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湖北|江苏|安徽|山东|上海|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吉林|广东|河南|四川|重庆|辽宁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执业护士 > 基础护理 > 正文:基础护理学练习试题及答案五
    

基础护理学练习试题及答案五

301.保留灌肠目的有哪些? 答:将药液灌入到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镇静、催眠和治疗肠道感染的目的。 302.慢性细菌性痢疾灌肠时应取何卧位?为什么? 答:病变部位多在直肠或乙状结肠,取左侧卧位。 303.阿米巴痢疾病灌肠时应取何卧位?为什么? 答:阿米巴痢疾病变多在回盲部,取右侧卧位,以提高疗效。  304.肛

 
316.什么是尿失禁
答:排尿失去意识控制或不受意识控制,尿液不自主地流出。
317 影响排尿的因素有哪些?
答:(1)  心理因素
(2)       个人的习惯
(3)       文化因素
(4)       液体和饮食的摄入
(5)       气候的变化
(6)       治疗及检查
(7)        疾病  
(8)       其他因素:
(9)        妊娠、月经周期、老年人、婴儿
318.如何观察尿液?
答:(1)尿量与次数: 成人 白天3~5次,夜间0~1次,每次尿量200~400ml,24h尿量1000~2000ml
(2)颜色:正常是淡黄色或深黄色    
血尿 — 洗肉水色
血红蛋白尿 — 浓红茶色或油色     
胆红素尿 — 深黄色或黄褐色
乳糜尿 — 乳白色  
(3)透明度:正常新鲜尿液清澈透明
(4)酸碱度:弱酸性ph4.5~7.5
(5)比重:1.015~1.025,一般尿比重与尿量成反比若尿比重固定于1.010左右,提示肾功能严重障碍。
(6)气味:来自尿内的挥发性酸   新鲜尿液有氨臭味,疑有泌尿道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有烂苹果气味。
319.尿失禁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答:(1)心理护理:尊重理解患者,给予安慰、开导和鼓励,使其恢复健康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3)外部引流: 必要时应用接尿装置引流尿液。
(4)重建正常的排尿功能:
a指导病人饮水 白天摄入液体2000~3000ml。
     b训练膀胱功能  每1~2小时使用便盆一次
     c进行盆底肌锻炼 每次10秒左右,连续10次
(5)       留置导尿
320.尿潴留患者的护理措施措施有哪些?
答:(1)心理护理:安慰患者,消除焦虑和紧张情绪。
(2)提供排尿的环境:
(3)适当调整治疗和护理时间,使患者安心排尿
(4)调整体位和姿势
(5)利用条件反射诱导排尿:听流水声、针刺中极、曲骨、三阴交等
(6)热敷、按摩:可放松肌肉,促进排尿
(7)肌内注射卡巴可,或采用针灸治疗
(8)导尿术
321.什么是导尿术?
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尿液的方法。
322.导尿术的目的有哪些?
答:(1)为尿潴留患者引流出,以减轻痛苦。
(2)协助临床诊断。
(3)为膀胱肿瘤患者进行膀胱化疗
323.留置导尿管术的目的有哪些?
答:(1)抢救危重、休克患者时正确记录尿量、测量尿比重
  (2)为盆腔手术排空膀胱,避免术中误伤
  (3)某些泌尿系手术后
  (4) 尿失禁或会阴部有伤口
324.留置导尿管术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答:(1)向病人及家属解释
(2)鼓励患者多饮水 
(3)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导尿管受压、扭曲、堵塞。
(4)防止逆行感染: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定时更换集尿袋;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
(5)患者离床活动时,妥善固定导尿管。
(6)训练膀胱反射功能 医学全在.线网站www.lindalemus.com
(7)每周尿常规检查一次,必要时作膀胱冲洗
325.膀胱冲洗的目的有哪些?
答:(1)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保持其尿液引流通畅。
(2)清除膀胱内的血凝块、粘液、细菌等异物,预防感染
(3)治疗某些膀胱疾病
326.留取尿标本时常用的防腐剂的作用?
答:甲醛:固定尿中有机成分,防腐。常用于尿细胞记数。
浓盐酸:防止尿中激素被氧化,防腐。
甲苯:保持尿液的化学成分不变,防腐。常用于尿生化检验。
327.给药的目的有哪些?
答:治疗疾病、减轻症状、预防疾病、协助诊断及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328.给药的原则有哪些?三查七对的内容有哪些?
答:(1)按医嘱准确给药、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三查、七对)、安全正确用药、按需要进行过敏验、密切观察反应、发现给药错误,及时报告、处理。
(2)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进行查对。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药物浓度、剂量、用法和时间。
329.药物保管时,内服药、外用药及毒麻药分别用什么标签?
答:内服—蓝色;外用—红色;毒麻—黑色。
330.机体哪些方面的因素会影响药物疗效?
答:年龄、体重、性别、身体状况、心理因素、个体差异。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