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主管护师:《答疑周刊》2019年第7期
1.【问题】什么是活疫苗,什么是死疫苗?
【解答】疫苗有活疫苗和死疫苗之分。
常用的活疫苗有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鼠疫疫苗、卡介苗,这些疫苗由毒力弱的活的病原微生物制成。
常用的死疫苗有伤寒疫苗、霍乱疫苗、乙型脑炎疫苗等。死疫苗用量较大,对人体的副作用也大,一般要少量多次接种,其优点是容易保存。
2.【问题】导致肺心病最根本的原因为什么是肺动脉高压而不是缺氧?
【解答】缺氧、高碳酸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均可导致肺血管收缩、痉挛,肺血管阻力增高,形成肺动脉高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血管性疾病、肺间质疾病等,都可引起肺血管的重构,使血管腔狭窄、闭塞、肺血管阻力增加,发展为肺动脉高压。
缺氧引起继发性红细胞增多,血液黏稠度增加,肺血管阻力增加;缺氧引发醛固酮增加,水、钠潴留;同时,肾小动脉收缩、肾血流量减少,加重水、钠潴留,使血容量进一步增加,更使肺动脉压升高。
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可加重右心室后负荷,引起右心室代偿性肥厚、扩张,逐渐发展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当呼吸道感染时,肺动脉高压持续升高,超过右心室代偿能力,右心失代偿、排血量下降、舒张末压增高,导致右心室的扩大、右心衰竭。
【解答】
(1)肠套叠多为健康体胖婴儿,突然发病。年长儿发病稍缓,症状不如婴儿典型。
①腹痛:为最早症状,由于肠系膜受牵拉和外层肠管发生强烈收缩,患儿突然发生剧烈的阵发性肠绞痛,哭闹不安,双腿蜷缩,两臂乱动,或以手抓按腹部,面色苍白,出汗、拒食。持续数分钟后腹痛消失,间歇10~20分钟又反复发作。间歇期如健康小儿。随着病程进展,发作间隙缩短,由数十分钟到数分钟。
②呕吐:在腹痛后数小时发生,早期为反射性呕吐,肠系膜受牵拉所致,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有时伴有胆汁;晚期为梗阻性呕吐,可呕吐粪样物。
③便血:为婴儿肠套叠的特征。多发生在发病后6~12小时,呈黏液果酱样血便。小肠型肠套叠和儿童肠套叠便血率较低,出现也较晚。
④腹部肿块:早期腹部平软,无压痛。多数病例上腹部或右上腹部触及腊肠样肿块,表面光滑,中度硬,略有弹性,稍可移动。晚期发生肠坏死或腹膜炎时,腹胀明显,并有腹肌紧张及压痛,不易触及肿块。
⑤全身情况:早期病儿一般状况尚好,体温正常,但有面色苍白、食欲减退或拒乳。随着病程延长,病情渐重,精神委靡或嗜睡,阵发性哭闹等腹痛症状反而不明显。发病2~3天后的晚期病儿,由于肠坏死或伴腹膜炎,全身情况恶化,常有严重脱水和高热、昏迷及休克等中毒症状。
(2)坏死性小肠结肠炎①起病急,常以急性腹痛起病。腹痛位于脐周或上腹部,呈持续性钝痛伴阵发性加重。随后出现恶心、呕吐,呕吐多为胃内容物,严重者可吐咖啡样物。
②腹泻开始为水样或黏液稀便,继而出现赤豆汤样血水便或红色果酱样便。粪便有特殊腥臭味。
③常有不同程度腹胀、不固定压痛。病初肠鸣音亢进,腹胀严重时,肠鸣音消失。腹部有普遍压痛、反跳痛,提示并发腹膜炎。
④患儿多伴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如发热、精神委靡、烦躁、嗜睡、面色苍白,严重时可发生感染性休克,有明显脱水、电解质紊乱。
【解答】心肌梗塞和心肌梗死是同一种疾病。心电图改变:
(1)特征性改变:
①面向坏死区的导联,出现宽而深的异常Q波;
②在面向坏死区周围损伤区的导联,出现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
③在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氧区的导联,出现T波倒置;
④在背向心肌梗死的导联则出现R波增高、S-T段压低、T波直立并增高。
(2)动态性改变:起病数小时后S-T段弓背向上抬高,与直立的T波连接成单向曲线;2 天内出现病理性Q波,R波减低;数日后S-T段恢复至基线水平,T波低平、倒置或双向; 数周后T波可倒置,病理性Q波永久遗留。
热点关注:
医学全在线网会第一时间发布最新的护师考试信息,愿广大考生及时关注主管护师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