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护理开云网页版官方网站入口 考试《内科护理学》辅导:常用肝功能检查 | |||||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7-5-23 考研论坛 | |||||
(一)血清蛋白总量及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测定 2.临床意义 (1)白蛋白显著降低,表示肝细胞有严重损伤,预后欠佳。见于严重肝炎及晚期肝硬化。 (2)白蛋白显著降低的肝外疾患有营养不良及消耗性疾病、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胃肠道疾病。 (3)球蛋白增高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 (4)A/G比值减低或倒置最常见于严重肝损害,如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等。 (二)血清蛋白电泳 1.参考值:白蛋白61%~71%,a1球蛋白3%~4%,a2球蛋白6%~l0%,β球蛋白7%~ll%和r球蛋白9%~l8%(醋酸膜法)。 2.临床意义 (1)肝炎:轻症急性肝炎时电泳结果几乎无变化,病情加重后即有白蛋白、a2及β球蛋白减少,r球蛋白增加。r球蛋白增加和肝炎的严重程度相平行,常随肝炎的慢性化而显著增加。 (2)肝硬化:自蛋白中度或高度减少。a1、a2和β球蛋白也有降低倾向,r球蛋白明显增加。 (三)血清总胆红素和血清直接胆红素(1min胆红素)测定 此项试验可准确测定血清中总胆红素含量和直接胆红素含量。 1.参考值:血清总胆红素测定l.7~17.1μmol/L(0.1~1.0mg/dl);血清直接胆红素测定0~4μmol/L(0~0.2mg/dl)。 2.临床意义 (1)判断黄疸程度:总胆红素在17~34μmol/L.为隐性黄疸;34~170μmol/L为轻度黄疸;l70~340μmol/L为中度黄疸;>350μmol/L为重度黄疸。医学全在线网站www.med126.com (2)根据总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的比率判断黄疸类型,其中阻塞性黄疽的直接胆红素最高,肝细胞性黄疸次之。 (四)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ALT) 曾称血清谷一丙转氨酶(GPT),此酶广泛存在于肝、心、脑、肾、肠等组织细胞中,以肝细胞中含量最高,比血清中高2000倍。 参考值80U/L以上有诊断价值。ALT显著增高见于急性肝炎;中度增高见于肝硬化、肝癌、慢性肝炎;轻度增高见于胆道疾病、心肌炎、脑血管病等。 |
|||||
文章录入:凌云 责任编辑:凌云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无关,请遵守相关国家法律 |
评论加载中...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RSS导航页面 |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