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尿酸性肾病(肾内科)是由于血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所致的肾损害,通常称为痛风肾病,临床表现可有尿酸结石,小分子蛋白尿、水肿、夜尿、高血压、血、尿尿酸升高及肾小管功能损害。本病西方国家常见,国内以北方多见,无明显的季节性,肥胖、喜肉食及酗酒者发病率高。男女之比为9:1,85%为中老年人。本病如能早期诊断并给予恰当的治疗(控制高尿酸血症和保护肾功能),肾脏病变可减轻或停止发展,如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则病情可恶化并发展为终未期肾功能衰竭而需要透析治疗。
症状表现:
1.肾外表现:关节炎、痛风石、痛风结节、高脂血症、高血压及心力衰竭等。2.肾脏损害表现:水肿、蛋白尿、高血压、夜尿;有肾结石者表现为腰痛、血尿或尿频、尿急、尿痛和发热。
诊断依据:
1.30岁以上男性患者较多,常有家族遗传史;2.常有关节病变;3.尿呈酸性,尿蛋白轻微,肾小球及肾小管功能多有损害;4.尿中常见鱼仔样砂粒,镜检呈双折光尿酸结晶。亦有排黄褐色结石者,分析成分为尿酸,X线能透过,故有阴性结石之称。5.尿尿酸〉4.17mmol/L(〉700mg/dl),血尿酸〉390umol/L(〉6.5mg/dl)。
治疗:
治疗原则 1.低嘌呤饮食(少食心、肝、肾脏、沙丁鱼及酒类等)。2.大量饮水:保持尿量〉2000ml/日。3.碱化尿液:口服或静滴碳酸氢钠。4.避免使用抑制尿酸排泄的药物如速尿或噻嗪类利尿剂。5.可应用抑制尿酸生成和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6.有肾结石和积水者请外科协助治疗。7.急性肾功能衰竭及终未期肾衰患者行透析治疗。
用药原则 1.单纯的典型的高尿酸血症肾病患者,治疗以低嘌呤饮食、多饮水、保持尿量、碱化尿液及应用抑制尿酸生成和促进尿酸排泄药物即可。2.如合并有肾或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积水者应尽快请泌尿外科协助诊治。3.合并感染者积极应用抗生素。4.发展至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按尿毒症治疗,必要时透析(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
预防常识:
尿酸性肾病,是原发或继发性高尿酸血症所致的肾损害,其中肿瘤化疗、放疗是一重要的继发原因,因此肿瘤化疗、放疗者应注意预防。本病易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故有关节痛者,应常规检查血、尿尿酸。关节痛呈“夜间发作、白天消失、昼夜分明”特征性表现,夜尿是肾脏受损的最早表现。戒酒(尤其是啤酒)、多饮水、口服小苏打是治疗的基本方法。慎重应用噻嗪类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