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无恶心呕吐倾向的斜视初次手术患儿107例,男62例,女45例。全麻组53例,年龄2~8岁,平均5.3岁;局麻组54例,年龄9~17岁,平均12.0岁。两组患儿在体质、营养状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全麻组使用氯胺酮麻醉。术前8 h禁食,术前30 min肌注阿托品,剂量0.01 mg/kg;氯胺酮麻醉起始量为静脉注射1~4mg/kg;术中半量维持。不合作的患儿起始剂量为肌注4~10mg/kg,术中静脉给药半量维持。局麻组用0.1%地卡因点眼3次,1%利多卡因1 ml结膜下注射麻醉。 观察项目:为便于分析,区别进食的影响,分为3个阶段①术中至术后6 h(进食前);②术后6 h(进食后)至24 h;③术后24 h至7 d。观察患儿出现呕吐的时间及次数;再分别将全麻组在3个阶段中呕吐的发生率与局麻组对照。 两组术后各阶段呕吐发生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各阶段呕吐情况比较 (例)
分组 呕 吐 未呕吐 合计 术中至术后 6 h 术后 6~24 h 术后 1~7 d 全麻组 1 (-16.07) 24 (4.23) 5(0.39) 23 53 局麻组 5 (-3.03) 5 (-4.21) 4 (-0.37) 40 54 合计 6 29 9 63 107
注:括号内为残差值 两组比较 χ2=19.85 P<0.01 表1示,麻醉方式与呕吐发生率有较显著的关系,全麻患儿出现呕吐与手术阶段相关,3个阶段呕吐发生率有较大的差异;全麻组患儿出现呕吐高峰在术后6~24 h,与局麻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局麻组患儿术中至术后6 h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全麻组,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全麻组和局麻组在术后24 h至7 d呕吐发生差异无显著性。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