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医学部 复旦大学医学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 中国医科大学 武汉大学医学院 重庆医科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 河北医科大学 山东大学医学院 查看110所医学院校
全国|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湖北|江苏|安徽|山东|上海|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吉林|广东|河南|四川|重庆|辽宁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医学考研 > 公共基础 > 政治复习 > 正文:08年考研马克思主义哲学62个核心考点
    

2008年考研政治复习马克思主义哲学62个核心考点

更新时间:2007/12/9 医学考研论坛 在线题库 评论

文都教育(推荐必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考点

  1,马哲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1)恩格斯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何者第一,有无同一)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②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③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依据;④是人们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2)一切哲学都不能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这是哲学的党性。

  (3)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精神第二,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不附加外来成分。

  (4)唯心主义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把握唯心主义的两个基本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唐刘禹锡唯物)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作为世界本原和万物创造者。

  将认识过程中的感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将认识过程中的理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客观唯心主义。

  (5)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①社会历史根源、②阶级根源、③认识论根源(感觉是屏障,不可知论)

  (6)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没有确立科学的实践观。

  (7)马克思主义的特征:(马克思最伟大的贡献:创立唯物史观;) (旧唯物半截子是因为自然观唯物,历史观唯心;)①阶级性---公开申明为谁服务;(一切辩证法都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发展变化的。没有认为世界统一)

  ②实践性---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实践)

  ③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马克思和旧唯物最主要区别:唯物史观。

  (8)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

  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作用(多选把握)(一)

  (1)揭示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我们理解社会提供思想武器。唯心不是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2)为我们认识社会提供了辩证法原则,我们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认识社会。

  (3)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三观)

  (4)提高人们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3,马哲和西方哲学:反对科学主义但重视科学精神,反对抽象人本主义但重视人文精神(一)

  (1)科学主义否定哲学世界观功能,推崇科学知识,放弃世界观的研究。

  (2)人本主义反对科学和理性,强调人的存在的本体论(不是以人为本),具有非理性主义的特点。

  4,物质观体现唯物自然观和历史观、唯物论与辩证法、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二)。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定义的意义:三个划清界限---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同不可知论、同旧唯物主义。(正确理解物质范畴要把握自然物质的多样性,客观实在性。)

  (物质和物质范畴是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物质和物质形态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庸俗唯物的错误是抹杀了意识的主观特征。)

  (2)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共同的一般本质,它通过运动表现出来。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

  (3)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和物质不可分离,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机械唯物论;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论。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运动绝对,静止相对,他们相互包含。

  (4)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相对静止使事物呈多样性,是区分事物基础,衡量事物运动尺度。

  (5)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形式:生产、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和科学实验。

  (6)实践有三个基本特征: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三环节:目的、手段、结果反馈。

  (7)主体是指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实践活动就是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骨架的动态系统,通过实践活动使客体主体化,使主体客体化。

  5,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及其与人的实践活动的关系(二)

  (1)主观世界: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心理活动的总和;(存在主义所谓的存在是指“个人的存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限定和超越的关系)

  (2)客观世界: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人的意识之外的一切物质运动的总和,包括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目的和手段;创造者和被创造者;能动者和被动者)

  (3)自在世界(又称天然自然),是人类世界产生前的先在世界,是尚未被人化的自然界;

  (4)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6,意识的产生、本质及其能动作用(二)★★不能说意识创造物质,可以说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1)从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的直接产物。三个决定性环节:生物刺激感应-> 动物感觉和心理-> 人类意识;(劳动促进人脑形成,起决定性作用。)

  (2)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物质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

  (3)从意识的作用看,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计划性,主观创造性,生理机能调控。

  (4)本质: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不能说意识是物质的东西,只能说意识依赖于物质,没有独立存在的意识和精神。)

  (5)意识发挥的条件:①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②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③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对实践结果进行评价有:对实践效能、实践效率和实践效果的评价。)

  7,世界统一性和多样性(物质统一性原理)★★★(二)

  (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是在客观实在基础上的统一。 坚持辨证唯物反旧唯物

  8,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二)

  (1)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2)解放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除不符合实际的旧观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3)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实践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4)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是核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目的,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9,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联系与系统(三)★★★

  (1)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是客观的普遍的。坚持用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片面的观点。联系是客观事物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系统的主要特征: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其中最主要特征:整体性。

  (4)科学的任务:揭示事物联系,科学的突破往往表现在把看来没有联系的事物联系起来。

  (5)①整体由部分构成,但不等于部分之和②部分离不开整体,否则将失去原有的性质和功能;③整体决定部分,部分影响整体;④整体和部分字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0,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发展的过程性(三)

  (1)运动是指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2)发展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陈代谢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过程的集合体,是前进性的运动,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法则。

  (3)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发展的本质:创新):①新事物代表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②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辨证的否定过程③在社会领域,新生事物符合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

  (4)过程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世界总过程的主导方向是前进。存在即过程,产生出来的东西都要灭亡。

  11,规律及其客观性。本质和现象(三)★★

  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事物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客观的联系。规律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人的意识活动却受规律的支配。

  (1)本质: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

  (2)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也表现本质,它从反面表现事物本质。

  (3)本质和现象的辨证关系:①现象为感官直接感知,本质为抽象思维把握;②现象是个别,本质是一般;③现象多变易逝,本质相对稳定;④任何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⑤我们能够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

  12,必然性和偶然性(正确分析可能性)(三)★★★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1)必然性: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

  (2)偶然性:可以出现,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趋势。

  (3)区别与对立:

  ①必然性是指在事物发展中一定如此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

  ②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决定的;

  ③必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它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偶然性则对事物的发展起影响作用,它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

  (4)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一定条件下,两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把必然性和偶然性割裂开来会产生三种错误观点:机械决定论、唯心主义非决定论以及把必然性和偶然性完全割裂开来的观点。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浙ICP备1201732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