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计 利用好节假日
对考研者来说,要特别重视几个节日,它们依次是教师节、国庆节、元旦节、春节。在与导师取得联系后,每个节日都应当写信或打电话问候一下,实在不行,寄张贺卡之类的也可以。一般来说,为人师者的成就感很大程度体现在弟子对他的尊敬上。在教师节以寄贺卡或打电话的形式为妥。到了国庆节,因假期较长,完全可以前往做一次拜访,拜访时不妨带点家乡的特产,东西不在多,不在贵,而在于你的一片心意。同时还可以请导师做点具体的复习指导,若你千里迢迢前去,导师肯定不会让你失望而归的。到了元旦节,此时距初试已不远了,再打电话或寄贺卡祝节日快乐,常常能把刚建立起来的师生情谊巩固一下。过春节后,应再去拜访一下导师,此时的初试成绩还未出来,甚至还没评卷,导师的心情将影响你初试成绩的高低哟(导师一般将参加至少一门科目的评卷工作)。
当然,做这些工作时,你最好先了解一下,有的导师是极不喜欢甚至憎恨应酬的,那你最好就采用寄贺卡的方式为妥。如果导师所在单位太远,也不必非拜访不可,只要平时多加强联系,如写信、发E-mail等交流,效果也不错。
【实战演习】
我的家乡在四川大竹,盛产一种罐装的醪糟。第一次去见导师时,给导师带了两罐,没想到导师平日从不沾酒,却偏偏爱上这醪糟。国庆节我打电话过去,说将前往拜访,他竟主动提出来:“给我带两罐醪糟好吗?”我喜还来不及呢,赶紧买了五罐,不想一路拥挤,到武汉后已破了两罐。当我提了三罐去拜访时,导师说:“带这么多干嘛,两罐足矣。”因为这醪糟的关系,我和导师的关系似乎一下子近了许多。这醪糟多少钱一罐呢,不说你不知道,一说吓你一大跳,每罐贰元伍角整。
虽然我最后考上跟这几罐醪糟没有关系,但它的确让我一度地感到非常踏实、信心十足。
(非洲 华中师范大学)
忠告:给导师送点小礼品无可厚非,但需要有一点小技巧:不一定送贵的,但一定要送对的。
以下两计只适用于应届本科毕业生
第二十四计 学会取舍 敢于一搏
每年年底,正是考研复习最紧张的时候,同时也是各就业单位到大学招聘人才的时候。这就让部分考研者处在了十字路口,是义无反顾地考研还是选择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问题的难处在于,一般的用人单位对准备考研者都不感兴趣,因为双方签约后,你若考上研究生走了,它岂不白白耽误了人才的选拔。即使你没考上,到单位工作一两年后考走了,单位又得接收一名新手来从头培训起。因此,不少单位招聘人才时明确宣布:考研者免谈。考研者的难处在于,专心考研吧,可那么多诱人的单位在召唤,能不动心吗?再者,也许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于是,有考研者前往应聘时皆以不考研者的身份前往应聘。但是目前的就业竞争十分激烈,好的单位竞争者必然众多,这之中难免有人不去背后告密,因为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挤下,自己也就多了一个机会啊。
考研和工作这两者,谁也没法分出孰轻孰重,关键在于自己的决策。
需要提醒广大考生的是,随着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对高学历的要求是就业的必然趋势,你先走一步,就会在整个社会的大竞争中占得先机,与其工作若干年后再回学校去充电,不如从现在开始就去争取主动权。
【实战演习】
我是学会计的,毕业那阵子(1997年),我们都以进银行系统工作为荣。据说那里不但工资高、工作轻松,而且其他福利待遇诸如住房等也好得吓人。因而,当市工商银行来招3名会计学的学生时,我们班差不多每个人都动了心思。本来,我准备考研已相当充分,但那时还是随大家去竞争那3个名额。有人讲:你考上了又怎样?说不定研究生毕业后还进不了这样的好单位呢。何况万一考不上呢,岂不赔了夫人又折兵?没想到的是,我成了竞争的胜利者。当时工行有领导担心招我们进去后不稳定(害怕我们考研走了),提出再签一个合同,保证三年内不准提考研一事。我也非常爽快地签了。结果,当年我们班考研走了8名。我在工行呆了两年,终于忍受不了枯燥无味的生活与工作,重新加入考研的行列。这个决定让我损失惨重,我是辞了职去考的。
没想到,考研没考上。这下好了,工作没了,收入没了,女朋友也走了,如今只剩下光棍一人,怎么办呢?明年继续考吧,至于能考出个什么模样,只有天知道了。 (董建明)
忠告: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有得必有失。追求大完美,换来的必然是大遗憾。
第二十五计 注意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应届大学毕业生在考研时和在职考生相比,在专业科目上常常占有一定优势。可是,考研选拔的是研究型人才,即是说,它更侧重于考生对知识的运用而非单一的掌握。而这方面恰恰是应届考生的劣势。如果说在职考生最害怕的是初试的话,那么应届考生更担心的则应该是复试。所以,当你在初试中取得了一个骄人的高分后,不要以为这下高枕无忧了。从初试到录取,并不是一件水到渠成之事,其中的变数还多着呢。初试成绩出来后,稍事休整,就得为复试做准备了。准备些什么呢?熟悉导师的科研成果、加强口语练习、广泛涉猎相关学科的知识、适当做一些增强动手能力的训练等。导师喜欢的是脑子灵活、有创新能力、知识面广、热爱该专业的考生,高分低能将不会在复试中受到青睐。
【实战演习】
肖梦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会被淘汰。上大学以来,他一直是班上学习委员,每门功课的成绩都名列前茅,考研初试成绩更是名列榜首,可面试下来,心情糟透了,先是一位外语老师向他发问时,他怎么也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更别提回答问题了。原以为导师会问些专业内的问题,没想到导师的提问与专业风马牛不相及,这是其他参加复试的同学求之不得的,但他却最害怕这个,因为不善言辞,而且根本不关心书本以外的世界。10分钟的复试对他而言,好像比10年还要漫长。最后导师温和地笑了:“你先工作两年再来考我的研究生吧。”(夏阳 西北政法学院)
忠告:考研能否被录取,初试成绩只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条件(或曰基本资格),综合素质才是决定性的。
以下三计只适用于在职考生
第二十六计 处变不惊
在职人员考研,除了要担心功课之外,还要为工作上的事分心,处理得不好,就有可能前功尽弃。最常见的困难有以下这些:单位领导不同意报考;工作压力大,导致学习的时间少;物质生活条件差,导致学习的环境恶劣;导师泼冷水,明确暗示说最好下年再报考……每一件事情似乎都可以导致结局大逆转,处理起来的确很困难,一千个人也许就有一千个人的难处,下面仅以几个例子供大家参考。
【实战演习1】
我们单位的领导最反感的就是有人跟他提工作以外的要求。去年有位同事也准备考研,结果领导大发雷霆,以开除公职相威胁。那位同事最后妥协了,可妥协的结果很惨,工作被重新作了安排,到一个百无聊赖的部门当办公室文员,而且在所有领导心目中都留下了不安心工作的恶名。我可不愿重蹈覆辙,从四月份开始,我就向领导递交了辞职申请书,然后就呆在家里看书。开始,领导还找我谈话,但一边谈我一边还继续交辞职书,领导发火了,当然,发火之后我就恢复了自由身。在辞职这件事上,我在单位表现得很大无畏,但到导师面前,我则低调处理,主要表明我考研的决心和面临的困境。这一招还真管用,导师被我感动了,他的悉心指导加上我的勤奋努力,终于一战而胜。 (陈梅芳)
【实战演习2】
到现在的单位都干了快四年了,一直得不到领导赏识,失意之余,我准备考研,没想到的事,这一事件竟引起了领导重视,开始给我工作加压。我原来的如意算盘是:上班8小时,2小时绝对干完所有工作,余下的时间都可以用来看书,下班后更是我一个人的天地。这一下,别说2小时干完全部工作,就是再加班2小时也未必干得完。你以为这是领导重视你的才华了吗?不!他不过是嫉妒你,想让你一辈子都在他手下受剥削而已。怎么办?一个字:拖!上班干不完的事干嘛不留到明天去干?就这样,上班时间,我工作态度绝对端正,但下班后我就没有义务再干工作上的事了。因为憋了一口气,下班后看书都有些如饥似渴似的,甚至比以前的效果还好。到了报名的时候,我软磨硬缠,说就让我了一回心愿吧,你看我工作这么忙,哪有时间看书?好歹进一回考场,也就是那么回事了。领导终于发了善心(他断定我是考不上的)。不过后来他后悔了,因为我不但顺利地通过了初试复试,而且收到了录取通知书:“我上了你的当了。”向他告别时他恍然大悟,我只有微微一笑,什么也没说。(阿兵)
【实战演习3】
首次与导师联系时,导师说欢迎报考。我一下子信心百倍,报名之后,再与导师联系,导师说今年竞争很激烈哟,要做好两手准备。后来我听说这其中有许多黑幕,比如给导师送一份“大礼”,导师就会格外开恩,甚至可以把部分试题提前泄露给你。有朋友分析说一定是有人给导师做了“工作”了,你得抓紧时间去做一下“补救措施”。这让我很为难,我不相信考研会这么“水”。我发了狠,一定要考出个名堂出来,你猜怎么着,初试的成绩下来,我比第2名高出整整23分。可导师的语气似乎还是老样子,他说:“你的专业课成绩只排在第4名呀。”我一听,真是绝望了,要知道,导师只招3名弟子呀。我不信邪,心想,你总得让我这个第一名参加复试吧,只要参加复试,就有机会。我在此间阅读了导师的大量论文、著作,笔记做了三大本,比复习专业课期间还紧张,然后踌躇满志地走向复试。如果上天还让我掉榜,上天就是瞎了眼。所幸的是,上天没有瞎眼,我在最后一刻还是成了幸运者。
(成功 华西医科大学)
忠告:以不变(考研这一指导思想)应万变,乃考研制胜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