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1.纵隔的概念和境界
纵隔mediastinum是两侧纵隔胸膜之间所有器官的总称。纵隔内的器官主要包括心包、心脏及出入心的大血管、气管、食管、胸导管、神经、胸腺和淋巴结等。它们借疏松的结缔组织互相连结,以利于各器官的活动。纵隔的前界是胸骨,后界为脊柱胸段,两侧壁为纵隔胸膜,上经胸廓上口与颈部相通,底为膈。成人纵隔稍偏向左侧。纵隔的正常位置的维持取决于两侧胸膜腔压力的平衡。当一侧胸膜腔压力增高(如气胸)、或降低(如肺不张)时,可引起纵隔的位移或摆动(图7-8、7-9)。
2.纵隔的分区
①四分法 以胸骨角平面为界,将纵隔分为上、下纵隔。下纵隔又以心包的前、后面为界分为三部:心包前面与胸骨之间为前纵隔;心包及大血管所占据的区域为中纵隔;心包后面与脊柱之间为后纵隔(图7-10)。
②三分法 将纵隔分为三个部分,以气管和气管权的前面及心包的后面的额状面为界,分为前、后纵隔,前缘隔又以胸骨角平面为界分为上、下纵隔。
以下按四分法予以描述。
二、上纵隔
上纵隔位于胸廓上口和胸骨角平面之间,前界为胸骨柄,后界为第1-4胸椎及椎间盘,两侧为纵隔胸膜。
上纵隔由前向后可分为三层:
胸骨后结构:胸腺,左、右头臂静脉和上腔静脉。
中间结构:主动脉弓及其三大分支,膈神经及迷走神经。
脊柱前结构:气管、左喉返神经和食管(图7-11)。
1.胸腺thymus
位于上纵隔的前份、气管的前方。胸腺的大小有明显的年龄特点。新生儿的胸腺上端可达甲状腺下缘,下端可遮盖于心包上部。青春期为腺体发育最盛的时期,以后则迅速退化。成年后逐渐萎缩并被脂肪组织所替代,成为有被膜的类淋巴组织。胸腺除具内分泌功能外,还在机体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胸廓内动脉分支供应胸腺。
2.上腔静脉及其属支
上腔静脉superior vena cava收纳胸部、上肢、头颈等部的静脉血,它由左、右头臂静脉在第1胸肋结合处下缘的后方会合而成,沿升主动脉右侧垂直下行,于第3胸肋关节下缘平面注入右心房。约在右侧第2肋软骨的后方,接受奇静脉的汇入。
头臂静脉由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在胸锁关节的后方会合而成。会合处所形成的交角称静脉角,右头臂静脉较短,长约3厘米,近于垂直。左头臂静脉较长,约7厘米,经胸骨柄、胸腺的后方和主动脉弓三大分支的前方斜向右下,在右侧第1胸肋结合处下缘与右头臂静脉合成上腔静脉。
图7-8纵隔的左侧面观
3.主动脉弓及其分支
主动脉弓位于胸骨柄下半的后方,在右侧第2胸肋关节的后方起自升主动脉上端,由右前方弯向左后方,达第4胸椎体下缘的左侧移行于胸主动脉。弓的上缘可达胸骨柄中份或稍上方,下缘平胸骨角。主动脉弓上缘发出三大分支,即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
主动脉三大分支的前方的左头臂静脉,主动脉弓的下方是肺动脉权、左主支气管、动脉韧带及其左侧的左喉返神经和位于韧带右侧的心神经浅丛。主动脉弓的左前方有肺、胸膜、左膈神经、心包膈血管、左迷走神经和颈交感神经节发出的心支。弓的右后方由前向后的排列是气管、食管、左喉返神经、胸导管及心神经深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