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研究生招生基本上还是以考试成绩来确定你是计划内还是计划外。你只要考到前几名,未来的二三年就可以一直享受国家免费的培养,而不考虑你进校后的表现如何。如果你入校时的分数低,尽管你后来有很多科研成果,但你仍然要为当初的‘计划外’付费。”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吴晓求在剖析研究生教育体系的缺陷时如是说———
在7月中旬北京国际教育博览会期间召开的“2007研究生教育与发展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吴晓求,对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根源进行剖析,提出我国研究生教育体系目前存在着5种缺陷:
缺陷一:推免制度形成封闭体系
吴晓求认为,这几年在研究生招生中实行的推荐免试研究生制度,的确是对传统意义上的研究生考试制度的一个重大调整和改革。但是他对此也表示出深深的忧虑。因为在一些学校,特别是一些著名高校,本校的推免生占了招生人数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甚至是百分之七八十。他认为,这完全是一种自我封闭状态,不利于研究生的交流和视野的开拓。
吴教授说,面对推免制度,他有一种矛盾的心态。这种心态是基于人民大学在高招中的平均录取分数线三年来排在全国第3位,仅次于北大、清华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可以说生源是非常好的,所以也愿意通过推荐免试制度让这些优秀的本科生源源不断地进入到研究生队伍中来。但是,如果以一种开放的视野来思考,大学的发展需要开放,需要各种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甚至是各种文化的一种交流。如果著名高校的研究生大部分来自他本校的本科生的话,是与开放的理念背道而驰的,是一种不正确的做法。这与高校的师资都来自本校的留校生这种“近亲结缘现象”并无本质的差别。
缺陷二:名额分配实行平均主义
“与招生制度相匹配的是招生名额的分配。在名额分配中,每个学院、每个专业,大家都在争抢研究生的招生名额。因为招得多评估时就能多占分,老师完成工作量就更容易些,机会也更多些。在这场博弈中,长期以来一个妥协的办法就是实行招生名额分配上的平均主义。这样大家可以相安无事,但却没有体现出学科之间的差异,也没有考虑导师能力上的差异。有的导师科研项目很多,思想很活跃,而有的导师长期没有任何科研项目,但他们却享受着同样的教育资源。有的博导甚至说,平均一人招3个,为什么我就不能招3个,他始终认为,平均数量是他应有的权利。”
吴教授分析说,这种平均主义,既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更是对学生培养的不负责任。如果导师没有科研项目可做,又怎么去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缺陷三:经费配置呈现低效能和僵化
吴教授谈道,研究生经费分担制度的改革,在90%%以上的院校还都没有推行。现在研究生招生基本上还是以考试成绩来确定你是计划内还是计划外。你只要考到前几名,未来的二三年就可以一直享受国家免费的培养,而不考虑你进校后的表现如何。如果你入校时的分数低,尽管你后来有很多科研成果,但在交费上却没有丝毫的改变,你仍然要为当初的“计划外”付费。
吴教授认为,在研究生阶段,考试的分数是相对的。许多实例证明,真正有所作为的绝对不是考试在前5名的学生,一般是在5—15名之间的学生。考试分数高,只是录取资格的享有,不能意味今后几年都能享受某种优待。这种低效能、缺乏激励功能的做法,只能助长一些学生考进来后无所事事,缺乏进取心,而对那些虽然入校分数不是很高,但却厚积薄发的学生也是一种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