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临床专科 > 医学影像学 > 正文:13-1 胃肠道X线诊断
    

胃肠道X线检查方法X线表现与诊断

  一、X线检查方法

  (一)普通检查普通检查对胃肠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有限。

  (二)造影检查胃肠道造影所用的造影剂是硫酸钡(barinm sulfate)。钡的原子量高,不易被X线穿透,在胃肠道内与周围组织形成鲜明对比。硫酸钡为白色粉末,不溶于水,不被胃肠道吸收,不引起中毒或过敏反应。应强调的是医用硫酸钡不得混有可溶性钡化物如硫化钡、氯化钡等。应用前依造影要求将钡剂加水调制成不同浓度的混悬液。有胃肠道穿孔时禁用。

  胃肠道钡剂造影应注意以下三点;①透视与照片结合,透视可从各个角度观察胃肠道影像,摄影除用于记录透视所见外,更有利于微小病变的显示;②形态与功能并重,形态变化为诊断的主要依据,但功能变化有一定的参考意义;③触诊的使用,按摩及加压可造成胃肠道的不同充盈状态,触知胃肠道管壁是柔软或僵硬、有无肿块、压痛及移动性。

  药物辅助造影检查,是利用某些药物改变胃肠道的功能或消除某些功能异常,达到详尽显示病变的目的。例如用抗胆碱药如盐酸山莨菪硷,降低胃肠道张力,有利于显示胃肠道粘膜面的细微结构及微小病变;用于消除胃肠道痉挛,使某些异常如溃疡龛影得以显示;帮助鉴别狭窄是痉挛性还是器质性。

  肌肉注射新斯的明或口服胃复安(灭吐灵)可以增强胃肠道紧张力,促进蠕动,在小肠检查时可缩短钡剂运行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1~2小时)观察全部小肠。将甘露醇混合在钡剂内服用,也能使钡剂较快地通过小肠,缩短检查时间。

  1.钡剂造影检查按检查范围可分为:①上胃肠道造影: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及上段空肠;②小肠系造影:可在上胃肠道造影后每隔1~2小时检查一次,用于空、回肠及回部的检查;③结肠造影;分为钡剂灌肠造影及口服法钡剂造影,前者为检查结肠的基本方法。

  按造影方法可分为传统的钡剂造影法和气钡双重造影法。传统的钡剂造影法包括:①粘膜法:应用少量钡剂以显示粘膜皱襞形态,结构,为粘膜像;②充盈法:应用较多钡剂使受检部位完全充盈,显示其轮廓、形状和蠕动等,为充盈像;③加压法;适当压迫受体检部位,推开较多的钡剂以显示病变的某些特征,为加压像。气钡双重造影法;简称双重造影,是先后引入气体与钡剂,使受检部之粘膜面均匀涂布一层钡剂,气体则使管腔膨胀,以显示粘膜面的细微结构及微小异常。

  为了检查小肠还可用小肠灌钡造影。将十二指肠导管置于十二指肠远端,在透视下于5~6分钟内灌注低浓度钡剂500~600ml,观察小肠情况。一般20~30分钟到达回盲部;多注入气体并用抗胆碱药行低张双对比造影。

  2.血管造影动脉造影主要用于钡剂检查无所发现的胃肠道出血和和肿。在急性大出血和腹部外伤出血可立即确定出血部位,以便迅速行血管栓塞治疗或手术治疗。

  造影方法是以经股动脉穿剌,在透视监视下,将特殊曲度的导管插入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或肠系膜下动脉,注入造影剂,快速连续摄影,可显示血管发育异常和肿瘤的异常血管,如有大出血可见造影剂自血管逸出。这种将导管放入主动脉一级分支的方法为选择性动脉造影(selective arteriography)。发将导管放入第2~3级分支如胃十二指肠动脉、右结肠动脉等,为超选择性血管造影(superselective  angiography)。造影剂量可以大为减少,显影更为清楚。

  对于门静高压、食管或胃静脉曲张的患者,可作门静脉造影以及显示侧支循环的走向和程度,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资料,也可作疗效的追踪观察。

  二、正常X线表现

  (一)咽部咽部在侧位上像可以观察。口咽和喉咽(下咽)的前缘由上到下为舌根、会厌奚。会厌和喉,后缘是椎前软组织,轮廓光滑整齐,厚度一般不超过0.5cm,但下咽部以下的椎前软组织厚度可达18mm(包括食的厚度)。吞钡正位观察,上方正中透明区为会厌,其两旁充负的小囊状结构是会厌谿,会厌谿外下方较大的充钡空腔是梨状窝近似菱形且两侧对称,两侧梨状窝中间的透明区是喉头,勿误认为病变。梨状窝向中线汇合,向下引入食管,汇合处有生理狭窄区,长约1cm,相当第6颈椎水平。侧位观察,会厌谿在上方偏前,梨状窝则在下方靠后。吞咽时梨状窝收缩,上移且变小,静止时较宽大。梨状窝内钡剂多为暂时充盈,片刻即排入食管。

  (二)食管食管为一肌肉管道,于第6颈椎水平与下咽部相连,其下端相当第10~11胸椎水平与贲门相连。腹段食管在肝左叶之后向左下斜行入胃。在食管上口与咽连接处以及在膈的食管裂孔处各有一生理性高压区。为上、下食管括约肌。

  吞钡后正位观察,食管位于中线偏左。轮廓光滑整齐,管壁伸缩自如,宽度可达2~3cm。右缘可见主动脉弓和左主支气管压迹。右前斜位是观察食管的常用位置,在其前缘可见三个压迹,由上到下为主动脉弓压迹和左心房压变迹(图4-2-1)。在上两个压迹之间,食管往往略显膨出,勿误诊为憩室。在老年,明显迂曲的降主动脉可在食管下段后缘造成另一个压迹。食管的粘膜皱襞表现为数条纤细纵行而平行条纹状影,与胃小弯的粘膜皱襞相连续。

图4-2-1 正常食管(吞钡右前斜位)

  食管的蠕动将钡剂由上向下推进,可分两种:第一蠕动波系由下咽动作激发,使钡剂迅速下行,数秒内进入胃。第二蠕动波又名继发蠕动波,由食物团对食管壁的压力引起,常始于主动脉弓水平向下推进。所谓第三收缩波是食管环状肌的局限性不规则收缩性运动,形成波浪状或锯状边缘,出现突然,消失迅速,多发于食管下段,常见于老年和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深吸气时膈下降,食管裂孔收缩,常使钡剂于膈上主停顿,形成食管下端膈上一小段长约4~5cm的一过性扩张,称为膈壶腹呼气时消失,属正常表现。

  贲门上方3~4cm长的一段食管,是从食管过渡到胃的区域,称为胃食管前庭段,具有特殊的神经支配和功能。此段是一高压区,有防止胃内容物返流的重要作用。现在将原来所定下的食管括约肌与胃食管前庭段统称为下食管括约肌。它的左侧壁与胃底形成一个锐角切迹,称为食管胃角或贲门切迹。

  (三)胃 胃分胃底、胃体、胃窦三部分及胃小弯和胃大弯(图4-2-2)。胃底立位时含气称胃泡。幽门为长约5mm的短管,宽度随括约肌收缩而异,将胃和十二指肠相连。

图4-2-2 胃各部名称

  胃的形状与体型、张力和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有关。一般分为四种类型(图4-2-3)。牛角型胃,位置与张力均高,呈横位,上宽下窄,胃角不明显,多见于胖型人。钩型胃,位置与张力中等,胃角明显,胃下极大致位于髂嵴水平。长型胃,又名无力型胃,位置与张力均较低,胃腔上窄下宽如水袋状,胃下极常在髂嵴平面以下,多见于瘦长型人。瀑布型胃,胃底呈囊袋状向后倾,胃泡大,胃体小,张力高,钡先进入后倾的胃底,充满后再溢入胃体,犹如瀑布。

  胃的轮廓在胃小弯和胃窦大弯一般光滑整齐。胃体大弯轮廓常呈锯齿状,系横、斜走行的粘膜皱襞所致。

  胃的粘膜像皱襞间的沟内充钡,呈条纹状致密影。皱襞则为条状透明影。胃小弯的皱襞平行整齐,向大弯处逐渐变粗而呈横向或斜行。胃底皱襞较粗而弯曲,略呈网状。胃窦粘膜皱襞主要与小弯平行,有时亦可斜行。胃粘膜皱是可塑的,可以自行改变其形状。胃粘膜下层的厚度、粘膜肌层的张力及肌层的收缩与舒张以至服钡多少、加压轻重等对粘膜皱臂的粗细和走向都有影响。一般胃体部粘膜皱襞的宽度不超过5mm。

  在胃双重造影片上,上述的粘膜皱襞消失而显示胃微皱襞(fine relief)的影像。胃微皱襞是胃小沟及其勾划出的胃小区。胃小区直径约1~3mm。圆形或类圆形的小隆起,呈网眼状,在胃窦易于见到。胃小沟充钡后表现为很细的线状,宽度小于1mm,粗细深浅均匀。

图4-2-3 胃的分型

  胃的蠕动由胃体上部开始,有节律地向幽门方向推进,同时波形逐渐加深,一般同时可见2~3个蠕动波。胃窦没有蠕动波,是整体向心性收缩,使胃窦呈一细管状,将钡剂排入十二指肠。片刻后胃窦又整体舒张,恢复原来状态。但不是每次胃窦收缩都有钡剂排入十二指肠。胃的排空受胃张力,蠕动、幽门功能和精神状态等影向,一般于服钡后2~4小时排空。

  (四)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全程呈C形,将胰头部包绕其中。在描述时,将十二指肠全程称为十二指肠曲(有人称之为弯或袢)。一般分为球部、降部和升部。球部呈锥形,两缘对称,尖部指向右上后方,底部平整,球底两侧称为隐窝或穹窿,幽门开口于底部中央。约在第1腰椎水平处急转向下成为降部。在球部与降部之间还有一小段,称为球后部,其长短差别较大。降部位于第1~3腰椎的右缘,在第3腰椎高度转向左上成为升部。升部在第1~2腰椎水平急转向下续为空肠。

  球部轮廓光滑整齐,粘膜皱襞为纵行彼此平行的条纹。降部以下则与空肠相似,多呈羽毛状。球部的运动为整体性收缩,可一次将钡排入降部。降、升部的蠕动多呈波浪状向前推进。十二指肠正常时可有逆蠕动。

  低张造影时,十二指肠管径可增宽一倍,羽毛状皱襞消失,代之以横行排列的环状皱襞或呈背状花纹。降部内缘可较平直或略凸,有者可在内缘中段交界有一肩样突起,称为岬部,为乳头所在处,其下的一段较平直。平直段内可见纵行皱襞。十二指肠乳头易于显示,位于降部中段的内缘附近,呈圆形或椭圆形透明区,一般直径不超过1.5cm。

  (五)空肠与回肠 空肠与回肠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但上段空肠与下段回肠的表现大不相同。空肠大部分位于左上中腹,富于环状皱襞且蠕动活跃,常显示为羽毛状影像,如肠内钡剂少则表现为雪花状。回肠肠腔略小,皱襞少而浅,蠕动不活跃,常显示为充盈像,轮廓光滑。肠管充钡较少、收缩或加压时可以显示其皱襞影像,呈纵行或斜行。末段回肠自盆腔向右上行与盲肠相接。回盲瓣的上下缘呈唇状突起,可在充钡的盲肠中形成透明影。蜿蜒盘曲的肠管称为肠曲或肠袢。小肠的蠕动是推进性运动,空肠蠕动迅速有力,回肠慢而弱。有时可见分节运动。服钡后2~6小时钡先端可达盲肠,7~9小时肠排空。

  (六)大肠 大肠绕行于腹四周。横结肠和乙状结肠的位置及长度变化较大,其余各段大肠较固定。直肠居骶骨之前,其后部与骶骨前部紧密相邻。直肠壶腹为大肠中最宽的部分,其次为盲肠,盲肠以下的肠管则逐渐变小。大肠的长度和宽度随肠管的充盈状态及张力而不同,位置还与患体位和呼吸状态有关。

  结肠X线表现的主要特征,是充钡时可见多数大致对称的袋状凸出,为结肠袋(图4-2-4)。它们之间由半月襞形成不完全的间隔。结肠袋的数目、深浅、大小因人因时而异,横结肠以上较明显,降结肠以下逐渐变浅,至乙状结肠接近消失。充盈过满或肠管收缩均可使结肠袋消失。直结肠没有结肠袋,但在壶腹的两侧和前壁可见浅切迹,由半月形皱襞所造成。大肠的粘膜皱襞表现为纵、横、斜三种方向交错结合的纹理。盲肠与升、横结肠的皱襞较密,以斜行及横行为主,降结肠以下皱襞渐稀且以纵行为主。大肠的蠕动主要是总体蠕动,右半结肠出现强烈的收缩,成细条状,将钡剂迅速推向远侧。结肠的充盈和排空时间差异较大,一般服钡后24~48小时排空。

图4-2-4 正常大肠(充盈像)

  阑尾在钡餐或钡灌肠时可能显影,呈长条状影位于盲肠内下方。一般粗细均匀,边缘光滑,易于推动。阑尾不显影、充盈不均或其中有粪石而造成充盈缺损不一定是病理性的,阑尾的排空时间与盲肠相同,但有时可以延迟达72小时。

  在双重造影照片上,有可能见到结肠的微皱襞,又称无名沟或无名线,这是一些纤细、长短不等、相距不足1mm、与肠垂直的线条影,它们可以平行,或成网状。观察微皱襞的形态有助于结肠病变的早期诊断。

[1] [2] [3] [4] [5] [6] 下一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26,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