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给药指导
服药方法指导
(一)给药时间
一般中药宜在进食前、后2小时服用,每日2~3次。急性病、热性病应随煎随服。
使药力持久。病位在下,如肝、肾疾病,宜在饭前服;病位在上,如眼病、咽喉病、宜在饭后服。健胃药、制酸药宜饭前1小时服用。消导药、对胃肠有刺激作用的药物宜饭后1小时服用。安神药宜睡前半小时服用。滋补药宜空腹服用。驱虫药宜清晨空腹或晚上睡前服用。涌吐药宜清晨、午前服用。峻下逐水药宜清晨空腹服用。泻下药宜入夜睡前服用,病情严重者,可不拘于此,应酌情给药。止泻药宜及时给予,按时再服,泄止停药。涩精止遗药宜早、晚各服一次。调经药宜行经前数日和经期服用。平喘药宜哮喘发作前2小时服用。治疟药宜发作前3~5小时服用。特殊情况,应遵医嘱给药,如鸡鸣散宜在凌晨4点空腹服用。
(二)服药温度
服药温度一般指中药汤剂的药液温度,有温服,热服,冷服之分。
1、温服 温服是指将煎好的汤药放温后服用。中成药多用温开水、酒、药引等温热液体送服。一般汤剂均宜温服,因过冷或过热均会对胃肠道产生不良刺激。一些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如乳香、没药等,易引起恶心、呕吐,温服则可减轻上述不良反应。
2、热服 热服是指将刚煎好的药液趁热服下。寒证宜热药热服,属“寒者热之”。真热假寒证宜寒药热服,属“治热以寒,温而行之”,以减少患者服药格拒。回阳补益药、发汗解表药、活血化瘀药、头疹药等宜热服。
3、冷服 冷服是将煎好的汤剂放冷后服下。热证宜寒药冷服,属“热者寒之”。真寒假热证宜热药冷服,属“治寒以热,凉血行之”。止血、收敛、清热、解毒、祛暑等汤剂宜冷服。
(三)服药剂量
一般疾病服药,多采用每日1剂,早晚2次或早中晚3次分服,每次约200~250毫升。病情急重者,可每隔4小时左右服药1次,昼夜不停,使药力持续,有利于顿挫病势。应用药力较强的药,如发汗药、泻下药时,服药应中病即止,以得汗、得下为度,不必尽剂,以免汗、下太过,损伤元气。呕吐患者服药宜小剂量频服。中成药根据剂型不同及要求可给予片、丸、粒、克等单位药量服用,小儿根据要求和年轻酌情减量。
(四)服药护理
服药后应休息一会儿,观察药物反应,特别是峻烈的药物,初服之后更应注意。不同患者和药物,在护理上有不同的要求。
1、服发汗药后,应多饮热开水、热汤或稀粥,以助药力、助汗。仔细观察患者的出汗情况,只宜周身微汗,不可大汗,否则易耗伤津液,甚则出现虚脱。汗出过多时,应及时用干毛巾或热毛巾擦干,注意避风寒。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忌食酸性和生冷、油腻的食物。
2、滋补药一般宜在饭前空腹服用,以利药物吸收,但急症可不受此限。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生冷和纤维素多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及录播、菜菔子、茶叶等。
3、服泻下药应中病即止,邪去为度,不宜过剂,凡血虚、阴虚火旺者慎用。饮食宜温通、易消化,以助药力;忌食生冷瓜果之品,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或损伤胃肠。要注意记录大便次数及颜色、质地等变化,根据大便次数和量的多少来确定药物的用量。
4、服驱虫药后,要告知患者服药后可能出现轻度腹痛,注意观察大便有无寄生虫排除,并记录排虫的时间、数量及种类。如出现头昏眼花等异常状况应及时处理。应用毒性较大的驱虫药,要注意用量、用法,以免中毒或损伤正气;对孕妇、年老体弱者亦应当慎用,腹痛剧烈者,暂时不宜驱虫,待症状缓解后,再用驱虫药。
5、为重患者服药后,应严密观察其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四肢寒温及唇面颜色的变化。
6、服排石药后应嘱患者做跳跃运动,要注意患者大小便中有无结石排出。
7、服用药酒时切勿过量,以免引起头昏头痛、呕吐、心悸等不良反应。
8、服催吐药后要注意观察呕吐物的颜色、质地、气味,服药后仍不能呕吐者,可用手指或羽毛搽扫咽喉,以助呕吐。但呕吐不可太过,要中病即止。
9、婴幼儿服药时,可加少量糖类,便于吞服,并注意防止药物吸入气管。
10、气味芳香、富含挥发油芳香化湿药,入汤剂时不宜久煎,以免影响药效。水肿患者饮食宜清淡,可多食用白菜、芹菜、马齿笕等有淡渗利湿利尿作用的食物,忌生冷油腻之物。服药后要注意观察小便的次数、尿量变化、水肿消退等情况。鼓胀患者服药后应分别测体重和腹围,并做好详细记录。
11、闭证患者可用鼻饲法服药。
12、服药后出现一场情况,如腹痛、气短、面色苍白、大汗出、脉沉细等,应及时处理。
热点关注:
医学全在线网会第一时间发布最新的护师考试信息,愿广大考生及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