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列表     本站测试中,内容每天更新!欢迎常来坐坐!  [凌云  2006年5月17日]        
 |网站首页 |医学考研 |考研院校 |医药考试 |医学图谱 |在线动画 |
 |视频下载 |医学课件 |医学E书 |医学软件 |医学商城 |临床技能 |
 |医学英语 |医学论坛 |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载中...
加载中...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医学考研 >> 中医专栏 >> 复习试题 >> 文章正文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习题           ★★★ 【字体: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习题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时间:2006-9-4

 

8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 )

A .整体观念 B .恒动观念 C. 辩证观念 D .辨证论治 E .治病求本

83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基础包括 ( )

A .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

B .医药知识的积累

C .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

D .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及对天文、地理的认识

84 .温疫论对温疫病的病因的认识包括 ( )

A .病因为“戾气”,而非一般的六淫

B .多从口鼻而入,往往递相传染,形成大流行

C .症状、病程多类似

D .不同的疫病,有不同的发病季节

E .人与禽畜皆有疫病,但多各不相同

85 .下列医家属于宋金元时期者有 ( )

A .陈无择 B. 刘完索 C .张元素 D .张介宾 E .朱震亨

86 .中医学辨证思维的主要内容为 ( )

A .辨病因 B .辨病位 C. 巳辨病性 D .辨病之传变 E .辨体质

87 .相同的疾病而治疗不同,主要是依据 ( )

A .发病的时间不同 B .发病地域不同 C. 疾病的阶段不同 D .疾病的类型不同

E .病人的体质有异

88 .下列哪些属于中医学“证”的范畴 ( )

A .恶心呕吐 B .肝阳上亢 C .感冒 D .舌苔薄黄 E .心脉痹阻

三、名词术语解释

89 .中医学

90 .中医学理论体系

91 .整体观念

92 .辨证论治

93 .中医基础理论

94 .病

95 .证

96. 症

97 .辨证

98. 论治

99 .同病异治

100 .异病同治

四、简答题

101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如何 ?

102 .简述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时医药知识的积累情况。

103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过程中运用了哪几种观察方法 ?

104 .内经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

105 .简述《神农本草经》的主要内容。

106 .魏晋隋唐时期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是怎样的 ?

107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是怎样论述三因学说的 ?

108 .简述“寒凉派”的学术思想及治疗特点。

109 .“滋阴派”的学术思想及治疗特点是怎样的 ?

110 .简述明清医家对命门学说的贡献。

111 .温疫论对温疫病的病因是如何认识的 ?

112 .近代时期中医学理论的发展趋势如何 ?

113 .简述现代中医学理论发展的特点。

114 .中医学理论的创新思路主要涵括哪些方面 ?

115 .如何理解中医学中形与神的关系 ?

116 .简述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117 .简述辨证与论治的关系。

118 .辨证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

119 .简述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五、问答题

120 .试述中医学的学科屑性。

121 .以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基础。

122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如何确立的 ?

123 .试述金元四大家的学术特点。

124 .试述中医学理论的发展与现代化思路。

125 .何谓整体观念 ? 整体观念在中医学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和疾病的诊断、治疗等方面有何意义 ?

126 .如何理解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

127 .怎样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

128 .如何理解人与社会环境的整体性 ?

129 .如何理解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

答案

1 .生命、健康、疾病

2 .自然科学

3 .精气、阴阳、五行学说

4 .战国至秦汉

5 .直接观察法 整体观察法

6 .《黄帝内经》 《难经》 《伤寒杂病论》 《神农本草经》

7 .《黄帝内经》

8 .《伤寒杂病论》

9 .《神农本草经》

10 .《诸病源候论》

11 .刘完素 寒凉派

12 .张从正

13 .吴有性 ( 又可 ) ( 温疫论 )

14 .卫气营血 三焦

15 .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

16 .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17 .五脏一体观 形神一体观

18 .基础 ( 本原 ) 动力 ( 维系 ) 主宰

19 .昼安 夕加 夜甚

20 .阴阳失调 脏腑组织损伤 生理功能失常

21. 某阶段 某类型

22 .外在反映 内在本质

23 .证同则治同 证异则治异

24 .辨证 辨病

25 . E 答案分析:中医学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26. A 答案分析: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先秦至秦汉时期。

27 . A 答案分析: 《黄帝内经》的成书,既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也是中医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继续发展基石。

28 . C 答案分析:《神农本草经》首次记载了药物的四气五味理论。

29 . C 答案分析:《神农本草经》首次记载了药物的七情和合配伍理论。

30 . B 答案分析:《伤寒杂病论 ) 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辨杂病,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31 . C 答案分析:宋金元时期,出现了金元四大家等学术流派,堪称为中医学理论发展最活跃的时期。

32 . E 答案分析: ( 左传·昭公元年》记载了秦国名医医和给晋侯诊病时提出了“六气病源说”以解释疾病的发生原因。六气即阴、阳、风、雨、晦、明。

33 . A 答案分析: 《灵枢·经水》说:“死可解剖而视之。”解剖方法即属于直接观察法。

34 . E 答案分析:晋代皇甫谧所著的《针灸甲乙经》虽明显晚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及《针经》 ( 即《灵枢经》 ) ,因其专论经络、针灸,故称为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35 . A 答案分析:刘完素倡言“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激皆为热甚”,用药善用寒凉,故称为寒凉派的代表。

36 . E 答案分析:张从正倡言邪非人身所有,“邪去则正安”,替用汗、吐,下三法祛邪,故称为攻邪派的代表。

37 . D 答案分析:朱震亨倡言相火论,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倡导“滋阴降火”,故称为滋阴派的代表。

38 . C 答案分析:李杲提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擅长补养脾胃,后世称为补土派的代表。

39 . A 答案分析:叶桂在其《温热论》中提出了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辨证体系。

40 . E 答案分析:吴瑭撰《温病条辨》,提出了温热病的“三焦”辨证体系。

41 . E 答案分析:张元素(字洁古)为易水学派的创始人,后人称为张易水,为李杲的老师。

42 . C 答案分析:张介宾 ( 字景岳 ) 不同意朱震亨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提出“阳非有余”、“真阴不足”的观点,强调肾阴、肾阳的重要性。

43 . B 答案分析:王清任著《医林改错》,指出当时解剖方面的错误,并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

44 . B 答案分析:《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主要反映了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体气血的流动受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的影响而出现。四时平脉”。

45 . D 答案分析: 《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所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说明了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人体之气的盛衰受昼夜气候变化的影响。

46 . B 答案分析:《灵枢·五癃津液别》所说“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暑衣厚则为汗”,说明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产生影响,而人体作出的适应性调节。

47 . E 答案分析:《素问·疏五过沦》所说“尝贵后贱”可致“脱营”病,以及“尝贫后富”致”失精”病,皆体现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48 . C 答案分析:心脉痹阻,反映了真心痛类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49 . A 答案分析:痢疾,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所导致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故属“疾病”。

50 . E 答案分析:脉象,是由医生检查出的临床征象,不属病人自身的异常感觉和行为,故属“体征”。

51 . B 答案分析:《难经》是一部可与《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

52 . D 答案分析:《神农本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53 . A 答案分析:《黄帝内经》中所载方剂为 13 首。

54 . D 答案分析: < 伤寒杂病论》中所载方剂为 269 首;《伤寒论》载方 112 首,《金匮要略》载方 262 首,扣除两书的重复者,共 269 首 ) 。

55 . A 答案分析:提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的医家是张仲景。

56 . C 答案分析: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以病因归纳为三大类:外感六淫为外因,七情内伤为内因,而饮食所伤、叫呼伤气等为不内外因。系统阐述了三因学说。

57 . C 答案分析:以张从正为代表的“攻邪派”提出邪非人身所有,“邪去正自安”治病以汗、吐、下三法攻邪为主。

58 . A 答案分析:以刘完素为代表的寒凉派,倡导火热论,认为百病皆因火热,故在治疗中力主以寒凉清热。

59 . E 答案分析:吴又可著《温疫论》,创“疠气”说,他指出温疫的病因为“戾气”,而非一般的六淫病邪。

60 . A 答案分析:叶桂在《温热沦》中阐明了温热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并创建了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

61 . D 答案分析:张锡纯所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为中西汇通的代表作。

62 . C 答案分析: 30 年代曹炳章主编的《中国医学大成》,是一部集古今中医学大成的巨著。

63 . C 答案分析:中医学既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但亦具有浓厚的社会科学的特点,同时还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64 . C 答案分析: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包括理论框架的建立与治疗技术的发展两个方面。

65 . C 答案分析: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后经王叔和整理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分:前者以六经辨伤寒,后者以脏腑论杂病。

66 . C 答案分析:唐代孙思邈编撰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可称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67 . B 答案分析:南宋陈言 ( 无择 ) 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将病因归纳为三大类:外感六淫为外因,七情内伤为内因,而饮食所伤、叫呼伤气、虫兽所伤、跌打损伤、中毒、金疮等为不内外因。

68 . C 答案分析:刘完素对病因的认识包括。六气皆从火化”与“五志过极皆为热甚”,故在治疗中力主以寒凉清热,后人称其为“寒凉派”。

69 . B 答案分析:以张从正为代表的“攻邪派”提出邪非人身所有,“邪去正自安”治病以汗、吐、下三法攻邪为主,故后人称其为“攻邪派”。

70 . A 答案分析:以朱丹溪为代表的“养阴派”认为人体相火妄动,即属邪火,能煎熬真阴,从而得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结沦。治疗上倡导”滋阴降火”,故后人称其为 - 滋阴派”。

71 . B 答案分析:李杲的代表作主要为 ( 脾胃论》。

72 , C 答案分析:明代对命门学说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的医家是张介宾与赵献可。

73 . C 答案分析: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主要贡献有二:其一,改正了古医籍中在人体解剖方面的某些错误;其二,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并创立了多首治疗瘀血病证的有效方剂。

74 . C 答案分析: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与现代化,必须走继承与创新并行的发展之路。

75 . C 答案分析: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主要体现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76 . C 答案分析:中医学在认识和处理疾病的过程中,既强调辨证论治,又讲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77 . A 、 B 、 C 、 D 答案分析: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 ( 伤寒杂病论 ) 、《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78 . A 、 B 、 C 、 D 、 E 答案分析:中医学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因此,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但亦具有浓厚的社会科学的特点,同时还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转帖于 医学全在线 www.lindalemus.com
广告加载中....
文章录入:凌云    责任编辑:凌云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辽宁省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
    10所高校07年起试点研究生培
    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每人
    山东8校可推荐免试研究生 保
    专家支招:2007年考研形势及
    研究生教育陷“围城” 读研到
    "211工程"简介
    中山大学推研究生奖助金制 未
    2007研招报考权威指南--研究
    《中医诊断学》练习题及答案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诉我们,欢迎您对本站提出意见和建议!交流群:3145194 站长:凌云 皖ICP备06007007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