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医学部 复旦大学医学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 中国医科大学 武汉大学医学院 重庆医科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 河北医科大学 山东大学医学院 查看110所医学院校
全国|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湖北|江苏|安徽|山东|上海|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吉林|广东|河南|四川|重庆|辽宁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医学考研 > 公共基础 > 政治复习 > 正文:08考研政治大纲新增考点分析(邓三)
    

2008年考研政治大纲新增考点分析: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更新时间:2007/8/12 医学考研论坛 在线题库 评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注:与去年大纲相比,本章内容有一定的调整。删去了两个“毫不动摇”,删去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赵老师评:此处不算真正的变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注:与去年大纲相比,本章新增了两个考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赵老师评:此处有新增考点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胡主席近期强调,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必须深刻认识发展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的重大意义,推动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人民通过自己选出的代表组成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力,同时在基层实行群众自治等形式的直接民主,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大创造,是我国人民民主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发展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有利于坚持和巩固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地位,有利于反映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有利于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发展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依法保证人民群众在基层政权机关、基层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要丰富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的实现形式,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参与愿望增强的要求,从基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扩大人民群众的有序参与,引导和组织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的实践中提高自我管理水平。
  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的实践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关心、支持、参与决定着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成效。要把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

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密围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尤其是难点热点问题开展工作,通过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共同管理,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积极化解各种矛盾,使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促进基层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改善、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重要作用。
    要适应城乡基层形势的深刻变化,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切实把中央的方针政策同本地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政权建设、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同在基层形成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落实。
  当前,我们要以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公民权益、反对腐败行为、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增进社会和谐为重点,扩大民主、健全法制,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赵老师评:此处有新增考点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这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对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出的总要求。
    一、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实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必须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互相促进,协调发展。这就要求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经济文化事业的同时,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政治上层建筑更好地适应经济基础,使社会政治关系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医.学.全.在线.网.站.提供.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我们党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二、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做到“五个有利于”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越性表现在比资本主义有更好的条件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们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不同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打开了广阔的道路。
    三、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已经证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和国家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一项基本经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注:与去年大纲相比,本章新增了一个考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删去了一个考点社会主义荣辱观。“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提高相伴随的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改为“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

   赵老师评:此处有新增考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凝聚力量、激发活力,进一步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保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就会迷失方向。只有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才能抓住社会主义价值需要、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古老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经济体制上说,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政治体制上说,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意识形态上说,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这些根本性的制度和要求相适应,必然要有一个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需要;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是一个政党的行动指南,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根本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保持正确方向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取向,主要是通过寻求社会思想共识来凝聚社会发展的合力,从而促进社会发展进步。

 

(十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注:与去年大纲相比,本章有一个考点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改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赵老师评:此处不算真正的变化。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浙ICP备1201732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