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视网膜静脉周围炎(retinal periphlebitis)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亦称Eales病,或青年性复发性视网膜玻璃体出血。病因不明,以往认为是视网膜或其血管对结核蛋白的一种变态反应,多见于男性青状年,双眼先后发病,有复发趋势。
(一)临床表现
初期多不自觉,常于视网膜出血后始引起病人注意,如少量出血侵入玻璃体时,病人眼前常有条索状黑影,随眼球转动而飘动;出血多时,可有红视,视力极度下降,甚至仅辨指数、手动或光感。
发病初期眼底周边部小静脉壁上,出现宽窄不一的白鞘,在受累静脉附近还可见到点状或火焰状出血。由于静脉管壁受到病变压迫和牵拉,静脉呈现曲张、折断和不规则状态,色暗。如病情继续发展,静脉可因破裂或血栓形成而发生大出血。如流入下玻璃体内,眼底无法窥见。初次发作出血一般可以吸收,视力多可恢复正常,如反复出血。因血液凝固和机化,可在玻璃体内形成大小不一与形状不同的结缔组织条索或膜状物,其上有新生血管,以往称为增殖性视网膜炎(retinitis proliferatis)。这些结缔组织收缩时,可发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视力难以恢复。如出血过多,可继发出血性青光眼。
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活动期病变的小静脉纡曲有渗漏斑,附近有无灌注区,新生血管部位有广泛渗漏,水肿区有荧光素染色,出血斑遮盖荧光成暗斑。在静止期病变,小静脉壁荧光染色,附近的血管吻合及新生血管明显扭曲伴有渗漏。本病如累及视网膜中央静脉主干,荧光造影可出现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所见的图像。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
(二)治疗
1.病因治疗:去除病因,可试用抗结核疗法,如口服异烟肼100毫克,每日三次,链霉素肌注每日一克。
2.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可补充维生素药物和钙剂。
3.出血期间安静休息,给予止血剂,如肌注安络血10~20毫克,每日1~2次;出血停止、进入吸收期,可肌肉注射安妥碘,每日或隔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中间休息1~2周;胎盘组织液5毫升肌注,每周二次。治疗期间应经常观察眼底。药物治疗的效果尚未确认。
4.激素疗:对抑制炎症和减少机化物的形成可能有一定作用。可口服强的松30毫克,隔日一次,以后逐渐减量,维持数月。
5.激光疗法:可采用激光封闭病变的血管,出现新生血管和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时,可作局部视网膜光凝术。
6.中药:出血期可口服云南白药或凉血止血及清热凉血方剂,如蒲黄散或止血片等;吸收期可服四物汤加减方或其它活血化瘀药物,促进出血吸收。
四、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retinal exudativa externa)
病因又称为Coats病,多见于男性儿童和青年,多单眼发病。
(一)病因
病因不明。本病由于视网膜外网状层毛细血管扩张和畸形,血管壁透明变性和厚度不均以致破裂,渗出的浆液和视网膜外层出血浸润视网膜,使视网膜增厚,如渗出进入视网膜下间隙则产生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电子显微镜显示,本病原发病变位于不正常的血管内皮,血浆纤维蛋白及细胞碎片在血管上沉积,使管壁变厚;内皮细胞肿胀坏死而消失,导致渗漏。
(二)临床表现
患病初期易被忽视,待视力明显下降,患眼偏斜或瞳孔有白色反光才求医就诊。早期眼球前部正常,玻璃体清晰,视盘正常或稍充血,视网膜有大块扁平或稍隆起的病灶,有灰色或黄白色的渗出,可融合成地图状,多位于后极部的视网膜血管后面。渗出病灶周围和静脉附近伴有深浅不等的出血及发光的点状胆固醇结晶。在视网膜血管处有似梭形、球形、或弯曲缠绕的血管网,并可有新生血管和血管之间的短路。荧光血管造影,早期病变区毛细血管均有荧光渗漏、荧光充盈迟缓,静脉轻度扩张,管壁染色。晚期可见大面积视网膜血管完全阻塞,微动脉瘤和局部扩张的血管,二者均有荧光素渗漏。随着病程发展,渗出物、出血和机化物增多,可引起继发性青光眼、渗出性视网膜脱离,虹膜睫状炎或并发性白内障。
(三)治疗
可采用激光光凝和冷凝,破坏和消除这些扩张的毛细血管,减少渗出出血,保存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