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的黄体期间,血中LH与FSH水平减少并低下,但是月经(下个周期)来潮时,它们又开始增加。
其他生殖器官的周期性改变
内膜 内膜的周期性改变以月经出血而告终。内膜包含腺体与基质,有三层:基层,中间海绵层和致密上皮表层。后者衬着宫腔。月经期间,基底层不脱落,并再生脱落的其他二层。月经周期间的组织变化有特殊性,作内膜活检可准确地断定该内膜处于月经周期的哪一期,并评估内膜对性腺类固醇的组织反应。
卵泡期早期,内膜菲薄(约2mm),腺体窄直,衬以低柱状上皮,基质稠密。卵泡期中,当雌二醇水平升高时,内膜快速与进行性地生长达11mm,并有广泛的有丝分裂(即从基底层再生),粘膜层增厚,及管状腺体更伸长且变成螺旋状。此时期可用阴道超声看到内膜有三层型的特征,而排卵后则呈均匀性的一层。
黄体期间,管状腺体在孕酮的影响下扩张,充满糖原而变为分泌型,基质的血管增生。当雌二醇与孕酮在黄体期下降时,基质变得水肿,内膜与其血管发生坏死,接着是内膜出血。
子宫颈 卵泡期间,有进行性的血管增生,充血,水肿及粘液分泌。排卵时,外口张开达3mm,以后缩小到1mm。雌激素水平的增加导致宫颈粘液量增加10~30倍。宫颈粘液的特征在临床上评估病人处于月经的哪一期及其激素状况是很有用的。粘液伸缩性(弹性)的增加与羊齿状结晶(当粘液涂在玻片上,干燥后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羊齿树叶状结晶)的增多,正好是在排卵前最为明显。羊齿状结晶的形成指示宫颈粘液内钠的增加,这是雌激素的作用。在黄体期间孕酮使宫颈粘液变厚,水分减少,丧失伸缩性与形成羊齿状结晶的能力。
阴道 阴道上皮的增殖与成熟是受雌激素与孕酮的影响,在卵泡早期,卵巢分泌雌激素少,故阴道上皮菲薄与苍白。在卵泡期间,当雌激素水平逐渐增高时,鳞状细胞成熟而角化,故上皮变厚。在黄体期间,成熟的鳞状细胞脱落,于是角化前中间细胞增加,同时白细胞数与碎屑量增加。阴道上皮的改变可用组织学定量,并可用以作为雌激素的定性指数。
月经周期的神经内分泌调控
LH与FSH的脉冲式分泌是由GnRH的脉冲式所决定。LH与FSH分泌的频率与高度是由卵巢激素调控,并在整个月经周期中有变动。至今尚未证实有分离出的FSH释放激素。有迹象提示同一种细胞有时含有LH及FSH,故各种因子(如GnRH,雌二醇,抑制素)的相互作用,必定会造成LH与FSH有差别的释放。同时不同的LH(20~30分钟)与FSH(2~3小时)的半衰期也影响血液中的水平。
在卵巢激素中,雌二醇-17β对下丘脑与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是最强的抑制剂。抑制素,卵巢颗粒细胞产生的一种肽激素,专门抑制FSH的释放。卵巢的切除造成血液中LH与FSH水平的急剧增加;给低雌激素水平的妇女注射雌二醇则造成这些水平的即时减低。然而为了排卵的成功,雌二醇对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就必须发挥一个正反馈的作用。雌二醇的反馈作用看来是依赖于时间与剂量。在卵泡期初,垂体前叶中的促性腺激素有较少量的LH与FSH可供释放。雌二醇(由被选择的卵泡产生)水平的增高,刺激了LH与FSH的合成,但抑制它们的分泌。在月经中期,高雌二醇水平发挥了正反馈作用;它们与GnRH及血液内低水平的,但量却是逐渐增加的孕酮,共同诱发LH高峰。月经中期GnRH的脉冲式释放量是否增加则不知;月经中期的LH高峰可能因垂体促性腺细胞中GnRH受体(由雌激素刺激)的数目快速增加而造成。
绝经,月经所表现的周期性的卵巢功能结束,则在第236节中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