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从2004级硕士研究生中开始全面推行以两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学制缩短了,如何保证质量呢?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周叶中教授对记者说: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不是简单地将硕士生修业年限从三年调整到两年,其核心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调整和质量观的转变。
为此,武汉大学研究生教育推行复合导师制。
周叶中说,武汉大学硕士生学制改革后,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应用性人才和过渡性学术人才。如果沿用原有的培养模式,导师很可能由于缺乏工作实务方面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即使对培养创新型学术人才为目标的博士生教育,原有的培养模式也不太适合。
基于这种考虑,武汉大学推行了“双导师制”和“集体指导制”,强化学科间、校内外联合培养。所谓“双导师制”,就是除原有的着重理论指导的导师外,根据学科专业的特点,还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机构中聘请一位有一定学术背景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或技术人员担任兼职研究生导师,各有侧重、共同指导研究生的学习、研究和论文写作。学生除了校内导师外,还在校外实际应用部门有一个导师,这样把本学科的理论优势与实践经验统一结合起来,就能培养出“适销对路”的高级应用人才。
而“集体指导制”,就是建立学科专业导师指导小组,在以导师指导为主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导师组在培养方案调整、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等方面集体指导的作用,以利于研究生获得多方面的指导和训练。每个导师研究重点、能力、水平都有其局限性,而集体指导就可以发挥每个导师的优势、特长,让学生共同了解、吸收。
“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作出这种调整是必然的。”周叶中说,我们必须根据国情和目前研究生培养实际情况来调整培养方式,武汉大学自2003年在全校范围内推行复合导师制后,总体反映很好。
据记者了解,今年武汉大学三年制硕士生和首届两年制硕士生同时毕业,从目前就业的总体情况来看,三年制和两年制硕士生就业没有明显差异,都高达92%以上。这充分说明,武汉大学硕士生学制改革切合了社会的需要,质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是成功的。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