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
(1)对立统一规律作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深刻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把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区别开来。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自己运动和自我发展的动力源泉。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它们的关键。质量互变规律所揭示的质和量、质变和量变得关系,从实质上看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正是由于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才形成了事物发展状态上的质量互变规律。同样,否定之否定规律所揭示的肯定和否定的关系,实质上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正是由于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事物的发展由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新的肯定即否定之否定,从而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
(3)对立统一的方法即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一切事物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分析研究客观世界的基本方法和认识工具。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但它并不能取代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只有既肯定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的核心地位,同时又对其他规律和范畴的地位給与科学的规定,才能完成地把握辩证法的科学体系。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3页;《大纲解析》第27页。
40.对立统一规律是揭示事物发展的
A.内在动力和源泉
B.状态和形式
C.方向和道路
D.原因和结果
41.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和状态
C.事物发展的不同趋势
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法规律的作用。
唯物辩证法是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它们各自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和作用事不一样的,其中对立统一规律作为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出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质量互变规律则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40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41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3页;《大纲解析》第27页。
42.我们党的历史上关于统一战线中的“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和现阶段改革开放中坚持“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相统一”的方针,其哲学依据主要是
A.事物发展的过程论
B.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对立统一学说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立统一学说的应用。
对立统一规律认为,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是由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构成的统一体。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根源于事物自身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一切矛盾着的对立面,既相依赖又相排斥,既相同一又相斗争,使双方力量处于此消彼长的不断变化之中。
在同资产阶级联盟中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联合民族资产 阶级,同他们结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同时,对他们的动摇性和不彻底性保持警惕,并进行必要的斗争。“联合”与“斗争”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对外开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们一贯倡导的基本原则。邓小平指出:“我们一方面实行开放政策,另一方面仍坚持建国以来毛泽东主席一贯倡导的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主要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深刻揭示了实行对外开放与坚持自力更生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4页;《大纲解析》第28页。
43.决定事物质的规定性的是
A.事物内部矛盾的普遍性
B.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
C.事物内部矛盾的肯定方面
D.事物内部矛盾的否定方面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的特殊性的地位。
唯物辩证法认为,每个不同的事物或不同的运动形式,都有其自身不同于其他事物或运动形式的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各种科学门类和学科的划分,就是以各门科学的研究对象具有自己特殊的矛盾为依据的。不仅不同的事物有着自己特殊的矛盾,而且每一事物在其不同的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也都包含着各自特殊的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是与矛盾的普遍性相对,是标志事物矛盾的差异性和个别性的哲学范畴,也称矛盾的个性。其基本涵义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每一事物都有其特殊矛盾,规定着它的特殊本质,使它与别的事物区别开来,这是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和特殊根据。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运动。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发展的普遍现象和普遍根据,并不决定事物质的规定性。
矛盾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矛盾中旨在维持现存的矛盾关系的方面和旨在消除现存矛盾关系的方面,也称矛盾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否定方面作为“对立内部的不安”,是“破坏的方面”,是破坏旧事物、建立新事物的一种革命力量,尽管它在开始时可能很弱小,但它代表着矛盾发展的必然趋势,必然随着矛盾的发展成长起来,完成自己的使命。而矛盾的肯定的方面,由于它在矛盾的发展中属于稳定的和保守的方面,因此,随着矛盾的展开和解决,它将为否定的方面所代替。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5页;《大纲解析》第29页。
44.狄德罗曾说过:“生命,就是一连串的作用和反作用。我活着,就以块体的方式作用与反作用。我死了,就以分子的方式作用与反作用”。这句话揭示了
A.矛盾的存在和运动是绝对的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D.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这一哲学范畴具有两重含义。一指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即矛盾作为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种客观存在,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并贯穿于每一个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普遍性的这层含义指的是矛盾在什么范围内存在的问题。二指矛盾性质的普遍性,即各式各样的矛盾所共同具有的特征、特点,特别是各式各样的矛盾所共同具有的本质规定以及矛盾运动所共同遵循的客观规律。矛盾普遍性的这层含义指的是矛盾怎样存在,是不是多样性的统一的问题。题中的观点,正是反映了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和矛盾运动的绝对性,因此答案选A。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5页;《大纲解析》第29页。
45.计算机的出现无疑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但是,由于人们在早期计算机设计时,为了节省存贮空间,将表示年代的四位数省去前两位。这样,在新千年到来时,计算机中显示的年代可能不是2000年而是1900年,这就是“千年虫”。为解决这一问题,人类耗资达数千亿美元。这件事表明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B.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
C.矛盾普遍性的观点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观点
46.“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这句话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B.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C.事物的质具有不确定性
D.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47.黄锡禹“从韩国克隆学术带头人”到“造假带头人”,从“民族英雄”到“民族耻辱”的转变给韩国人上了一课。韩国人开始思考这一灾难的正面意义,认为它可能使韩国科技界在更加稳固的道德高地上立足,韩国可能因祸得福。这一现象在哲学上反映了
A.事物的质具有不确定性
B.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贯通
C.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D.矛盾具有普遍性
[命题分析] 这三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的相互转化。
对立面的相互转化是表征矛盾运动的哲学范畴,是矛盾同一性的一种具体表现方式。它包括多种含义和情况,有对立面所处地位的相互转化,对立面性质的相互转化,对立面功能和作用的相互转化等。对立面的相互转化是有条件而非任意的,包括内部、外部条件等。对立面之所以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就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又称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内部对立面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的性质。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是指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相互依存并且互为对方存在的前提条件。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是指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又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是指向自己对立面的转化,而不是向别的东西的转化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45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46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47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4-45页;《大纲解析》第28-29页。
48.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A.矛盾论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D.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毛泽东在《矛盾论》中的这一著名论断,是我们认识和理解矛盾问题的指导性线索。所谓矛盾的共性又称作矛盾的普遍性,它有两方面的基本涵义:其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处处有矛盾;其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矛盾的个性又称作矛盾的特殊性,其基本涵义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5页;《大纲解析》第29页。
49.在哲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
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
B.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
C.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
D.矛盾双方的融合促使事物发展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它在事物的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前提,同一性使矛盾双方能够在一个统一体内相互依存;(2)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内容之一。同一性使矛盾双方能够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从而得到发展,达到共存共赢;(3)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事物的发展总是一物转化为他物,转化为“自己的他物”,即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正因为事物的转化总是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所以发展总是表现为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表现为确定的方向性。
哲学史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矛盾的双方。唯心主义的发展不是为唯物主义的发展提供条件的,而是唯心主义一方的自身矛盾,但它可为唯物主义一方的发展所利用。一种唯心主义批判另一种唯心主义,往往能提供有利于唯物主义的论据和方法,为此列宁指出:“当一个唯心主义者批判另一个唯心主义者的唯心主义基础时,常常是有利于唯物主义的。”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4页;《大纲解析》第29页。
50.构成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同一性和斗争性
C.绝对性和相对性
D.对抗性和兼容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的基本属性的内容。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是矛盾固有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趋势和联系。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否定、相互排斥、相互限制、相互分化的倾向和趋势。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事物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属性,但它们二者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着差别和对立的具体的同一,因而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同一性必然为斗争性所制约。另一方面,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因为差别和对立是事物内在的差别和对立,斗争是统一体内部的斗争,所以差别、对立和斗争必然和同一性相联系,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总是处于对立统一的过程中,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对立是同一中的对立,这就是矛盾的辩证法。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3-44页;《大纲解析》第28页。
51.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
A.量和质的相互转化
B.肯定和否定的相互转化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D.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否定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唯物辩证法在吸收人类认识成果的基础上,科学揭示了事物自己运动的根本原因。它认为,从宇宙天体到微观粒子,从整个社会到社会的各种组织,都是其内部对立着的各个要素按一定的秩序、结构组成的矛盾集合体,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事物内部诸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是矛盾的同一性,它促使事物自身保持稳定性。而事物内部诸要素的互相排斥,即矛盾的斗争性,它破坏事物内部的秩序和结构,促使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事物各个要素这种互相联结和互相排斥相结合,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和发展,表现为过程。自然界的变化,主要是由于自然界自身固有的矛盾运动所引起,社会的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同样也是社会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对立统一规律的作用和意义,就在于它揭示了事物“自己运动”的根本原因、动力和实在内容。形而上学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看不到事物自身具有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从而也就否认了事物的“自己运动”和自我发展,它最终必然把整个物质世界的运动归结为某种神秘力量。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思想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批判了形而上学的外因论,同唯心主义彻底划清了界限,为人们能动地改造自然和社会,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因此本题答案选C。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4页;《大纲解析》第28页。
52.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
A.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
B.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前提,重点论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
C.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内容,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形式
D.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内容,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形式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
在人们认识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辩证法强调要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统一。所谓“两点论”,是指人们在研究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非主要矛盾;在研究任何一种矛盾时,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非主要方面。反对只抓一个方面、否定矛盾存在的形而上学的“一点论”。辩证法所谓的重点论,是指在研究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研究任何一种矛盾时,着重地把握它的主要方面,反对不分主次、平均看待的形而上学的“均衡论”。“两点论”和“重点论”反映了辩证法联系地、发展地全面地看问题的根本要求,“一点论”和“均衡论”则集中代表了形而上学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的思维方式。
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两点”不等于“重点”,“重点”也不是“两点”;另一方面,“两点”中有“重点”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重点”中包含“两点”。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事物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使矛盾发展中存在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另外,两点论中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没有矛盾的两个方面,也就无所谓矛盾的主要方面与“重点”。辩证法的重点论是以同时承认两点论为前提的,重点论中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6页;《大纲解析》第30页。
53.“概念的辩证法本身就变成只是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的自觉的反映,”这一观点是
A.相对主义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唯心辩证法
D.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
客观辩证法指客观世界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指客观辩证法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恩格斯指出,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和人类思维的运动规律,“这两个系列的规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但是在表现上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人的头脑可以自觉地应用这些规律,而在自然界中这些规律是不自觉地、以外部必然性的形式、在无穷无尽的表面的偶然性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而且到现在为止在人类历史上多半也是如此。这样,概念的辩证法本身就变成只是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的自觉地反映”。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区别同哲学基本问题相联系,二者的关系实质上就是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观的关系。客观辩证法是第一性的,主观辩证法是第二性的,后者依赖于前者并反映前者。支配着客观物质世界的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同样也贯穿于人类的思维活动当中,客观的辩证规律和思维的规律在本质和内容上是同一的。但是,外部世界的规律,以物质世界运动的客观必然性的形式,离开人的意识、思维而独立存在。思维的规律则通过主观的形式,如概念、判断、推理等等,虽然以客观辩证规律为基础,但这些形式本身并不存在于自然界,而为人的活动和思维所特有的。客观辩证法和朱观辩证法在内容、本质上的一致性,说明辩证思维所遵循的是和自然界相同的一般规律;客观辩证法和朱观辩证法在形式上的差异性,又表明人的思维的运动规律有自身的特点,需要专门的研究。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7页;《大纲解析》第32页。
5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否定之否定的观点
B.对立统一的观点
C.质量互变的观点
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作为一种哲学理论,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揭示的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辩证法的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三大基本规律,以及现象和本质、原因和结果、内容和形式、偶然性和必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五对基本范畴。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客观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客观事物发展的状态、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趋势。辩证法的各对基本范畴则从不同方面揭示和反映了客观事物本身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变化。总体上看,唯物辩证法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这一基本特征的揭示和反映。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1页;《大纲解析》第20-21页。
55.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失”。他的这一观点是
A.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诡辩论观点
D.辩证法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观点的辨析。
赫拉克利特是古希腊卓越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家。他提出的万物流变的观点,第一次描绘了一幅“一切皆流,无物常住”的世界图画。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这个原始的、朴素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来的: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失”。
“一切流变,无物常住”、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既不是任何神,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分寸熄灭”,这些都是赫拉克利特的典型的思想。赫拉克利特继承和发展了米利都学派关于本原之无定和流动性的思想,一方面主张一切皆流,无物常住,从而以“活火”为象征,说明自然万物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而真正不变的东西恰恰是“变”本身;另一方面他也认识到,虽然只有变化是不变的,但是这变化亦是有章可循的。换言之,变化亦有一定的尺度,自然万物都是循着这尺度而变化的。正因为他的这些思想,列宁称之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7页;《大纲解析》第32页。
56.中国思想家孟子提出:“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他的这一观点是
A.形而上学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法观点
D.唯物主义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形而上学观点的辨析。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用联系、发展和全面的观点考察事物,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它自身内部的矛盾运动。与此相反,形而上学则用孤立、静止和片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互不联系和永远不变的,如果有变化,则不过是其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以及位置上的改变;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不是事物本身内部矛盾的推动,而是取决于外部力量的推动。
孟子的这句话的意思实际上是承认历史有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沿着一定的顺序进行的,这是其合理的一面。但是这种观点却是历史循环论,他不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以及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用简单的类比来描述历史现象,或者将历史进程的个别方面的重复和相似绝对化,因而不能理解社会历史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客观规律。循环论把事物的发展变化看成简单的周而复始的自我循环,只看到周期性的曲折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实质上否认了事物的发展,因此孟子的这一看法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7页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大纲解析》第32页。
57.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提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种观点是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相对主义的观点辨析。
庄子的这句话的意思是:细微的东西和更渺小的东西相比具有大的属性,人们眼中巍峨的泰山和广阔的宇宙相比就显得很小;年幼夭折的孩子和稍纵即逝的生命相比却是长寿,而彭祖的百岁却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他认为大小、寿夭、彼此的差别只是相对的,他否认相对而言的大小、寿夭、彼此之中有绝对,有本质的差别。最后,庄子得出了万物之间、万物与人都是没有差别的,用相对主义消融了事物间的差异。
在庄子之前或与庄子同时的哲学家,大都有独断论倾向,如墨子持经验论的独断论,孟子持唯理论的独断论。庄子对任何形式的独断论都表示反对,用相对主义反对独断论,走向了一个极端。但它打破了独断论对人们的束缚,从而构成了中国哲学辩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也有着巨大贡献。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7页;《大纲解析》第32页。
58.除了“非此即彼”,又在适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这种说法
A.是诡辩论的观点
B.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C.是相对主义观点
D.是辩证法的观点
59.“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一观点
A.是诡辩论的观点
B.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C.是相对主义观点
D.是辩证法的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矛盾的不同观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同一的东西,统一总是包含着差异和对立的具体的同一。具体的同一中包含着差异和对立,也就包含着矛盾。另外,事物之间的差异和界限也不是绝对的、永恒的,没有条件的非此即彼。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辩证法不知道什么绝对分明的和固定不变的界限,不知道什么无条件的普遍有效的‘非此即彼’,它使固定的形而上学的差异互相过渡,除了‘非此即彼’,又在适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并且使对立互为中介;辩证法是惟一的、最高度地适合于自然观的这一发展阶段的思维方法。”
形而上学的根本特征是否认矛盾。按照形而上学的观点,事物的同一是不包含任何差异和变化的抽象的、绝对的同一,一个事物要么存在,要么就不存在;同样,一个事物不能同时是自身又是别的东西。同一事物只能永远是同一事物,不能变为其他别的事物。这种观点只看到事物的同一性,否认事物存在着差异和对立。它看问题的方式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话。这是一种典型的形而上学地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它从根本上否定了对立面之间的联系和转化,是一种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因为它看到一个一个的事物,忘记它们互相间的联系;看到它们的存在,忘记它们的生成和消逝;看到它们的静止,忘记它们的运动;因为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58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59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