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有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常导致反复的角膜炎症,血管形成,瘢痕形成和视力减退。
症状和体征
初发(原发)感染通常为一无特征性的自限性结膜炎,可伴有水泡性睑缘炎。复发时(继发)通常呈上皮性角膜炎(亦称树枝状角膜炎),其特征为角膜上皮呈树枝状病变,与树叶的叶脉相似,末端呈球形。早期症状为异物感,流泪,畏光和结膜充血,随着反复复发,角膜知觉减退或消失,结果可能引起角膜溃疡和永久性角膜瘢痕形成。盘状角膜炎累及角膜基质,是角膜深层的盘状局限性水肿和混浊,伴有虹膜炎,常在上皮性角膜炎后发生。盘状角膜炎可能代表机体对病毒的免疫反应。不是由反复的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不愈合或愈合极慢的上皮性缺损,被称为无痛性溃疡。
治疗
局部治疗(例如1%氟苷眼药水,每日9次或3%阿糖腺苷眼膏,每日5次)往往有效。偶需口服阿昔洛韦400mg,每日5次。如果树枝状病灶周围的上皮疏松和水肿,则在开始应用药物治疗前用棉签尖端轻拭作清创术可加速愈合。上皮性角膜炎局部禁用皮质类固醇,但后期当角膜基质(盘状角膜炎)或葡萄膜被累及时,合并应用皮质类固醇与抗病毒药可能有效。伴有葡萄膜炎的病例,1%阿托品滴眼是有益的。1周后尚未痊愈的病例和累及角膜基质或葡萄膜的病例皆应请眼科医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