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护士资格考试内科辅导: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病人的护理
本节考点:
1. 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病人护理措施
2.病因及临床表现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指支气管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咳嗽、咳痰,反复生感染为特征。
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常可发展为阻塞性肺气肿。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气腔异常扩大,伴有肺泡及其组成部分的病理改变。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由于在慢性支气管炎症和肺气肿的病理基础上,出现气道阻塞,气体排出受阻,肺功能检查提示气流受限现象。把具有气流受阻并且不能完全恢复的这类疾病统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0PD)。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吸烟 是重要的发病因素。
2.感染 病毒、细菌和支原体感染是本病发生及加重的重要因素之一。
3.大气污染 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及臭氧等的慢性刺激,损伤气道黏膜,纤毛运动减弱,清除功能下降。细胞毒性作用,黏液分泌增加,为感染增加有利的条件。
4.气候 冷空气刺激、气候突然变化,使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减弱,易继发感染。
5.遗传因素 有研究表示,α1抗胰蛋白酶缺乏,与肺气肿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6.理化因素 刺激性烟雾、粉尘、大气污染的慢性刺激常为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原因之一。
7.过敏因素 尤为喘息型患者,常有过敏史,过敏原有尘埃、尘螨、细菌、真菌、花粉及化学气体等。
(二)临床表现
慢支症状表现为咳、痰、喘、炎四症。早期咳嗽较轻微,只在气候寒冷或突变时发生,重者则四季均咳。一般晨间咳嗽较重,痰液多为白色黏液泡沫状,当发生感染时,痰量增多,尤以体位变动或清晨起床时痰液过多,可有脓性及黏液脓性痰,偶可带血。喘息型慢支有支气管痉挛,可有喘息,可闻及哮鸣音。
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不断加重可发展为阻塞性肺气肿。除慢支症状外,主要症状为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静息时也会感到呼吸困难。典型肺气肿的体征是:桶状胸,胸部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减弱,叩诊过清音,听诊呼吸减弱。
(三)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 细菌感染时,自细胞增高、核左移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喘息型病人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2.痰液检查 痰培养可了解致病菌种类指导治疗。
3.X线检查 可见肺纹理增多、紊乱,两下肺较明显。肺气肿时,两肺透亮度增加,肋间隙增宽。
4.肺功能检查
(四)治疗原则
1.劝导病人戒烟,避免诱发因素,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2.急性发作期治疗 以控制感染为主,适当应用祛痰、镇咳、解痉和平喘药物。
(1)控制感染:急性发作期以控制感染为主,常用青霉素、红霉素、头孢菌素类及喹诺酮类。
(2)镇咳、祛痰、平喘:在应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应用镇咳、祛痰药物可明显改善症状。对年老体弱咳嗽无力及痰液较多者,应以祛痰为主。喘息型患者可用支气管扩张剂平喘。镇咳剂一般仅用于严重的剧烈干咳者。
(3)肾上腺皮质激素:喘息型慢支合理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仍有明显的呼吸道阻塞或反复发作时,应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4)雾化吸入:雾化吸入可稀释气管内痰液或加入庆大霉素进行局部消炎。痰液黏稠者可加糜蛋白酶雾化吸入,利于排痰。
(五)护理措施
1.遵医嘱正确给予抗感染治疗,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有效地控制呼吸道感染。
鼓励病人咳嗽。指导病人正确咳嗽,促进排痰。
对痰液较多或年老体弱、无力咳痰者,以祛痰为主,按医嘱使用祛痰剂或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注意雾化后和协助病人翻身后,进行背部叩击。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
2.合理用氧,对呼吸困难伴低氧血症者,采用低流量持续给氧,流量1~2L/min.每天氧疗时间不少于15小时,因熟睡时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或上呼吸道阻塞而缺氧加重,为此睡眠时间不可间歇。
3.协助病人呼吸训练,改善呼吸状态。
(1)缩唇呼气:在呼气时将口唇缩成吹笛子状,气体经缩窄的口唇缓慢呼出,称缩唇呼气。其作用是提高支气管内压,防止呼气时小气道过早陷闭,以利肺泡气排出。病人将缩唇呼气,融入腹式呼吸之中,便能有效增加呼吸运动的力量和效率,调动通气的潜能。
(2)腹式呼吸:用鼻吸气经口呼气,通过腹肌的主动舒张与收缩加强腹肌训练,可使呼吸阻力减低,肺泡通气量增加,提高呼吸效率。训练方法如下:
①以半卧位,膝半屈曲体位最适宜;立位时上半身略向前倾,可使腹肌放松,舒缩自如,辅助呼吸肌及全身肌肉尽量放松,情绪安定,平静呼吸;
②用鼻吸气,经口呼气,呼吸缓慢而均匀,勿用力呼气,吸气时腹肌放松,腹部鼓起,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下陷。开始训练时,病人可将一手放在腹部,一手放在前胸,以感知胸腹起伏,呼吸时应使胸廓保持最小的活动度,呼与吸时间比例为2:1~3:1,每日训练2次,每次10~15分钟。熟练后可增加训练次数和时间,并可在各种体位时随时进行练习。
4.应注重营养摄入,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防止产气影响膈肌运动,少吃产气食品。改善营养状态,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保证足够的饮水量,有助于痰液的稀释。
5.全身运动锻炼,结合呼吸训练能有效挖掘呼吸功能潜力。锻炼方式、速度、距离,根据病人身体状况决定。
6.注意心理护理
7.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