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
细粒棘球绦虫有较广泛的宿主适应性,但很自然环境和人的生产活动影响,其终宿主和中间宿主动物长期形成了比较固定的动物间循环关系,绦虫也因此通过突变,形成了两大遗传侏系:①森林型,流行细粒棘绦虫北方株。受北极和全北区地理景观条件影响,主要在犬、狼和鹿之间形成野生动物循环。②畜牧型,流行细粒棘球绦虫欧洲株。受人生产活动影响,分布遍及世界各大洲牧区,主要以犬和偶蹄类家畜之间循环为特点。畜牧型中,又有羊/犬、牛/犬和猪/犬等不同类型。在我国分布较广的是绵羊/犬动物循环。其次是牦牛/犬循环,仅见于青藏高原和甘肃省的高山草甸和山麓地带。
我国的细粒棘球绦虫和棘球蚴病主要流行在西北广大农牧区,即新疆、青海、甘肃、宁夏、西藏和内蒙6省、区,其次是陕西、河北、山西和四川四部;另外在东北三省、河南、山东、安徽、湖北、贵州和云南等省有散发病例。迄今全国已有23个省、市、区证实有当地感染病人。
在西北5省区流行区,据近年普查,人群患病率在0.6%~4.5%之间,主要动物中间宿主绵羊的棘球蚴感染率在3.3%~90%之间,家犬的成虫感染率在7%~71%之间,人群中最易感染者是学龄前儿童(新疆15298例病人中,15岁以下者占32.1%)。流行严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3点:
1.虫卵对环境的严重污染 牧区犬感染通常较重,使犬粪中虫卵量很大,随动物的活动以及尘土、风、水等播散,导致虫卵严重污染环境。虫卵对外界低温、干燥及化学药品有很强抵抗力。在2℃水中能活2.5年,在冰中可活4个月,经过严冬(-12~-14℃仍保持感染力。一般化学消毒剂不能杀死虫卵。
2.人与家畜和环境的密切接触 牧区儿童多喜欢与家犬亲昵,很易受到感染,成人感染可因从事剪羊毛、挤奶、加工皮毛等引起;许多人则通过食入被虫卵污染的水、蔬菜或其它食物而受染。
3.病畜内脏喂狗或乱抛 在大量的家庭分散宰屠中,因缺乏卫生知识,常以病畜内脏喂狗,或将其随地乱抛,脏器内的棘球蚴和原头蚴在外界,特别在低温时能存活较久,如在20~22℃能活2天、10~15℃4天,-2~2℃可活10天,因此能使野犬、狼、豺受到感染。反过来又加重羊、牛感染,使流行愈趋严重。
在非流行区人因偶尔接触受感染的犬,或接触到来自流行区的动物皮毛而受感染。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流行区的畜产品大量流向内地,各地也不断开辟新的牧场和草场,引起和饲养大批牲畜,可形成新的污染地带。因此,潜在的流行危险日益严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人、畜棘球蚴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防治原则
在流行区应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加强宣传,普及棘球蚴病知识,提高全民的防病意识,在生产和生活中加强个人防护,杜绝虫卵感染。
2.结合必要的法规强化人的卫生行为规范,主要是根除以病畜内脏喂犬和乱抛的陋习;加强对屠宰场和个体屠宰的检疫,及时处理病畜内脏。
3.定期为家犬、牧犬驱虫,捕杀牧场周围野生食肉动物。我国卫生部1992年颁布了新的全国包虫病防治规划,在流行区推行以健康教育、屠宰卫生管理和家犬管理以及药物驱虫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经过几年实施,现正取得效果。
棘球蚴病的治疗,首选方法是外科手术,术中应注意务将虫囊取尽并避免囊液外溢造成过敏性休克或继发性腹腔感染。近年来推广的内囊摘除术和新的残腔处理办法已使手术治愈率明显提高。对早期的小棘球蚴,可使用药物治疗,目前以丙硫咪唑疗效最佳,亦可使用吡喹酮、甲苯咪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