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物质和具体物质形态的关系: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普遍性与特殊性、同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四、意识观(选)
1、意识的起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2、意识产生的条件:人脑和社会实践
3、意识产生的两大动力:劳动和语言
4、意识的本质: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五、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简答)
区别:物质是根源,意识是派生,不能代替(画饼不能充饥)
联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物质,相互转化(要富口袋、先富脑袋)
六、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选)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否认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飞矢不动)。
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否认物质的运动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将导致唯心主义(仁者心动)。
七、运动与静止(选)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八、物质运动和时空(选)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时间和空间是绝对和相对、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九、实践观(选)
1、三要素:主体、对象、手段
2、三大基本特征: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3、三种基本形式: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十、从实践的角度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1、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
2、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的不正当的实践活动方式造成的。
3、通过实践活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永恒主题。
4、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
唯物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石,是理解整个马原理其他知识的基础,涉及到最基本的概念、原理,也是每年考研政治必考的知识点,先将其核心考点概括如下,希望2014届考生牢固掌握、灵活运用,及早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