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腔隙性脑梗塞(神经内科)是指脑血管深穿动脉阻塞后形成的微梗塞,在脑实质中遗留下不规则的大小在2-50毫米之内的腔隙。常见于50岁以上老年人,部分病人有高血压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临床上症状轻或无症状,一般经治疗后恢复快,预后好。
症状表现:
1.纯感觉型:一侧面、唇、口部或肢体的感觉障碍,如:冷感、热感、刺痛感、肿胀感、触觉过敏等轻度感觉障碍。2.纯运动性软偏瘫及其变异型:一侧面、上下肢无力(轻偏瘫)。3.共济失调性轻偏瘫:一侧下肢无力、走路不稳,可伴感觉障碍;4.构音不全-手笨拙综合征:中枢性面无力、构音障碍、纳吃、轻度吞咽困难手无力书写笨拙等共济失调表现;5.感觉运动性卒中:一侧肢体的感觉障碍及轻偏瘫,感觉症状早于运动症状;6.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动脉硬化表现;
诊断依据:
1.50岁以上发病、有高血压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2.有一侧面、肢体的感觉障碍、轻偏瘫、共济失调等不同症状;3.脑脊液检查无异常; 4.颅脑CT或颅脑核磁共振成像(MRI)发现缺血性、陈旧缺血性病源。
治疗:
治疗原则 1.对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发病的治疗。2.抗凝治疗。3.血管扩张剂。4.降血脂、降低血粘度。5.血管手术,切除血管内膜和硬化斑或血管扩张成形术。6.对症治疗及合并症的治疗。
用药原则 大多数病人应用阿司匹林、藻酸双酯钠、活血素口服液、潘生丁等药物。力抗栓(Ticlid)是更为有效的新特药物。对于有心脏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的病人要及时予以治疗。肝素静脉滴注或新近报道应用的低分子肝素等抗凝剂、尿激酶等溶栓剂可用于近期起病的病人。低分子右旋糖酐可帮助降低血粘度。血管扩张剂(硝苯比啶、烟酸等)根据具体病人慎用。
预防常识:
大多数腔隙性脑梗塞病人预后良好,如能在起病早期得到诊断并给予适当的治疗,多数在2周内可完全恢复;部分病人可遗留轻度的运动或感觉障碍。应当注意的是腔隙性脑梗塞容易多次复发,而多次复发可导致病人智慧渐差甚至痴呆和假性球麻痹(由于支配舌、咽、喉部运动和反射的中枢神经损害,病人出现吞咽困难、口水多、饮水呛咳、声音嘶哑等症状)。因此,预防该病及防止再发十分重要。腔隙性脑梗塞的发病主要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高血糖、血液高凝状态等有关,因此对以上疾病应及时予以治疗。口服阿司匹林或塞氯匹啶(Ticlipidine,商品名:Ticlid)活血素口服液常可获得较其他复杂治疗更好的预防效果。在日常的生活中应注意:饮食保健、禁吸烟、少饮酒、合理运动、规律生活,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定期检查心脏、血管、血脂等,并对异常情况及时合理治疗。由于神经功能损害后的恢复有其自然规律,肌肉力量、感觉、语言等功能障碍的恢复快慢依脑损害的严重程度不同而异,大多数在病后两周至半年内逐渐恢复,病人、家属必须t解这些知识,从而树立起战胜疾病、恢复自我的耐心、信心和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