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癔症性精神障碍(精神内科),是由于明显的心理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强烈的情绪体验,暗示等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意识状态改变、情绪暴发、遗忘、身体障碍等。其症状表现可具有做作、夸大和富有情感色彩等特点,可因暗示诱发或消失;有反复发作倾向。多认为文化落后地区患病率较高,发病年龄多在16-35岁之间,少数病人超过40岁女性多于男性。心理暗示治疗效果好。
症状表现:
1.意识朦胧,可有神游症状。2.情感暴发;3.遗忘;4.神鬼附体,多重人格。
诊断依据:
1.有心理社会因素作为诱因;2.临床表现为意识范围狭窄、情绪发泄,阶段性遗忘、鬼神附体、多种人格或其他癔症特征的精神障碍。3.妨碍社会功能;4.起病急,过去有类似发作史;5.有充分根据排除器质性病变。
治疗:
治疗原则 1.远离心理刺激源;2.解释支持性心理治疗;3.暗示及催眠治疗;4.药物控制兴奋躁动。
用药原则 1.患者急性兴奋躁动,以肌注及静注安定或氯丙嗪控制。2.病情控制后可口服镇静催眠药。3.情绪稳定后,须进行充分的心理治疗,以疏泄其情绪为主。
预防常识:
癔症性精神障碍以情感暴发为多见,常为受精神刺激后情感暴发,发作时有发泄性质,较为兴奋激动,处理以用镇静剂使之进入药物性睡眠状态为宜;待醒后常因心理因素不再继续作用而情绪得以平缓,然后进行认知性心理治疗。象神游、多种人格障碍及鬼神附体等较为少见,可采用分析性心理治疗、催眠治疗及暗示性治疗等。切莫听信巫医,乱用单方秘法造成灾难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