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的消除是指促使药物由体内丧失(代谢和排泄)的各种过程的总和。
代谢
肝脏是体内药物代谢(化学变化)的主要部位。某些代谢产物具有药理活性(表298-2),当给予的物质无活性而在体内形成活性代谢物,特别是当被设计为递送更有效的活性物质时,则所给化合物称为前药。
代谢途径
药物代谢涉及广泛的化学反应,如氧化,还原,水解,水合,结合,缩合和异构化等反应。化学反应涉及的酶存在于许多组织中,但通常在肝脏中含量丰富。许多药物代谢分二个相进行,第一相反应包含形成新基团或改变原有功能基团,或断裂(氧化,还原,水解),这些反应统称非合成反应。第二相反应包括与内源性化合物(如葡萄糖醛酸,硫酸,甘氨酸)相结合的反应,因而称为合成反应。合成反应所形成的代谢物具有更高的极性,比非合成反应的代谢物更容易从肾(尿中)和肝(胆汁中)排出。某些药物代谢仅有第一相,或仅有第二相反应,因而相的数目仅反映了功能性而不是指结果分类。
细胞色素P-450 第一相代谢最重要的酶系统是细胞色素P-450,它是传递电子和催化许多药物氧化作用的微粒体异构酶的大家族。电子由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供给,一种黄素蛋白把电子从NADPH(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盐,还原型辅酶Ⅱ)传递给细胞色素P-450。细胞色素P-450酶系可分为14个享有同源系列的哺乳动物基因族和17个亚族。它们的基本符号用CYP表示,接着以阿拉伯数字表示族,一个字母表示亚族,另外一个阿拉伯数字表示特殊的基因。在哺乳动物代谢中最重要的酶有1A,2B,2C,2D和3A亚族,在人类代谢中重要的酶是CYP1A2,CYP2C9,CYP2C19,CYP2D6和CYP3A4。酶的特异性有助于解释许多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和特异性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相互作用举例见表298-3(参见第301节药物的相互作用),不同病人间的遗传差异可能改变药物的效应。www.med126.com
结合反应 葡萄糖醛酸化是最常见的Ⅱ相反应,是唯一在肝微粒体酶系统中发生的反应。葡糖苷酸经胆汁分泌,也经尿消除。氯霉素,甲丙氨酯和吗啡经此途径代谢。与谷氨酸和甘氨酸结合生成的氨基酸结合物(如由水杨酸和甘氨酸形成的水杨尿酸)容易由尿排泄但不易经由胆汁分泌。乙酰化是磺胺药的主要代谢途径。还有肼屈嗪,异烟肼和普鲁卡因胺等也经乙酰化代谢。硫酸结合反应是指含有酚基或醇基的药物与无机硫酸的反应,这种无机硫酸盐部分来自含硫氨基酸如半胱氨酸。所形成的硫酸酯是极性物,容易由尿中排出。形成硫酸结合物的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雌二醇,甲基多巴,米诺地尔和甲状腺素。甲基化是某些儿茶酚胺灭活的主要代谢途径。经甲基化代谢的药物还有烟酰胺和硫脲嘧啶。
年龄相关的变化
新生儿由于肝脏微粒体酶系统发育不全,因此对许多药物(如环己巴比妥,非那西丁,苯丙胺和氯丙嗪)难以代谢。新生儿转化为葡糖苷酸过程缓慢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例如,氯霉素的剂量按mg/kg体重计算,年龄较大的病人能很好地耐受,而新生儿能引起灰婴综合征,这是由于氯霉素血液水平持久居高不下所致。
老年病人代谢药物的能力常降低,降低的程度因药物不同而异,而且不如新生儿严重(参见第304节)。
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的存在(参见第299节参数值的变异性)使个别病人对一定剂量药物的临床反应难以预料。一些病人代谢如此之快,以致不能获得有效的血液及组织浓度。而另一些病人代谢太缓慢,以致常用剂量就可产生中毒效应。例如,给予苯妥英钠每天300mg的剂量于不同的病人,所产生的稳态血浓度可自2.5mg/L直到>40mg/L(10~>160μmol/L)。原因是肝脏中关键性酶CYP2C9量的差异,有的是由于该酶对药物的亲和力不同所致,这些差异是基因决定的。同时存在的疾病状态(尤其是慢性肝病)和药物相互作用(特别是涉及代谢的诱导和抑制作用)对此种差异亦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