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序
原夫神医秘术,至颐参于道枢,宝饵凝灵,宏功浃于真畛,知关篱玄牡,驻历之效已深,留策天机,全生之德为大。稽炎农于纪录,资太一而反营魂,镜轩后于遗编,事岐伯而宣药力,故能尝味之绩,郁腾天壤,诊欤。钦。余幼智蔑闻,老成无已,才非公干、夙婴沉疾,德异士安,早缠店瘵,所以志学之岁,驰百金而徇经方,耄及之年,竟三余而勤药饵,酌华公之绿帙,异术同窥,采葛生之玉函,奇方毕综,每以生者两仪之大德,人者五行之秀气,气化则人育,伊人禀气而存,德合则生成,是生日德而立,既知生不再于我,人处物为灵,可幸蕴灵心阙颐我性源者,由检押神秘,幽求今古,撰方一部,号曰《千金》,可以济物摄生,可以穷微尽性。行事见诸史传,撰《千金方》三十卷,辨论精博,囊括众家,高出于前辈,犹虑或有所遗,又撰《千金翼方》以辅之,一家之书,可谓大备矣。其书之传于今,讹舛尤甚,虽洪儒硕学,不能辨之。仁宗皇帝诏儒臣校正医书,臣等今校定《千金翼方》。谓乎物之繁,必先得其要,故首之以《药录纂要》;凡治病者,宜别药之性味,故次之以本草;人之生育由母无疾,故次之以妇人;疾病之急,无急于伤寒,故次之以伤寒;然后养其少小,故次之以小儿;人身既立,必知所以自养,故次之以养性;养性者,莫善于养气,故次之以辟谷;气之盈乃可安闲,故次之以退居;退居者,当事补养,故次之以补益;若补养失宜,则风疾乃作,故次之以中风;风者,百病之长,邪气缘而毕至,故次之以杂病,又次之以万病;愈诸疾者,必资乎大药,故次之以飞鍊;乳石性坚,久服生热,故次之以疮痈;众多之疾,源乎脉证,故次之以色脉;色脉既明,乃通腧穴,故次之以针灸;而禁经终焉。总三十卷,目录一卷。臣以为晋有人,欲刊正《周易》及诸药方,与祖衲论,祖云;辨释经典,纵有异同,不足以伤风教,至于汤药,小小不达,则后人受弊不少,是医方不可以轻议也。田等不敢肆臆见,妄加涂窜,取自神农以来,书行于世者而质之,有所未至,以俟来者,书成缮写,将预圣览。恭惟皇帝陛下,天纵深仁,孝述前烈,刊行方论,拯治生类,俾天下家藏其书,人知其学,皆得为忠本,亦皇风之高致焉。 (太子右赞善大夫臣高保衡, 尚书都官员外郎臣孙奇,太常少卿充秘阁校理臣林亿等谨上)
目 录
卷二十六(针灸上)
取孔穴法第—
妇人第二(法四十五首)
小儿惊痫第三(法二十一首)
鼻病第四(法七首)
脚气第六(法三首、论一首)
诸风第七(法六十九首论)
时行第八(法四首)
黄疸第九(法十一首)
疟病第十(法十三首)
卷二十七(针灸中)
肝病第一(五十一法)
胆病第二(十二法)
心病第三(十八法)
小肠两第四(八十一法,诀二首)
脾病第五(三十二法)
胃病第六(三十四法)
肺病第七(四十五法)
大肠病第八(二十二法、论—首)
肾病第九(二十四法)
膀胱病第十(二十二法)
卷二十八(针灸下)
消渴第一(十二法,论一首)
淋病第二(二十三法)
尿血第三(七法)
水病第四(二十五法)
痈疽第五(七法、论一首)
痔瘘第六(十八法)
脱肛第七(四十法)
卒死第八(十二法)
杂法第九 针灸宜忌第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