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第190节)
儿童中的自杀在增加,至少在男孩中,尤其是青少年(作为引起死亡原因的第二位,只排在事故后)。从1970年以来,15~24岁年龄组中,男性自杀增加50%;女性只有轻微增加。在美国15~24岁人群中,1990年代的自杀率平均为12/100000,男性:女性为4:1。5~14岁儿童自杀率一直很低,但这只代表了小部分自杀数,因为官方认定某一宗死亡是自杀,通常需要证实有动机。这样,很多是自杀的死亡数就归类为事故(例如,车祸和火灾)。
预示因素包括家庭成员或近亲的自杀史,最近家中有人死亡,药物滥用以及行为障碍(见上文)。促发因素常常包括失去自尊(例如,家庭不和的结果,一次羞辱的纪律处分,怀孕或学业失败);失去男友或女友;由于搬家失去熟悉的家庭环境(学校,邻居,朋友)。其他因素可以是对事物缺乏整体的认识,导致一种失去方向,不着边际的感觉;或由于父母的期望压力过大,伴随着前途渺茫的感觉。尝试自杀的一种常见的动机是妄想用"我死后你们会感到后悔。"来操纵或惩罚他人。在一次大肆宣扬的自杀之后(如摇滚乐歌星)自杀率升高和在等同性强的人群中自杀率高(例如,高中,大学宿舍之中),显示暗示的重要性。对处于这种环境中的年轻人给予早期的群体干涉是有帮助的。
预防
确认自杀患者 自杀事件前常常有行为改变(如情绪沮丧,缺少自尊心,睡眠和食欲紊乱,不能集中注意力,逃学,躯体不适,对自杀的关注),这些常使儿童或青少年就诊。像"我不该出生","我真想大睡一觉不再醒来"的话,应该作为自杀意图的征兆,严肃对待
对自杀行为的反应 一个自杀的威胁或尝试代表了对强烈的失望体验的一种重要的表示。早期识别以上提到的危险因素可能有助于阻止自杀尝试。对这些早期的暗示,或当面临自杀或危险行为的威胁或尝试时,必须进行有力的干预,父母应该直接询问他们不高兴或自我伤害的原因,这样的直接询问可以减小自杀的风险。在没有充分了解情况时,医生不应该提供安慰,因为这样可能破坏医生的可信性和/或进一步降低年轻人的自尊。
治疗
每一次自杀尝试都是急诊。一旦去除了对生命的即刻威胁就应该决定是否需要住院治疗。这种需要性取决于风险的程度和家庭能提供的帮助二者之间的对比。自杀意图的致死性可以通过预谋证据的程度(如写自杀留言),使用的方法(自焚通常比服药更致命),持续自伤的程度,围绕自杀尝试的环境因素或突然的促发因素。父母对此的冷漠,不关心的反应是极其不利的。如果家庭对此表示爱和关心,则更可获得较好的结局。住院治疗(即使是在有特别护理的开放的医疗或儿科病房)是最可靠的保护措施,通常适用于怀疑有严重抑郁和/或精神病者。药物治疗可用于有潜在疾病时(如抑郁,两极性或冲动性情绪障碍,精神病)但药物本身不能预防自杀。潜在性的致死药物应该避免(如三环类抗抑郁药)。如果保证有持续的初级的照顾,精神病康复大多能成功。必要的随访有助于重建信心和在家庭内恢复情感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