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肾内科)亦称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少尿、高血压、水肿甚至氮质血症为临床特征的一组疾病。以链球菌感染(呼吸道或皮肤感染)后为多见,其他细菌、病毒及原虫等也可引起。本病发病率与前驱感染密切相关,多为散发,偶见小规模流行,温带地区冬春季节易流行,热带亚热带地区夏秋季节多见,儿童及青年发病率高,男女之比为2:1,本病诊断不难,大部分预后良好,有自限性。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对症支持治疗。如治疗不及时,少数病例在急性期亦可由于严重并发症而死亡,或病程迁延,转为慢性肾炎。
症状表现:
1.病前2-3周有上呼吸道或皮肤感染史。如咽炎、扁桃体炎、脓疱疮。2.全身表现如乏力、厌食、恶心、呕吐、腰痛及头痛。3.血尿及蛋白尿:尿色深如洗肉水样,轻至中等量蛋白尿。4.少尿及水肿:尿量可少于400ml/天,晨起眼睑水肿,面色苍白,呈“肾炎面容”,严重时波及全身,早期指压凹陷性不明显。5.高血压:一过性的轻中度高血压。6.严重病例早期可出现急性左心衰竭、脑病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表现。
诊断依据:
1.上呼吸道或皮肤感染后2-3周出现血尿、蛋白尿、少尿、水肿、高血压甚至氮质血症等。2.血补体C3急性期下降,并于6-8周恢复,抗链球菌“O”抗体(ASO)滴度升高,血沉加快,尿比重增高。3.B超示双侧肾脏均匀性肿大。4.肾穿刺示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治疗:
1.卧床休息,低盐饮食,水肿时限制饮水量;2.对症治疗:利尿消肿、降压、预防心脑并发症;3.治疗感染源(首选青霉素);4.中医中药治疗;5.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可作透析治疗。
用药原则1.合并心衰、脑病者积极降压、利尿及抗心衰或作透析治疗。2.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者可行透析治疗。3.有明显感染源存在者,根据临床和药敏试验选择有效抗生素,及手术切除感染源如扁桃体或烂牙。
预防常识: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是儿童常见病,皮肤脓疮、烂牙、长期扁桃腺炎常引起此病,因此预防的关键是注意卫生,增强体质,及时治疗感染源如切除扁桃体及烂牙。本病有自愈性,急性期治疗主要是休息对症及抗生素治疗,加强营养,增强体质。易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混淆,切忌随便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本病如及时治疗,预后好;如临床上呈严重而持续的高血压和(或)肾病综合征和(或)肾功能损害者,预后较差应及早到条件较好的医院尽快确诊,并进行相应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