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激素的概念
激素(hormone) 是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信息分子,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对特定的靶器官、靶细胞产生特定的生物学效应。
二、激素的分类
根据化学本质,可将激素分为以下四类:
1.氨基酸衍生物。甲状腺激素、肾上腺髓质激素、松果体激素等。
2.肽及蛋白质。下丘脑激素、垂体激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心肌激素、胃肠道激素、某些胎盘激素等。
3.类固醇。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等。
4.脂肪酸衍生物。前列腺素等。
三、 激素的作用机制
激素可以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是因为靶细胞含有能与医学招聘激素特异结合的受体(receptor)。受体可将激素作用的信号转化成为启动细胞内一系列化学反应的信号,最终表现出激素的生物学效应。激素与受体的结合特点为高度特异性和高度亲和性。根据受体在细胞的定位不同,可将激素的作用机制分为两种:
1.通过细胞膜受体起作用肽和蛋白类、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
2.通过细胞内受体起作用主要为类固醇类激素、甲状腺激素等。
四、激素分泌的调节
体内大多数激素的分泌,在一定水平上保持相对稳定,称为基础分泌。基础分泌水平的过高或过低,都会使一些基本生理功能发生紊乱而导致疾病。体内激素的合成分泌是直接或间接接受神经系统支配的,这种复杂精细的机制以反馈式调节为主要调节方式,即下丘脑- 垂体- 内分泌腺/内分泌细胞-激素调节系统,该系统任一环节异常,均可导致体内激素水平紊乱, 产生相应的内分泌疾病。
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细胞) 调节轴示意图
五、激素测定方法的选择和评价
(一) 常用检测方法
内分泌疾病的临床生化诊断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类:
1.激素调节的生理、生化过程的检测如甲状腺功能紊乱时检测基础代谢率,甲状旁腺功能紊乱时测定血钙等。
2.直接检测体液中激素的浓度,或代谢产物浓度常用的实验方法有生物化学方法(如高效液相色镨H PLC ) 及免疫学方法(如放射免疫分析RIA 、酶联免疫分析ELISA等)。
3.动态功能试验对调节系统的某一环节施用刺激性或抑制性药物,分别测定用药前后相应靶激素水平的动态变化,对确定导致内分泌紊乱的病变部位(环节)很有价值。
(二) 影响因素
1.生物节律性变化
某些激素的分泌具有明显的节律性,如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等都有分泌的节律性,生育年龄妇女的垂体促性腺激素和卵巢分泌的甾体类激素有月经周期的变化,这一点在收集标本时间和结果判断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年龄影响
不同年龄的人群其激素分泌水平不同。如甲状腺激素、垂体激素、甾体激素等,这对于青春期、老年期和绝经期的妇女尤其重要,会直接影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3.药物影响
一些药物对激素分泌有明显影响,如口服避孕药对甾体激素的影响,抗精神、神经病药物可导致催乳素分泌改变等。
4.妊娠影响
妊娠期胎盘是一个巨大的内分泌器官,孕妇体内的内分泌环境有很大变化,妊娠期各种内分泌激素的正常范围和临界值也与非妊娠妇女不同。
(三) 评价结果的基本原则
1.方法学评价
目前激素的检测标准化还存在问题, 不同的实验系统所测定的结果可能有很大差异。因此,选择适当的实验系统至关重要。一旦选定,不要轻易改变。在选定实验系统后,应建立该系统测定的正常范围和临界范围。由于各实验系统所用标准品的不同,应注意使用的计量单位,这在一些蛋白类激素尤为重要。另外,有些激素结果受采血体位的影响,如肾素和血管紧张素,在立位与卧位有很大差别。应用免疫学方法进行检测, 其结果代表被测物质的免疫学活性,而不是生物学活性。多数情况下,这二者是平行的,但在一些生理或病理情况下,二者并不一致,如绝经期妇女的垂体促性腺激素检测结果就有类似情况。
2.临床应用评价
任何一项实验的检验指标都有一定的假性结果,即其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都不可能为
100%。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应遵循下列原则:
(1) 充分了解各项指标的意义及其局限性,并根据不同的对象和要求正确选择检测项目。
(2) 连续动态观察比一次测定结果的可靠性要高很多。
(3) 多项指标的联合检查比单项检查可获得较高的阳性率, 但所选指标应该不相关。随着检出率的增加,假阳性率也随之增加,因此,应慎重选择检测指标的配伍。
(4) 实验室内部应有严格的质量控制,以保证实验结果的正确。同时,应根据本实验系统及面对的人群,建立本实验室的参考范围和临界范围。
(5) 必须结合实验室检测的结果和临床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只根据一项实验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的做法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