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虫病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对人危害极大。钩虫呈世界性分布,全球感染人数估计仍有9亿之多。感染人体的钩虫主要有二种:即十二指肠钩虫(Ancylostoma duodenale Dubini,1843)和美洲钩虫(Necator americanus Stiles,1902)。另外,锡兰钩虫偶可寄生人体,危害与前二种钩虫相似。古犬钩虫和巴西钩虫的幼虫可引起人皮肤幼虫移行症(cutaneous larval migrans),其特点是皮肤上呈现出蜿蜒弯曲的线状皮疹,故称匐形疹(creeping eruption)。
一、形态
成虫:钩虫长约1cm,肉红色,死后为灰白色。其前端较细,有一口囊。美洲钩虫与十二指肠钩虫形态有许多异同点(参看下表可以鉴别二者)。
腺体:头腺1对,主要分泌抗凝素;咽腺3对,主要分泌乙酰胆碱酯酶、胶原酶;排泄腺1对,主要分泌蛋白酶。
二种钩虫成虫形态鉴别 | ||
鉴别要点 |
十二指肠钩虫 |
美洲钩虫 |
体形 |
“C”型 |
“S”形 |
幼虫:分杆状蚴和丝状蚴两个阶段。丝状蚴大小约为0.5-0.7×0.025mm,为感染阶段,当侵入人体时,其表面覆盖的鞘膜被脱掉。
虫卵:椭圆形、壳薄,无色透明。从人体排出时,卵内多为2-4个细胞,卵壳与细胞间有明显的空隙,二种钩虫卵不易区别。
二、生活史
主要掌握以下几点:从感染幼虫到成虫产卵时间:5-7周。
成虫寄生部位:小肠上段
诊断阶段:虫卵;丝状蚴
感染阶段:丝状蚴
致病阶段:成虫、丝状蚴
体内移行:皮肤→血循环→右心→肺→气管→咽→小肠
感染方式、途径:经皮肤,赤足下地接触疫土
可能的其它感染方式与途径:经口直接吞入丝状蚴;生食转续宿主的肉类;经胎盘、母乳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