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热性呕吐:吐势较猛,声高有力、呕吐的为粘痰黄水, 或酸或苦。 虚寒性呕吐:吐势徐缓,声音低微,呕吐物多为清水痰涎 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从口中急速喷射而出,呕吐前常无 恶心之感。(重证热扰神明) 外感:多见于春温、暑湿等病、系热邪上冲、胃气上逆
内伤:多见于颅内痰饮、瘀血、徵积为患
食物中毒;反胃见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多属脾阳虚
(六) 呃逆 (俗称打呃) 唐代以前称“哕”,是胃气上逆,从咽喉部发出的一种不由自主的冲击声,声短而频,呃呃连声,故称呃逆。 临床根据呃声高低,间歇时间的长短及其兼症,推断疾病的寒热虚实。
呃声沉缓、胃脘不舒、得热则减、受寒则甚,多属胃寒。 呃声高亢而短,连续有力,口臭烦满、尿赤便结,多为 胃热 呃声低微,气弱无力,纳呆腹胀,手足不温,系脾胃虚弱 若久病,重病出现呃逆频作、声低气怯无力者,属病危重 另:饮食刺激,偶感风寒,亦可见呃逆,不属病息。
(七)嗳气 气从胃中上逆,出于咽喉所发出的声音、其声长而缓,古称“噫”俗称“打饱嗝” 嗳气有寒热虚实之分。 1.肝郁: 嗳气频作响亮,每随情绪变化而减轻或增剧,嗳气后则脘腹胀减,多因肝郁气滞,胃失和降所致。(实证) 2. 食积: 嗳气声响、气味酸腐、伴有脘腹胀满,多为食滞胃脘气机不畅,胃气上逆所致。(实证) 3.脾胃虚弱: 嗳气低沉,无酸腐气味,伴有食欲不振,多见于久病或老年人,多为胃虚气逆。(虚证) 4.寒邪客胃: 嗳气伴有胃脘冷痛,得热则减,遇冷加剧,系寒邪客胃。 (寒证) 5.痰饮停胃: 嗳气伴心下痞满,胃脘有振水声,由饮邪停胃,阻滞气机胃失和降引起。 此外,饮食之后偶尔嗳气、无其他不适,不属病态。 (八)太息 又名叹息:胸闷不畅时发出的长吁短叹声,是情志不遂、 肝气郁结之象。 (九)喷嚏 属肺气上冲于鼻所致(次数及兼症) 新病喷嚏伴有鼻塞流涕,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多因外 感风寒; 久病突作喷嚏,多是阳气回复,病情向愈之证。患者鼻塞:喷嚏连作,伴鼻流清涕,而无恶寒,发热等现象。为鼻鼽(过敏性鼻炎) ㈩ 呵欠:张口深吸气、随后合,发出“呵”的响声为呵欠。 因困倦欲睡而欠者,不属病态。 如时时欠伸 或因肝郁,阳虚 病性呵欠特点:呵欠频作,并伴有其症状 (十一) 肠鸣: 腹中胃肠蠕动漉漉作响的症状。 一般难以闻及,当肠道传导失常或阻塞不通时,则肠鸣声高亢而频急。 肠鸣音完全消失,腹部胀满痛者,多属胃肠气滞不通之主证。
第二节 嗅气味
病体的气味:口鼻、血、汗、痰涕、二便、呕吐物、经、带、 恶露 病室的气味: 一般认为:凡气味酸腐臭秽者多属实热证 而无臭或略有腥气者,多属虚寒证
一、病体气味 ㈠口鼻之气味 一般正常人呼吸或讲话时,口鼻中无异常气味散出 口臭:口腔不洁、龋齿或消化不良有关 口气酸臭:宿食内积 口气臭秽:胃热 口气腐臭:牙疳、或某些内痈溃腐者 口气蒜臭:食蒜多见于有机磷中毒。 口中有金属气味:铅、砷、汞等金属中毒 鼻出臭气者、流浊涕、鼻渊(急性鼻窦炎) 鼻腔干燥、臭秽、有黄绿干痂,嗅觉减退(鼻藁)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资料提供:医学全在线 www.lindalemus.com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