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问汗 1.《素问》曰:“阳加于阴谓之汗”。汗是津液所化,阳气 蒸化津液从玄府达于体表而成。 正常汗出有调和营卫,滋润皮肤的作用。 2.天热衣厚,体力活动、进食辛辣,气候炎热,情绪激动 时汗出,属生理现象。 4. 若当汗出而无汗,不当汗出而汗多,或但见身体某一局 部汗出,属病理现象。
㈠ 有汗无汗 1、表证有汗:中风表虚证、表热证、风湿表证 表证无汗:伤寒表实证 以无汗伴发热,恶寒重、头身痛,脉浮紧为特征。 2 里证有汗:里热证(自汗、盗汗、大汗、战汗) 里证无汗:久病、里证患者 (心液亏虚、阳气衰微、温病热入营血) (二)特殊汗出 指具有某些特征的病理性汗出。 1、 自汗:经常日间汗出不止,活动之后更甚者,称为自汗。 多见于气虚证和阳虚证 2、 盗汗:入睡之后汗出,醒后则汗止,称为盗汗。 多见于阴虚内热或气阴两虚证 3、 绝汗:指在病情危重的情况下,出现大汗不止,每致亡 阴或亡阳,又称脱汗。见于亡阴、亡阳证 4、 战汗:在病势沉重之时,先见全身恶寒战栗,而后汗出 多见于伤寒病,疾病的转折点
(三) 局部汗出 包括头汗、胸汗、半身汗、手足心汗等 1.头汗:仅见于头部或头颈部汗出较多者 上焦热盛,迫津外泄:伴面赤烦渴、舌尖红、脉数者 中焦湿热郁蒸,逼津上越:伴头身困重,脘痞苔腻,身 热不扬 阴寒内盛,元气将脱,虚阳上越,津随阳泄:危重病人, 突然额汗如油,气短而喘,肢冷脉微 进食辛辣、热汤、饮酒时 2.胸汗:汗出仅见于心胸部 (多见于虚证) 心脾两虚:伴心悸失眠、纳呆腹胀、便溏脉弱者 心肾不交:伴虚烦不寐,腰膝酸软,潮热遗精者 3、半身汗:汗出后见于身体一侧,或左或右、或上或下 (无汗的半身是病变部位) 营卫不和:气血不周,而致半身汗出。 风湿、风痰之邪等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周流所致。 多见于中风、痿证、截瘫病人。 4、 手足心汗 汗出不多为生理现象;汗出过多,多与脾胃病变有关 脾胃湿热蒸达四肢 脾胃气虚运化失常,津液旁达四肢 脾胃阴虚,虚火迫津外泄四肢
上一页 [1] [2] [3] [4] [5] [6] 资料提供:医学全在线 www.lindalemus.com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