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制硕士初现“速成”之痛
回首求学生活两年制硕士毕业生难掩心头之痛 一些教师呼吁适时考虑“逆向调整”
文\ 本报记者邱瑞贤 实习生黄嵩
刚毕业的新闻学硕士小王来到广州一家媒体报到。和他一起来报到的有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2003级硕士研究生。谈起两年求学生活,他总是拂不去心底的一阵隐痛。那弹指而过的两年令他难以释怀——第一年忙着“抢”学分,课程比本科时还多;第二年忙着找工作,最后写论文的时间只有一个月。
小王是武汉一所重点大学的首批“两年制硕士”。他感叹两年时间学习与实践根本难以兼顾,两年的“小硕士”与三年的“大硕士”相比,无论是理论基础还是研究水平往往都落在下风。
小王的经历,是众多“两年制”研究生的一个缩影。在“两年制硕士”阵痛开始凸现的形势下,越来越多在教学一线的导师忍不住抱怨和呼吁:研究生学制改革是否可以适度地“退”回去?如何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研究生学制,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以小王这名“两年制”硕士求学生活真实的再现,也许能更好地启发我们对于硕士学制改革的理性思考。
在考上研究生之前,小王本科时就读的是一所三类本科学校,同时是一所重点大学的独立学院。尴尬的身份,再加上残酷的就业环境,让小王从一进校就把攻读研究生作为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
不过小王研究生所读的专业却和他本科所学的专业完全不同,因为他的本科专业很热门,考研很可能考不上。权衡之下,小王报了相对容易的新闻学专业。新闻学专业是一个纯文科的学科,这对小王来讲,又是一个新的挑战。披星戴月的复习,残酷激烈的初试、复试,一番辛苦努力的拼搏之后,小王终于如愿以偿地考上这所重点大学的研究生。
研究生“研究找工作”
对于自己是这所高校的首届“两年制”研究生,小王开始没有多少想法。直到过上了新日子,小王才发现研究生的求学生活跟自己想象的完全不同。他说:“本以为读研究生就是帮老师做做课题,没事就多看看书,结果却完全不一样。要说这两年研究生教会了我什么,我觉得就是如何找工作!”
“刚入学我们就意识到两年后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研究生'扩招'本来就让就业压力增加了不少,现在我们又面临毕业后要与03级'撞车'竞争的压力。那股火药味早早地就可以闻到。”求学之初的小王没有品味到多少校园的乐趣,导师就已经给他早早交了底:“你们将来竞争激烈,找工作的事情要早作计划。”
最让小王心里没底的是新闻学专业的理论学习。“说实话,我对新闻学这一块的理论知识学得很浅,因为我根本没有时间去学习。一切都是为了找工作而进行,我们这研究生成了'研究找工作的学生'。”他说。
小王这样向记者描述他两年的研究生生活——抢学分、跑实习、求工作、赶论文,但期间偏偏就是没有做研究。
研一上学期:“抢学分”
小王的研究生一年级第一个学期,终日奔波于各个教学楼之间上课,每周的课时和本科生不相上下。学制三年改两年,时间缩短了,但是授课内容却不变,这样必然导致课程压力加大。
为了便于研二时专心“找工作”,小王在这个学期一口气修了28个学分——每个星期要上十门课。“每天都有课,早上上,下午上,有的还是晚上开课,比本科生还紧张。”
研一下学期:“跑实习”
到了研一下学期,有的导师开始善意提醒自己的学生:“找工作要紧,赶紧想办法去找单位实习!”跨专业考上研究生的小王深知,自己除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必须要掌握之外,实践经验似乎来得更加迫切。“现在的单位动辄就是要工作经验,眼看着同学都去实习,我不实习能安心吗?”
提起这个,小王就一脸无奈。最终他托了层层关系,总算在广东一家著名媒体找到了一个实习岗位。“实习单位吃住不管,没有工资,甚至还要交一笔实习费用。明知道是一个'烧钱'的工作,我也要硬着头皮上了。”
研二上学期:“求工作”
到了研二上学期,眼看一年后命运就要定了,不用导师提醒,心急火燎的小王马上进入为找工作“心无旁骛”的阶段。“其实不能叫找工作,应该是'求工作'”。
为了能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小王真可谓是“废寝忘食”。这一年里每天的报纸都是必买的,因为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招聘会的消息;每天都是必须要上网的,因为要寻觅各个招聘单位的资料以及投发电子简历;时不时就要看看手机,生怕遗漏了哪个公司打来的面试电话。
按照小王的话说,“那个时候简直变成一个'神经病'”。连同学之间的聚会,他都很少参加,因为害怕听到谁谁已经找到了一份什么工作,让自己受到刺激。
幸而,这整个学期的努力没有白费,研二下学期刚开学,广东一家媒体通知小王面试,一番竞争之后,他终于确定了工作。
研二下学期:“赶论文”
这时的小王想收拢“晃”了近两年的心,回过头来看一下读研以来一直没有正眼看过的专业书。可惜,毕业论文已经迫在眉睫。
虽然改成两年制后不少高校都取消了将“英语六级”、“发表论文”与学位挂钩的做法,可是小王也深知,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不是那么容易可以过关的。在时间的巨大压力下,经过几番熬夜和几番“剪切、粘贴”之后,小王草草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论文,硬着头皮交给了导师。
“我导师后来专门找我谈话,说我的论文写得很烂,如果按照他以前的要求,是绝对会被打回。但这次他却没有,因为他真的很理解我们两年读研的压力。为了我们,老师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原则。”小王一脸无奈。
导师:硕士论文水平大幅下滑
小王的经历,是众多“两年制”研究生的一个缩影;他在毕业时涌上心头的隐痛,也许不仅是他一个人的。
成了“六年制本科”?
华中科技大学校园网上曾出现过一篇《两年的硕士有什么价值》的帖子,该校一位化学系两年制硕士生的发言代表了“小硕士”们的普遍忧虑:尽管课时压缩,可以早日参加工作,但是知识掌握不牢,对求职和今后的工作都有一定影响。“我们将来在就业竞争中,岂不成了'六年制本科'?我们的优势在哪里?”
就像药物需要服用者的身体反应才能知道其副作用一样,两年制研究生的“副作用”也需要逐步体会。
事实上,除了学生,高校的老师们也在体味着改革带来的困惑,不断作着自我心理调整。武汉大学一位著名的新闻学博士生导师坦言:“现在几年过去了,研究生改制的弊端已经显现出来,单从论文水准大幅下降这一块就可以看出来了。”
因此,不少高校在把研究生学制从三年改为两年后,逐步宣布取消过去硕士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在公开学术刊物上至少发表一篇论文,否则不予答辩也不授予学位的规定,不再对两年制硕士发表论文作强行要求。
课程设置不适应形势
然而,这只是伴随学制改革中一个相对“及时”的步骤而已。在改革之前各高校为了怕影响培养质量,大多不敢对改制学生的课程作出改革。改成两年制后,绝大多数研究生专业课程的设置、课程考核方式等都基本没变。
“其实不能单纯地说,到底是'三年制'好还是'两年制'好。我们看到目前的改革是改了形式却没有改内容——只是简单地将三年的内容压到两年完成。虽然缩短了学制时间,但是却并没有相应地减少学习内容。”中山大学一位硕士生导师认为,“换汤不换药”的改革使学生和老师都一起叫苦不迭,疲于奔命。
这位教授提出,“比如,每个参加研究生考试的人都要考英语和政治,能考上说明你的这两样的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程度了。可是在研究生课程里还是有这两门课,而且学时都很长,起码占据全部学分的四分之一。这样必然牵扯到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精力,加重学生的负担,两年的时间本来就紧,学生哪有时间去研究学问?这就是在走形式主义。”
推行过急带来副作用
部分高校“逆向调整”
“最早提出研究生改制是为了要和国际接轨,可是国外的实际情况和我们不一样,研究生学制的改革需要符合我国国情。”中山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郑永霆明确提出,国外缩短研究生学制的方式是建立在相当高的本科教育普及率基础之上,很多西方国家的本科教育普及率已经超过50%,而我国目前才刚刚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普及率不到20%,这样说来研究生教育还属于精英教育阶段,如果培养水平不够,如何担当社会的骨干?”
改制引发一连串反应
他认为,从近年的实践来看,各高校缩短研究生学制后给原有教学计划、师资配备、培养模式等带来很大冲击,普遍出现了教学量不足、师资短缺,最终导致研究生培养模式改变、质量滑坡的现象,这些都属于推行过急而产生的“副作用”。
“像北京大学前两年曾经提出把博士学制从3年改成4年,实际上是为了什么,就是要拿一年来补上硕士的课啊!”郑永霆认为,这可谓是硕士两年制的另一个副产品。“就像炼铁一样,时间不够是不能出钢的,不合格的硕士教育给博士研究带来了薄弱基础,引起一连串的反应。”
郑永霆明确指出,在目前的硕士教育中,基础学科及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学制都不应该盲目缩短;而工程、技术等应用型学科,管理、法律等专业硕士以及一些操作性较强的专业,其学制可以考虑适当缩短。
部分专业回归“三年制”
与专家说法相对应的是,2003年率先对研究生学制进行全面改革的中山大学已经悄然作出了“逆向调整”。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出台新规定,从2006年开始,将生命科学学院等部分院系的硕士生学习年限,从原来的“两年制”重新改回“三年制”。这是自2003年中山大学对硕士生专业实行“两年制”改革以来,首次进行的“逆向调整”。
据了解,此次重新从“两年制“调整为“三年制”的主要是生命科学学院和地球科学系的相关硕士点,这在整个中大200多个硕士点中占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