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急症
1. 晕厥
晕厥是骤起而短暂的意识和行动的丧失,其特征为突感眩晕,行动无力,迅速失去知觉而昏倒,数秒至数分钟后恢复清醒。本病常因精神刺激、惊恐、体位变动而诱发。
【辨证论治】
主症:始则自觉头晕乏力,眼前昏黑,泛泛欲吐,继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血压下降,短时尚能逐渐苏醒。
虚证:素体虚弱,疲劳惊恐而致昏仆,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气短眼花,汗出,舌淡,脉细缓无力。
实证:素体健壮,偶因外伤、恼怒等致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呼吸急促,牙关紧闭,舌淡苔薄白,脉沉弦。
治则:苏厥醒神。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
处方:取督脉、井穴为主。针用或补或泻。穴取水沟、中冲、涌泉、足三里。
方义:水沟位居任督交接之处,督脉入脑上巅,取之以接续阴阳经气,有开窍醒神之功;中冲刺之能调阴阳经气之逆乱,为治疗昏厥之要穴;涌泉引气下行,最能醒神开窍,多用于昏厥之重证;足三里可补气血而和中,以资气血之源。
随证选穴:虚证加气海、关元、百会;可灸;实证加合谷、太冲。
2. 虚脱
虚脱是以面色苍白、神志淡漠,或昏迷、肢冷汗出、血压下降为特征的危重证候,类似西医学的休克。
【辨证论治】
主症:面色苍白或紫绀,神志淡漠,反应迟钝或昏迷,或烦躁不安,尿量减少,张口自汗,肢冷肤凉,血压下降,脉微细或芤大无力。
亡阳:兼见呼吸微弱,唇发紫绀,舌质胖,脉细无力。
亡阴:兼见口渴,烦躁不安,唇舌干红,脉细无力。若神志不清转入昏迷,呼吸微弱,心音低钝,脉微欲绝,为阴阳俱脱之危候。
治则:回阳固脱,苏厥救逆。
处方:取任脉、督脉经腧穴为主。针以补法,并配用灸法。穴取素髎、水沟、内关。
方义:素髎属督脉,有升阳救逆,开窍清热之功,急刺可使血压回升;水沟为苏厥救逆之要穴,急刺可回阳固脱;内关宁心安神。三穴合用,回阳固脱。医.学全.在线www.med126.net
随证选穴:偏于亡阴者加太溪;偏于亡阳者加灸神阙;神志昏迷配中冲、涌泉,肢冷脉微配关元、神阙、百会,俱灸。
3. 高热
高热是多种疾病的一个常见症状。一般体温在39度以上者称为高热。这里主要指外感邪毒而致的体温骤升,出现全身灼热,烦渴,舌红苔黄,脉数为主要临床特征的高热急症。
【辨证论治】
邪毒在表
主症:除高热主症之外,兼见咳嗽,微恶风寒,苔薄黄,脉浮数者,系风热犯肺,肺失清肃,卫失宣畅所致。
治则:宣散风热,清肃肺气。
处方:取手太阴、阳明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穴取大椎、曲池、合谷、鱼际、外关。
方义:大椎为督脉与手足诸阳经之交会穴,能解表疏散风热;曲池、合谷分别为手阳明经之合穴、原穴,能解肌宣卫;外关通阳维,可疏散表热;鱼际为肺经荥穴,可泻肺热。
随证选穴:咽喉肿痛加少商,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表邪入里
主症:不恶寒,反恶热,面目红赤,口渴喜冷饮,苔黄燥,脉洪数。
治则:清热祛邪。
处方:取督脉和手足阳明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穴取大椎、曲池、商阳、内庭、关冲。
方义:大椎清热;大肠经之合穴曲池、井穴商阳配胃经之荥穴内庭,可泄阳明经之热;关冲乃三焦经之井穴,泻关冲可泄三焦之热。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
随证选穴:若大便秘结,腹痛者加刺合谷、天枢、上巨虚;若见斑疹隐隐或衄血、吐血、便血加曲泽、委中刺络出血以清血热。
4. 抽搐
抽搐是指四肢不随意的肌肉抽动,或兼有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口噤不开等。引起抽搐的原因很多,临床根据有无发热分阶段发热性抽搐和无热性抽搐两类。本证常见于小儿惊厥、破伤风、癫病、颅脑外伤和癔病等。
【辨证论治】
主症:以四肢抽搐为特征,或兼见短时间的意识丧失,两目上翻或斜视,牙关紧闭,或口吐白沫,二便失禁,严重者伴有昏迷。热极生风,多兼表证,起病急骤,有汗或无汗,头痛神昏。痰热化风,多见壮热烦躁,昏迷痉厥,牙关紧闭。血虚生风,多无发热,伴有手足搐搦,露睛,纳呆,脉细无力。
治则:熄风定惊。
处方:取督脉穴为主。针用泻法。穴取百会、印堂、人中、合谷、太冲。
方义:百会、印堂既能熄风定惊,又能开窍醒神;人中为止抽搐之要穴;合谷、太冲相配,称为开四关,为熄风定痉之首选穴。根据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先宜熄风定惊,然后对因治疗。
随证选穴:发热加大椎、曲池;神昏加十宣、涌泉;痰盛加内关、丰隆;血虚加血海、足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