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周日,全国硕士生招生考试初试正在进行,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200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重在不拘一格选拔创新人才,进一步提高招生科学性和公平公正性。据悉,今年全国报名人数比上一年仅增加了7000人,增幅仅为0.55%,这个数字比此前专家预计的150万人少了一大截。而2005年较2004年的报名人数增幅为24.11%,2006年较2005年的增幅不到9%,研究生报考人数的增长明显放缓。许多媒体与教育专家对今年研究生的考试都作了分析,认为增幅减少是正常的,考研竞争依旧激烈,特别是免试学生增长,造成应试学生的竞争加剧。许多评论认为:怀着不同的梦想,带着不同的期盼,“考研一族”为了自己的理想在打拼。调查发现,希望通过读研深造,让自己以后找工作更有底气或缓解就业压力,延长就业时限,成为很大一部分考研者的出发点。因此关于研究生教育问题不仅是一个如何选拔的问题,如何教育更应当受到重视。
笔者以为无论是硕士还是博士的教育都属于精英教育,这种教育的特征是要培养学生在不同学科方面得到高层次的发展,由此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精英教育与普及教育属于一个国家教育体制中两个不能缺少的部分。前者是筑就金字塔,后者是金字塔的基础。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属于不同的层次,但都是精英教育。如果一个国家的精英教育演绎成为了一张就业的入场券,毋庸置疑这种精英教育一定时非常失败的。
2006年李政道博士在“2006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的“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论坛上,从自己的亲身经历,提出顶尖人才要“一对一”培养。他说“如何培养起最顶尖的基础科学青年人才。”;“营造环境很重要。就是在小而精的研究中心里,教授和领导都积极参加研究工作,老师跟学生每周应该有‘一对一’的教导时间。要紧抓时间,要注意什么是大方向,要参加国际会议,要参加科技竞争,并得到政府的支持。”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如果不是在李政道说的这种环境与办法进行培养,那么就很难实现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目前国内的研究生教育由于是把“缓解就业压力,延长就业时限”混杂在其中,因此研究生教育也就不会有太多的成功。这些现象都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现在的研究生把自己的导师称为老板。言下之意,学生是一个打工的,是被导师所雇用。如果说研究生参与其导师的研究课题,参与或者分担导师的科研项目是无可非议的。如果导师为了自己的名利利用研究生之廉价劳动,而忽视对人的培养必然是本末倒置。
有许多研究生在校期间不要说得到导师“一对一”的培养,有许多学生根本就没有听过导师的课,只能自己读导师的书。有的研究生甚至于几年下来很少能见到自己的导师。这种研究生教育究竟在培养什么?确实值得反省。
国内一些高等院校在培养中不下功夫,却规定研究生不缴两篇国内核心期刊的论文就不准毕业。国内期刊不断扩容,文章越发越多。但是我国教育科研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作用并没有明显增强。其中凸现研究生教育中存在严重的浮躁现象。
中国有古训“青出于蓝,胜于蓝”,我国许多高校都在推行“蓝青工程”,旨在教学中实行新老教师一帮一结对子活动方案。笔者以为研究生教育也要实现这条古训,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要有创造力,在“一对一”的培养机制中实现人才培养的突破。研究生的教育结果如果不能实现“胜于蓝”是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我们并不祈求所有的学生都“胜于蓝”,但一定要有足够比例的学生能够“胜于蓝”。我们研究生教育,学科建设,课题研究等领域如果不能克服浮躁,急功近利。那么就很难实现“青出于蓝,胜于蓝”。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现了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高等院校都是一个模式——都在申博、申硕。一些硕士、博士点设置是不是够条件,整个评审的结果有时也耐人寻味。由于就业之困难,为了能就业于是就延长学习时间——获得更高的学历。这两者结合就形成中国唯学历论的怪圈,互相影响。而真正的研究生的精英教育在淡化。
其中最有害的是“读书做官论”,这是有代表性的,现在许多政府公务员职位都规定了录用学历要求,因而研究生学历受到青睐。高学历当官,高高在上,这是现代版的“学而优则仕”,而且很有市场的。这种后果不仅是资源的浪费,也让学位庸俗化。可以断定这种人当官也当不好,其中有些人还心术不轨。
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
研究生专业的设置在于精,而不能泛;在于深,而不在于滥;在于实,而不在于名;在于用,而不在于利。让人们看到如果读高学位有了强烈的功利色彩,那么学位的价值就随之陡降。科教兴国需要大量高级知识分子,并非读书无用。如果把读书变成功利色彩很重,一些研究的心理压力也就会非常沉重,应该说做学问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不论它多么辛苦,如果真是在做学问,心理一定会很坦然,有压力不会在心理出现;当研究有了成果也就有了最大的满足。我们要看到今天的研究生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首先应当反省读研的动机,反省一下做学问目的。笔者以为如果动机有了问题,那么更严重的问题就是如此研究生的培养还会危及社会的发展。
如此看来,这种为了一张就业入场券的研究生教育实在应该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