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计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 考研最忌什么?最忌闭门造车。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即在告诫我们:只有博采众长,方可立于不败之地。多向他人学习,多同他人研讨,多向师长请教,都是不无裨益的。与同一专业的考生多切磋,可以查漏补缺;向高年级的师兄请教,可知晓意外的考研经验(有些经验是经过多次失败后才总结出来的)。此外,最佳的学习方法、最有效的复习时间安排等,固然主要由个人因素决定,但广泛的参考意见绝对有借鉴的价值。这正如在茫茫大海上航行,一方面,船长要凭藉自己丰富的航海经验与技巧来指挥航船;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地听取气象部门的预报等外来信息,以此作出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决策和判断。 每一位考研者都是一位船长,对大海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航海失败的通常是两种船长:一种是愚蠢而自负的船长,另一种是聪明绝顶而刚愎自用的船长。 【实战演习】 由于我们所学的专业不太好,就业形势严峻,到最后一学年,全班32人有30人都在积极准备考研。不论是中午还是周末,我们8个寝室都像是8个小教室,每个人都在认认真真地复习功课。要说,8个寝室的关系都融洽,但内部最融洽的是我们寝室。因为我们4个人分别报考了4个不同的高校,因此没有竞争压力,我们很团结,学习时相互交流的时间很多。后来初试成绩一出来,我们寝室就开了一个小小的庆祝会,全班8个寝室,只有我们寝室全部上线,并且在各自的专业都名列三甲之列。最惨的是716寝室,他们四人报考的是我们校同一个专业,导师劝他们分散点好,但因为那个专业在全国很有名气,考上了便有一览众山小的气概,况且招生也多,共10余名,因此他们谁也不肯妥协。由于大家是面对面的竞争关系,平日里复习功课时也就互相提防,各自为战。成绩下来后,只有一个人过了录取线(其他3人都是因为公共课不合格而被刷下去了),其名次也排在了15名,能不能复试还难说呢。 (小斌 北京大学) 忠告:吸取别人的学习经验和方法时,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如果削足适履,将得不偿失。
第十六计 广采良言 这里主要是指在填报志愿时要广泛听取多方面的意见。 现在,跨专业报考研究生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报考之前,选择的余地非常大。这时,一定要作全局考虑,是报考本校本系的专业,还是报考本校外系的专业?是报考本地高校还是报考外地高校?是报考高校还是报考研究所?是报考北方的高校还是报考南方的高校……诸多问题,若说复杂,真还挺复杂的,若说简单,也真简单,反正志愿只有两个,选定了便无需再费神去想它。 这时,应多听听老师的意见。老师站得高看得远,了解的情况和形势都会客观得多。报考同一个专业,在不同的招生单位,其景遇是大不一样的。 请老师为你指点迷津,也表明了你对老师的信赖,通常,老师不会让你的信赖付之东流,他亦会感谢你的信赖,并乐意充当一个引路人的角色——教师的职业素养决定了这点。 纵然向一位老师请教没有很好的结果,你还可以向第二位、第三位老师请教,届时,再结合自身的特点,选择一个比较理想的专业就容易得多了。 【实战演习】 现代文学老师是名刚从华东师大毕业的博士生,课讲得好,深得同学们喜爱。而且我几次课堂上的精彩发言,博得了老师的好感。一次,他主动建议我报考研究生,这一提议正合我意,我立刻向他请教具体问题。他非常热情,给我列了参考书目,介绍了华东师大该专业的特点,甚至把他当年备考的一些笔记都借给我参考。暑假里,他还写了一封推荐信,让我到华东师大去和导师见个面。我真的非常感谢老师为我做的这一切。 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原,我最后选择的是北师大,但我明白,如果没有老师的悉心指导,我可能最后上不了线,老师当年的考研经验让我少走了许多弯路,而且,北师大那位导师正是老师的师兄(我是后来才知道这一点的)。 真诚地感谢给了我许多帮助的老师。 (小菲 北京师范大学) 忠告:广采良言并不等于毫无主见,人云亦云只会导致悲剧上演。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