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医学部 复旦大学医学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 中国医科大学 武汉大学医学院 重庆医科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 河北医科大学 山东大学医学院 查看110所医学院校
全国|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湖北|江苏|安徽|山东|上海|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吉林|广东|河南|四川|重庆|辽宁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医学考研 > 政策咨讯 > 080606 > 正文: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需走出封闭、低效
    

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需要走出封闭、低效和僵化

更新时间:2007/8/23 医学考研论坛 在线题库 评论

 


缺陷四:没有突出以科研为导向


吴教授认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其差别主要体现在科研上,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尤其如此。大学三年级的同学去听博士生的课照样能听得懂,显然,如果在研究生阶段,没有体现出科研训练上的差别,那仍然是本科生的培养。


“而目前在研究生的培养中却反映出科研导向不突出的倾向。许多博士生的论文题目与导师的主要科研方向脱节,只是为了好找工作而已。这种培养环节的随意性和不规范,一方面使导师很难对学生进行科研的指导;另一方面,助长了学术的浮躁,学生难于倾心和深入地从事科学研究。”


缺陷五:在职人员招得过多使博士学位泛滥


“现在招生招的在职人员很多。有些在职的博士,来之前他天天找导师,进来之后导师天天找他,根本见不到人,基本没有什么制度约束。读了3年,因为没有阅读大量的文献,还是原地踏步,仅是多了一个学位。这种培养环节的世俗化,导致博士学位泛滥,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学位的质量和声誉。


中国人民大学的改革探索


面对在研究生教育体系的缺陷,吴晓求说,中国人民大学正在进行一些改革的思考和探索。改革的重点是改变平均主义倾向明显的招生资源的配置机制。 医学线网站www.med126.com


第一项改革是招生资源,要在两个层面有所区别。第一是学科之间。比如,中国古代史与金融,在这两个跨度如此之大的学科之间资源的配置肯定不一样。对于冷僻的专业,只能招一个,让社会需求比较大的专业多招一些。第二是导师的差异。要建立相应的制度,让制度来决定导师招生名额上的差异,消除平均主义。同时要建立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是导师重要科研助手的理念,而不是仅停留在为国家培养人才这个层面上。既然是重要的科研助手,作为导师就要有科研的想法,要有科研的课题,通过带博士生,来完成庞大的科研设想,同时把学生带起来,提高他的科研创新能力,跟上科技的前沿。如果仅停留在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层面,无论是带1个,还是带3个,学生脱离于导师的科研,导师就会轻视培养环节,采取无所谓的态度。


第二项改革是改变僵化的、没有效益的资金配置机制。在招生时你考了第一名,可以拿全额奖学金或全额奖助金,但如果到毕业前,你的学习成绩很差,你就要自己付费。不仅仅是学习成绩,还包括科研成果,以及综合能力,都要在学生进校后重新进行动态的评估,以此产生激励机制。


另外一项改革是建立庞大的主文献制度。在中国人民大学有100个博士点,25个重点学科。这个学期结束时已经完成了25个重点学科主文献制度的建设,把国内外最重要的文献、做出最突出贡献的文献都收集到。现在已有40卷,全部完成会有300卷。比如金融学,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大概收集了100篇论文,其中90篇都是英文文献。这个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激发导师对你这个学科的思考,思考这个学科的历史现状是什么?哪些学科在历史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哪篇文章起了奠基性的作用?吴教授说,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生教育总体上是游击队式,导师可以一张纸片讲一个学期。在20年前大家会说这个老师真有水平,到了今天我不认为如此,因为没有给学生介绍基本文献,只是在高谈阔论。所以我们不提倡一张纸片讲一学期,我们希望真正把文献交给同学去看。如果对300年来最经典的100篇文献都能读懂,就能对这个学科了如指掌,学生水平自然就提高了。


吴晓求在谈到学制的改革时说,要因学科而异。虽然人民大学是以两年为基础建立弹性学制最早的学校,从2001年开始,有一半以上的学科由三年变成了两年。但经过几年的尝试发现,有些学科的确需要时间的熏陶,比如文史哲,如果第一年上课,第二年找工作,的确没有什么提高。所以今年准备把文史哲改回三年。他说,学科的差异决定了时间上的差异,因为不同的学科,要求阅读文献的量是不一样的,对社会的关注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比如,管理学、政治学、法学显然对社会给与很高的关注,而文史哲虽然也关注社会,但更多地是要研究文献。这样对时间的要求就多一些。


■数据说话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助理宋晓平说,我们对导师指导研究生的频次做过调查,调查显示,每月一次的占22%,每两个月一次的占8%,每半年一次的占4%,基本见不着的占11%。有的导师招的学生多,但顾不上指导,采取放养式的培养。所以按人均分配研究生培养经费,造成导师招研究生的积极性很高,而培养研究生的积极性不高。因为只要招到研究生就能获得培养经费,即使对学生不认真指导,同样不影响导师的经费和收入,从而缺乏激励导师和研究生内在动力的因素,严重地影响着研究生培养质量。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浙ICP备1201732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