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教育与科研一线工作的余翔林教授,谈起研究生教育兴致盎然。在题为《对研究生教育历史演变和创新的几点认识》的报告中,余翔林教授以各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演变为切入点,从古典大学与现代大学的两种培养理念中,论述了我国学位制度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状况及发展模式,剖析了影响新世纪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社会思潮,对当代研究生教育创新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
余翔林教授指出,1809 年洪堡创建柏林大学,诞生了现代意义上研究生教育。洪堡创建了新的大学理念,实现了大学职能质的变化。大学从传授知识为主的绅士教育,转变为以研究为主要职能,在传授知识时倡导创造知识;实行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研究与教学结合。由此使一个强大的德国在欧洲崛起。以美国为代表的20 世纪研究生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批判继承了德国大学的发展模式,把培养研究型的学术精英,拓展到同时培养社会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使传授知识、创造知识,服务社会成为当代大学的三项主要职能。而在中国,1912 年民国政府颁布的《大学令》中,才第一次规定可成立大学院,招收大学各科毕业生,从事研究、著述,并授以学位。1935 年颁发第一个《学位授予法》,新中国建立前仅授予硕士学位 230 人,未授予过博士学位。1978 年以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才有了蓬勃发展,初步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培养体系和学位制度。
余翔林教授指出,影响新世纪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社会思潮主要有知识经济论思潮、国家发展论思潮、教育民主论思潮、人力资本论思潮、教育国际化思潮等。但人们对创新教育都有这样的共识,即教育是人类知识、文化的传承与熏陶,教育是社会摆脱愚昧、走向文明的坦途,教育是国家实现科技发展、经济进步、民族富强的基础,教育是使个人获得知识、能力,得到全面发展的手段。
在谈到当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时,余翔林说,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要求,是全面素质教育的核心。当前,研究生教育的几大弱点,首先表现在扩招,扩招带来总体生源水平下降,导师指导力量减少,培养资源不足,从而引起培养质量下滑;其次是专业教育尚未摆脱本科的延续,学术视野不宽,知识基础不牢,自主学习的能力及试验与实践的能力较弱;再者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不够,文化熏陶仍然薄弱,影响全面素质培养;此外,教与学的功利观念过重,共性制约过多,创新能力培育的环境还不健全。
余翔林教授强调,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在实践中涉及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科学地制定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框架,是创新能力培养的知识基础;要重视交叉学科领域研究生的培养,这里有大量创新的沃土;发挥导师群体的作用,加强师生及学生之间的广泛交流,是改善知识结构、充实思维方法、培养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导师个人的魅力也很重要,要有时间和学生直接接触,给学生以熏陶,师生之间面对面的平等交流,心灵的沟通,永远是教育的基本规律,是计算机和网络所不能取代的;激发好奇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内容,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必须学会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概念,撰写论文。
报告会上,侯建国常务副校长向余翔林教授赠送了中国科大论坛纪念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