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本采集
(一)采集标本的时间
身体血液中的许多成分在一日中会出现周期性变化,如胆红素、血清铁浓度以清晨最高;生长激素于入睡后会出现短时高峰;血浆蛋白则在夜间降低,血钙往往在中午出现最低值。有的则是以月为周期的,如女性生殖激素与卫生人才网月经周期密切相关;胆固醇则在经前最高,排卵时最低;纤维蛋白原在经前期最高,血浆蛋白则在排卵时减少,而一般酶与电解质则并无多大变化。因此,在通常情况下,为了减少由于采血时间造成测定结果的波动,最好应在相同时间采集标本。
(二)采集时的体位
人的体位改变,也可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其中也包括一些血液成分的改变。比如白蛋白,在取坐位或站位时所取的血标本,其测定参考值约为37~52g/L,而取卧位时所采标本测定的参考范围为30~50g/L。其他一些血中化学成分也有相似变化,从站位改为卧位时,所采标本之测定值有降低趋势,所以在采集标本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和保持体位的一致性。
测定项目 | 下降程度(%) |
Ca | 4(2~7) |
K | 1(0~3) |
TP | 9(7~10) |
Alb | 9(6.2~14) |
Chol | 9(5~15) |
TG | 10(2~20) |
ALP | 9(5~11) |
ALT | 7(4~14) |
(三)采集标本的方法
在采集标本时应注意正确的方法,尤其在采集静脉血时,许多因素可引起测定值的改变。如应用止血带的时间,止血带的压迫可以使静脉扩张、淤血、使压迫处的液体由血管内漏出,从而影响被测物的浓度。如BUN在系上止血带后80秒,浓度即开始下降,120秒~200秒时可下降4%,到240秒时又会恢复正常。在系止血带3分钟后,Alb、Ca、ALP、AST、Chol、Fe等浓度可分别升高5%~10%,其中尤以AST最为突出,在系止血带40秒,即可上升16%,到200秒时可上升25%。1988年有人报道,抽血用针头过细,可使血K+浓度升高。所以在采血时,应尽量缩短系止血带的时间,注意采血的体位、部位、针头的粗细、血液流出的速度等等。
二、标本处理
(一)抗凝剂
需用血浆或全血作为测定物的标本,应预先加入合适的抗凝剂,常用的抗凝剂有草酸盐、枸橼酸盐、EDTA、肝素等。选择使用合适的抗凝剂十分重要,应特别注意:①含有K+、Na+的抗凝剂不能用于测定K+、Na+的标本;②EDTA、氟化物、草酸盐等不能用于测定Ca2+标本,因为Ca2+可与它们形成不溶性物质;③草酸盐、氟化物不能用于测定酶和用酶法测定的标本,因为它们有激活或抑制某些酶活性的作用,如草酸盐可抑制淀粉酶、酸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的活性,氟化物则有激活尿素酶、淀粉酶的作用。
(二)溶血
在标本采集和处理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造成溶血,溶血的标本可给测定带来很大影响。标本溶血后,细胞内含量高的物质进入血清,可造成结果升高,细胞内含量低的物质进入血清,则可使血清稀释,使测定结果降低。同时溶血还可干扰测定中的反应过程及比色,血红蛋白在
431nm和555nm处有光吸收,所以如果在测定中选用此两波长,则可导致明显的假性增高。
(三) 存放
标本采集后,应进行及时处理并在合适的环境中存放,一般血液标本均应首先分离血清或血浆。有报道说,在未分离的血液中,Glu浓度会以每小时7%的速度下降,K+、CL+浓度会随放置时间的延长而增高。分离的血清或血浆一般应置于0~4℃的环境中,但对于多种用于酶活性测定的标本来说应注意到它们特殊的存放条件,如淀粉酶在25℃情况下可稳定一周,而CK在室温中4小时则活性即可出现明显下降;冰冻可是一些酶变性,LDH3、4、5在4℃环境中保存容易失活,而在室温条件下反而能稳定2~3天。所以一般情况下,各项测定均应及时进行,标本不宜存放时间过长。
四、结果分析
整个质量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发出结果,这一过程包括结果正确及时的传送和对实验结果作出正确的临床解释。其中,虽然误送及遗失结果报告的情况也有发生,但随着计算机使用的日趋普及,这一问题将会随之得到较好的解决,因此关键问题是如何对检验结果作出客观而正确的临床解释。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习惯于根据“正常值”或“正常范围”,把结果分成“正常”和“异常”两类,然后简单的作出患病或不患病的结论。而实际上,所谓的正常值或正常范围,只是对一群所谓的健康人进行的测定,然后对这些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以后所得到的一个数值区间,若以X-±2S作为正常范围的话,那么这一区间仅包含了这一群健康人中的95.5%的值,另有4.5%的健康人的值并不在这正常 范围之内,但是他们也是属于健康人。另外,这一群人是否真正健康,也并无可靠的依据。
以上介绍的也不是十全十美,总之,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期盼着在病人标本检测中能够克服影响因素的存在,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