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殖系结核是常见病,大多与泌尿系结核同时存在。据文献统计,这两个系统同时并发结核的百分率有50~80%,单一的男生殖系结核仅占10%。
男生殖系结核的诊断一般并不困难,主要是根据上述的临床表现和阴囊部位体检和直肠指检。前列腺和精囊的肿大不规则,有结核结节,以及附睾部的结节和输精管的增粗串珠等体征均可确立诊断。附睾病变而与阴囊粘连并溃破形成慢性窦道者,则更能明确为结核病变。少数诊断不能明确者可作精液培养或涂片检查结核杆菌,以及前列腺液结核杆菌检查,虽阳性结果机会较少,但这一检查仍有参考价值。X线检查有时可见前列腺部有钙化现象。精囊造影虽可显示输精管、精囊病变,有输精管狭窄梗阻,精囊显影不规则、扩张、破坏等变化,但往往这些病例由于病变梗阻而使造影剂不能通过,显影不成功,因此实际应用价值不大。
男生殖系结核的诊断尚需注意与前列腺癌、淋菌性或非特异性附睾炎以及阴囊内血丝虫病相鉴别。一般无困难,可从病史、化验检查和穿刺活检等资料予以明确。
诊断男生殖系结核时,必须重视与泌尿系的关系。可能同时存在肾结核而未出现泌尿系症状,男生殖系结核是唯一的线索。因此都需要常规作尿结核杆菌的各种检查,必要时作泌尿系的系统性检查,得以明确。
男生殖系结核的治疗必须包括全身治疗和男生殖系的治疗。全身治疗与一般的结核病治疗相同。男生殖系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部分:
(一)药物治疗 男生殖系结核用抗结核药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前列腺及精囊结核均可用药物保守治疗。药物治疗的方法与肾结核相同,采用以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等为主的两种或三种药联合应用。应用的疗程一般经验为6~12个月。
(二)手术治疗 男生殖系结核的手术治疗主要解决生殖系的附睾结核。附睾结核的解决有助于生殖系其他部位结核(精囊、前列腺)的愈合。手术在附睾病变局限后施行与肾结核相同,在手术前后亦需要给抗结核药物。
附睾切除的适应证:
1.一侧附睾结核。
2.一侧附睾冷脓疡形成。
3.双侧附睾冷脓疡形成。
4.一侧附睾阴囊慢性窦道形成。
5.双侧附睾阴囊慢性窦道形成。
附睾切除时,输精管的切端应尽量高位切断,并移植于皮下,以免缩回,预防残留的输精管内结核病变在阴囊内形成结核性脓疡。在切除附睾时,睾丸应尽量保留,如睾丸已有病变累及,则将病变部分的睾丸一起切除,以保留部分的睾丸功能;若病变已累及大部分睾丸,睾丸无法保留时,则可将睾丸一并切除。
对附睾切除时对侧输精管的处理意见尚不一致。对术前精液常规检查已无精子者,以将对侧输精管结扎为宜。
男生殖系结核的感染途径有二:①血行感染:男生殖系结核的发病与肾结核相同,均为身体其他器官结核病灶的继发性病变。结核杆菌由血液侵入男生殖系统。②尿路感染:在肾结核的基础上,结核杆菌由尿液侵入男生殖系统,因此也是肾结核的继发性病变。同时肾结核病变越严重,合并男生殖系结核的机会也越多。在一组143例肾结核病例中,粟粒性肾结核并发男生殖系结核为13%,干酪样肾结核中为58%,空洞型肾结核中为100%。目前认为男生殖系结核不论经血行感染或尿路感染往往由前列腺、精囊开始以后蔓延到输精管,再从输精管管腔或管壁淋巴管蔓延到附睾,在附睾尾部发生病变后再扩展到附睾的其他部分和睾丸。从血行感染的男生殖道结核可直接引起附睾结核,这种感染常在附睾头部开始。在临床上常 为尿路感染而血行感染较为少见。
主要是在前列腺、精囊、输精管、附睾的生殖器官中形成结核肉芽肿、干酪化,在干酪化物质排出后形成空洞,亦可纤维化成为肿块。前列腺结核偶可向周围溃破,于会阴部形成窦道。输精管结核可使输精管增粗变硬,形成串珠状。附睾病变由尾部向体部和头部扩展,亦可侵及附睾外,形成冷脓疡,与阴囊粘连,破溃出脓而成慢性窦道。附睾结核亦可蔓延到睾丸造成睾丸结核。
男生殖系结核多在青壮年发生,国内统计资料年龄在20~40岁患病者占78%。男生殖系结核一般呈慢性病变过程,常是双侧性疾病,但病程中可先后出现。前列腺与精囊结核多无明显症状,常在引起附睾结核出现症状而进行直肠指检时才发现前列腺、精囊有结核浸润和结核硬节。前列腺实质的破坏可使精液数量减少,因此生育能力降低而至丧失,个别病例有血精的症状。
男生殖系结核的临床表现往往是附睾结核的病象,病情发展缓慢,症状轻微,附睾部逐渐肿大,偶有下坠或轻微隐痛,可不引起病人的注意,因此常在无意中发现。附睾病变从尾部向体部、头部蔓延而至整个附睾,病变发展时可与阴囊粘连并干酪样坏死形成冷性脓肿,最后溃破成窦道,经久不愈。少数附睾结核病例可有急性症状,是为继发性感染所致,病人有突然发热,阴囊部附睾处红肿疼痛形成脓肿溃破,急性症状逐渐消退后又转入慢性阶段。输精管结核的表现仅仅是纤维化后增粗、变硬,呈索状或串珠状,双侧输精管、附睾结核患者可引起不育症。
单纯的男生殖系结核预后较好。在积极的药物治疗或药物与手术合并治疗下一般可以治愈。如有严重的泌尿系结核同时存在,则治疗困难,预后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