之前一直有一个能支持我懒惰的观点:阅读重在理解作者意图,需要文学或者说文字的素养多些;而且单词不一定非要捧着一本单词书去机械记忆,边看文章就能记住很多。 |
如今再看这个观点,唉!——根本就是懒惰的借口!!! |
如今总结起来要做好阅读A,需要把握两点: |
第一,单词和语法一定要过关。 什么叫过关呢,就是看到文章一句话你不至于理解出很多种意思(我指的是本意)来,而且你不用反复的去猜一句话的意思。 我举一个反例。我原来读阅读的文章基本就是在猜意思,而且是反复的猜,比如某一句我看不懂,我就猜测大概是意思“甲”(代号而已,没时间找具体的例子了)。结果又读了几句发现之前的意思似乎猜的有问题,于是返回头再猜,猜成意思“乙”。周而复始,一直到全篇读完(这时候真是tmd累死了)。这样猜的后果就是读一篇文章要花掉n多时间,而且最后在头脑中会形成一个相当混乱的概念。 回想当初做阅读真是痛苦的回忆啊!——不知道要多死掉多少脑细胞 |
第二,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或者文学素养。 本人对文字的东西还算有一点感悟,当年高考唯一可以拿出来炫一下的也就是语文。所以跟上作者思路不是难事,总结个中心思想各段大意也是个手到擒来。并且凭着一点对文学小小的感悟,有时候还可以感觉到很多作者想要表达的隐藏含义。基于这些“天赋”,做阅读的时候我一般死的不是很难看 。 |
以上两点之间有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可以是前者地得到升华。 不拽,讲白话就是,第一条强调的是基础,第二条强调的是技巧。而且这两条之间有一个先后的关系:只有有了基础才能谈到技巧。 换句话说,重中之重就在单词(以及短语句式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