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全在线
搜索更多精品课程:
热 门:外科内科学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皮肤性病学骨科学全科医学医学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急诊医学传染病学医学影像药 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毒理学生物技术制药生药学中药学药用植物学方剂学卫生毒理学检 验:理化检验 临床检验基础护 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 社区护理五官护理护理学内科护理护理管理学中 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针灸学刺法灸法学口 腔: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正畸口腔修复口腔组织病理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医学生物学分析化学医用化学其 它:人体解剖学卫生统计学人体寄生虫学仪器分析健康评估流行病学临床麻醉学社会心理学康复医学法医学核医学危重病学中国医史学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生理学 > 南华大学 > 正文:生理学实验指导:第十六章
    

生理学实验指导-第三篇:第十六章

生理学实验指导第三篇:第十六章:第十二章 机能实验学实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第一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程序实验设计是整个机能实验学研究的中心环节。只有通过周密地科学设计,才能达到预期的实验研究目的。学生可以通过自行设计实验了解机能实验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掌握实验设计的方法,使自己具有一定的实验研究能力。实验设计的基本程序包括立题、设计、预备和正式试验、实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总结和完成论文。立题是实验设计中非常关键的一步,需要注意

第十二章 机能实验学实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

第一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程序

实验设计是整个机能实验学研究的中心环节。只有通过周密地科学设计,才能达到预期的实验研究目的。学生可以通过自行设计实验了解机能实验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掌握实验设计的方法,使自己具有一定的实验研究能力。

实验设计的基本程序包括立题、设计、预备和正式试验、实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总结和完成论文。立题是实验设计中非常关键的一步,需要注意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和实用性。科学性指选题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先进性指选题对已知的规律有所发现和创新;可行性指立题时考虑已具备的主、客观条件;实用性指立题有明确的目的和意义。立题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它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及实验资料,了解本课题近年来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找出要探索的课题关键所在,提出新的构思或假说,从而确定研究的课题。

当然,一个科学的完美的实验设计不是简单的资料堆积的过程,它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

第二节 实验设计的三项基本原则

一、对照原则

有比较才有鉴别,对照是比较的基础,要确定处理因www.lindalemus.com/hushi/素与实验效应之间的关系,没有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对照不能说明任何问题。例如,某治疗流感的药物经一组病人应用后,分别在1—2周内痊愈。而我们知道,流感患者本身可以自愈,那么到底是药物治愈好疾病或缩短了病程,还是由于机体本身自愈了。由于没有对照,不能得到结论。换句话说,如果给这个药物下结论有治疗流感的疗效,是值得怀疑的。

对照的形式有多种,可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加以选择。机能学实验研究常用的有以下几

种:

1.阴性对照包括①空白对照: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处理因素。如观察维生素C食管癌

的预防作用,一组动物给维生素C,对照组动物不给维生素C,处理因素完全空白。⑧假处理对照(也称实验对照):即除不用被研究的药物外,对照组的动物要经受与给药组同样的处理,如麻醉、手术、注射不含药的溶媒等。这种对照的可比性好,较常用。②安慰剂对照:对照组采用一种无药理作用的假药,它在药物剂型或处置上不能为受试者识别,称安慰剂。使用安慰剂有助于避免对照组病人产生与实验组病人不同的心理作用,但在使用时一定要慎重,作好保密工作,适用于小规模的实验研究。

2.阳性对照包括①标准对照:用现有标准方法或常规方法作对照,以便评价药物的作

用强度。这种对照在临床试验中用得较多。因为很多情况下不给病人任何治疗是不符合医德

的。②弱阳性对照:即以药效较弱的老药作对照,如新药优于老药,并有显著意义,则可以肯定新药的价值。

3.双对照医生和病人均不了解观察药物的分组,只有研究设计者知道用药组和对照

组(常是安慰剂)的划分。

4.历史对照以过去的研究结果作对照。

5.自身对照即在同一个体身上观察给药前后交叉比较,这样可以减小个体差异的影

响。但本法不适用于不能在同一个体身上多次进行实验观察的情况。

6.相互对照几种处理(或水平)互为对照。例如三种方案治疗贫血,三个方案可以互为

对照,以比较疗效的好坏。

二、重复原则

重复原则是指各处理及对照组的观察例数(或实验次数)要有一定数量。如果例数太少,有可能把个别情况认为普遍情况,把偶然性或巧合的现象当作必然的规律性现象,以致实验结果错误地推广到群体,得出错误的结论。一般来讲,实验的重复数愈多,重现率愈高,实验的可信度愈好。重现率可用统计学中规定的概率来表示:P<0.05,说明重现率>95%,不出现的概率小于5%。也即得出错误结论的可能性小于5%。同理,若P<0.01,即得出错误结论的可能性小于1%。例数多或实验次数多故然可以提高重现性,但又会增加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浪费,还可能造成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的困难。为此,应该在保证实验结果具有一定可靠性的条件下,确定最少的样本例数,以节省人力和经费。样本例数的计算如下:

1.一般情况下选取的重复例数在动物实验时,小动物(鼠、)每组10—40例,中等动

物(、豚鼠)每组8—30例,大动物(犬、)每组5—20例。对计量资料要比计数资料少用动物例数。

2.根据以往资料估价实验例数由于研究资料类型不同,研究的方法和要求不同,对实

验例数(样本大小)的估计方法也不同,形式上有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比较;两样本均数比

较;多个样本均数比较;两样本率比较;配对分类资料;多个样本率比较等等。详细请参阅有关生物统计学资料。限于篇幅,仅介绍两例常用的资料类型。

(1)计数资料的实验:如已知A药有效率是Pl,B药有效率是P2,欲以80%把握度取得

P<0.05水平的每组例数可用下式计算:

例如,A药平喘率为90%,B药平喘率约为60%,则Pl=0.9,P2=0.6,:于是

n(80,0.05)=3.92×[1-(0.9+0.6-1)2]/(0.9-0.6)2 =32.76≈33

即每组33例,共60例可以有80%把握度取得P<0.05水平的结果。

(2)计量资料的实验:两组均数对比时,可根据已知的两均数差(D)和标准差(S),用下式

估算出80%把握度可得P<0.05水平的每组例数:

n(80,0.05)=15.6×(S/D)2十1.6

例如,已知某高血压动物,血压的均数及标准差为23.94± 4.39kPa,现试用新降压药,以血压降低3.99kPa为价值,应取的重复例数为:

n(80,0.05)=15.6×〔4.39/3.99〕2十1.6=20.5≈21

每组21例,共42例,即可获得有80%把握度,P<0.05水平的结果。

三、随机原则

在实验研究中,不仅要求有对照,还要求各组间除了处理因素外,其它产生混杂效应的非处理因素尽可能保持一致,即均衡性要好。贯彻随机化原则是提高组间均衡性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资料统计分析时,进行统计推断的一个前提。

随机就是使每个实验对象都有相同的机会,按随机原则分组或接受处理,以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消除混杂因素引起的误差。

(1)完全随机(单纯随机):先将动物全部编号,按统汁学专著所附的随机数字表,任取一段数字,依次排配各个动物的编号,然后按排配随机数字的奇偶(分2组时)或除以组数后的余数(分2组以上时)作为归入的组次。最后随机调整,使各组的动物达到均等。

(2)均衡随机(分层随机):对重要因素进行均衡,使各组基本一致;对次要因素则按随机处理。例如对小鼠的体重及性别进行均衡,先雌雄分层,而雌雄再按体重分层,得到“雌重、雌轻、雄重、雄轻”四个层,每层小鼠按随机分到各观察组,此时各组中的雌雄、轻重基本一致,而其它因素则得到随机处理。

第三节 实验设计的三大要素

一、明确和突出实验目的

进行实验设计,首先要明确实验的目的性,即要解决什么中心问题,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如要研究一个药物是否具有降压作用,可以通过观察两组动物一组给药、一组不给药后血压的变化情况来表现药物的作用,或者通过动物给药前、后血压的变化情况来说明药物的作用。这里突出的问题是否药物可以产生降压作用。是通过丙组或自身比较来实现这一目的的。

二、确定实验方法和观察指标

实验方法和观察指标要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条件而定。例如,观察一个药物是否具有镇痛作用,观察方法很多,有电刺激法,有化学刺激法,有热刺激法,有机械刺激法等,各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无论何种方法,都有一定的观察指标。指标是实验因素变化的标志,因此指标的变化是否明确,就与实验方法有密切的关系。

设计一些好的观察指标是体现实验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的重要环节。观察指标是反映实际 对象在经过处理前后发生生理或病理变化的标志。它包括.计数指标(定性指标)和计量指标(定量指标),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等。指标的选定须符合以下原则:

1.客观性 最好选用各种仪器检测的客观指标,如体温、心电图、血气分析、瘤重、体重、血红蛋白含量、溃疡面积的大小、平滑肌收缩的长度等。由仪器报告定量的数据,不受主观因素影响。而主观指标(如肝、脾触诊、愉快、头昏、疼痛、麻木等)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造成较大误差。

2.特异性 指标能特异地反映观察现象的本质,不会与其他现象相混淆。如高血压中的

血压(尤其是舒张压)可作为高血压病的特异指标;血气分析中的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可

作为呼吸衰竭的特异指标。

3.重现性 在相同条件下指标所测的结果可以重现。重现性高的指标一般意味着偏性

小,误差小,能较真实地反映情况。为提高重现性,需注意仪器的稳定性,减少操作的误差,控制动物的机能状态和实验环境。在注意到上述条件的情况下,重现性仍然很小,说明这个指标不稳定,不宜采用。

4.灵敏性 指标反映处理因素带来的变化的灵敏程度,最好选用灵敏性高的指标。它是

由实验方法和仪器的灵敏度共同决定的。如果灵敏性差,对已经发生的变化不能检测出,或往往得到假阴性结果,这种指标应该放弃。

三、针对要求选取实验样本

机能学实验对象包括人和动物。为了避免实验给人带来损害或痛苦,除了一些简单的观

察,如血压、脉搏、呼吸、尿量的实验可以在人体进行以外,主要的实验对象应该是动物(包括常动物、麻醉动物及病理模型,既有整体动物,也有离体器官、组织和细胞等),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对实验的成功有重要的意义,选择的条件如下:

1.要选择接近于人类而又经济的动物 灵长类动物最接近人,但价格昂贵,有时实验需用大动物完成,可选用犬、羊、猴。一般常选择的实验动物为家兔、大鼠、小鼠,他们比较接近于人类而价格又比较便宜。

2.动物年龄、体重、性别最好一致 一般选择发育成熟的年幼动物,对性别要求不高的动物可雌雄混用,单分组时应雌雄搭配。与性别有关的实验,只能用某种性别的动物。

3.根据实验目的、方法和指标而定 如小白鼠是实验室常用动物,因其便于大量繁殖,适用于需要较多动物的实验,如药物初筛,半数致死量(1。Ds。)测定。由于其繁殖能力强、妊娠短,也常用于避孕药的筛选;镇痛药试验在热板法中只能选用雌性小臼鼠;脉鼠对组胺敏感、常用于平喘药、抗组胺药及过敏性试验;家兔体温恒定,适于解热药、热原试验;猫主要用于神经节瞬膜、血压及呕吐等实验。总之,应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选择动物,尽量使样本更具有代表性,更能说明问题,同时兼顾人力、物力、时间、经济等方面的因素。

 

 

 

 

 

 

第十六五章

医学科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一节 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

与其它学科—样,医学科学研究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实验因素、实验对象和实验效应,。通常将这三个组成部分称为科学研究的三大要素。正确选择这三大要素是科研设计成功的关键。

 

一、实验因素

实验因素也称处理因素,一般是指为解决某种医学问题而选择的特定因素,用该因素施加于实验对象,观察其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以判断工作设想的真伪。

选择什么作为实验因素,取决于实验目的。实验因素是整个研究工作的主体,必须非常明确,否则将影响整个研究工作。通常简单的实验中只选定一个实验因素,解决一个问题。对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其他非实验因素的作用要在实验设计中加以排除。

实验因素确定之后,要选择正确的实验因素的水平,即选定实验因素的刺激强度(或量)。实验因素水平的选择,取决于实验的目的和性质。同一个实验因素对于生理学实验、病理学实验、药理学实验或毒理学实验,其刺激强度(量)的选择可有很大悬殊。因此正确选定实验因素的水平十分重要。

依照研究因素与水平的数目,可以设计四个不同类型的实验,即单因素单水平、单因素多水平、多因素单水平和多因素多水平的实验。

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可比性,实验因素施加的途径要合理化,施加的方法要标准化,施加的时间要固定化。

二、实验对象

受试对象的确定取决于试验目的。基础医学研究的实验对象绝大多数是动物。可以动物整体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体内实验;也可采用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或分子作为实验对象,将相应样本取出,进行体外实验。整体试验较好地反映体内的实际情况,实验结果对临床医学参考意义较大。然而体内影响因素十分复杂,为了深入探讨作用机制,往往需要配合适当的体外实验。

在基础医学研究中,所选实验对象首先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对实验因素敏感;二是反应比较稳定。其次,实验对象必须具有可行性,不仅易于取样,而且安全性好。

对实验对象的影响因素必须进行控制。不同性别与年龄的激素、代谢与器官功能均有一定差异,这些因素对实验因素的反应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和年龄要均衡。此外,室温、光线、饲料等因素均需注意。

 

三、实验效应

实验因素作用于实验对象所引起的实验效应或反应需要通过具体实验指标加以观察、测量和记录,因此效应指标的正确选定是非常重要的。选用的观测指标必须与所研究的题目具有本质的联系,且能确切反映实验因素的效应。所选指标是否符合关联性要求,这往往反映科研工作者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水平。由于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研究人员应当及时了解最新信息,使自己的研究工作应用的指标更好地反映实验效应的本质。

实验效应指标可分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这是由指标数据来源决定的。指标数据是由观察者或受试对象根据主观感受程度判定的,称为主观指标;指标数据由仪表指示的,叫做客观指标。主观指标易受心理状态与暗示程度的影响,并且感觉器官的感受往往由于背景条件与对比诱导可发生较大的差异,因此在科研中应尽量少用。但是,目前生物科学技术还不够发达,有些反应尚无适当的客观指标,有些客观指标灵敏度远不如主观感受,因此有些实验中还可选用。

实验效应观测指标要有一定的的灵敏度。灵敏度通常是由该指标所能正确反映的最小数量级或水平来确定。作为研究指标,要求其灵敏度能正确反映实验因素对实验对象所引起的反应,并不是灵敏度越高越好。

实验效应指标还应当有一定的特异性和精确性。所谓精确性有着指标的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双重含义。准确度是测定值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也就是说,准确度是测定正确性的量度。

对于不同的实验和不同的指标,准确度和精密度要求是不同的。

第二节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对照原则

对照(control)是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中的首要原则。对照原则是指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实验结论的正确性,在实验设计中要设立合适的对照组,除了实验因素外,其它一切条件尽量与实验组相同,以排除非实验因素的影响。

根据不同的实验和要求,通常采用以下对照方法。

 

(一)1.空白对照与实验对照 

 

空白对照(blankcontrol)是指不给任何处理的对照。;而实验对照(experimentalcontrol) 是指除了空白对照不能包含影响实验结果的全部因素,采用与实验组操作条件一样的干预措施,进行对照。如假手术对照、 动物实验如果进行外科手术,对照组不应该用不作手术的空白对照,而应该进行与实验组相似的假手术,以排除手术创伤和感染造成的影响。例如,如果研究切除甲状腺对白细胞生成的影响,对照组也必须进行麻醉、切开、暴露甲状腺、缝合等手术操作,只是不切除甲状腺。

 

3.药物溶媒对照、 药物的溶媒有些是有药理作用的,如静脉注射吐温能降压、溶血、升高血胆固醇;二甲亚矾有止痛、抗炎、退热、扩血管、抗菌等作用。中草药难溶成分常用吐温或二甲亚矾助溶或溶解,应该用同等量/浓度的溶媒作对照。以防误将溶媒的作用当作药物的作用,得出假阳性结果。

 

4.pH对照等等。 植物药粗提出物常呈酸性反应,作离体哺乳动物心脏成血管灌流时可扩血管而增加冠脉流量。应该用同一pH值的灌流液作对照,否则也可能得到非特异性的假阳性结果。

 

5.误用对照举例 实验研究中常易用空白对照代替实验对照而作出科学性不强或错误的结论。例如有文章报道针刺狗的“人中沟”穴位对失血性休克的血压与心脏血流动力学有改善作用,采用的是空白对照法(对照组只失血造成休克,而不进行针刺)。这种空白对照法只能说明针刺对失血性休克有作用,而难以说明针刺“人中沟”这一特殊穴位的作用。作者假设狗与人在相同的部位有同样的“人中沟”,这是未经证实的假设。因为针刺任何部位或穴位造成的刺激都可能对改善失血性休克有作用。如果说明“人中沟”的特殊作用必须用实验对照,即针刺其他一定部位或穴位作为实验对照,与针刺人中沟的实验组比较。又如,有报告“膈俞”穴位注射复方当归液可提高横膈的呼吸功能,但未与其他穴位或普通肌肉注射比较,就很难肯定是“膈俞”这个持殊穴位的作用,是肌肉注射复方当归液的药理作用。

 

(二)二、2.安慰剂对照

 

 

(一)安慰剂(placebo)与安慰剂效应(placeboeffect)

 

安慰剂是用无药理活性的物质代替药物的用于临床的一种实验对照,,多用于临床实验。。安慰剂可以产生与药物相似的药理作用(镇静、镇痛、止咳等)与不良反应(头昏、乏力、嗜睡头痛、视力模糊、口干、恶心、腹痛腹泻等),称为安慰剂效应。安慰剂不仅能产生主观感觉,而且能产生客观指标的变化,例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皮疹、胃酸降低、白细胞升高等。安慰剂的镇痛作用最明显,不仅有时效曲线的药效学表现,也有高峰和积累作用等与有效药物相似的药动学表现。安慰剂对慢性头痛\JL、绞痛的有效率可高达60%一70%。它对轻度与中度的疼痛作用较强,对重度疼痛效果较差,对手术后伤口的急性剧痛也可有30%左有的有效率,对头皮鳞屑的有效率达44%,对精神因素引起的歇斯底里可有80%或更高的疗效。但安慰剂作用差异较大,有些不仅没有与药物相似的起效时间、作用高峰时间、作用消失时间和量效关系,而且可以出现不良反应,称为“负安慰效应”(noceboeffect)。

 

(二)安慰作用

 

不。不仅安慰剂可以产生安慰剂效应,语言、文字、诊断治疗的环境与操作也可产生类似安慰剂的效应,称为安慰作用。病人信赖的医生讲几句鼓励的话,可以缓解病人的焦虑与痛苦,医院内宁静的环境,态度和蔼的医生检查,X线照射、护士测体温等诊断治疗步骤,都可以产生非特异性的安慰作用。功能性疾病或受精神因素影响较大的疾病住院的疗效部分与此安慰作用有关。50年代在美国曾流传过深度X线照射脑垂体可以治疗高血压的方法。有人为了考核此疗法的可靠性,把高血压病人分成两组,一组25人真照X线;另组18人假照X线,即把病人推入照X线装置中作照射的操作。结果真照者17人(68%)症状改善,假照者14人(78%)症状改善。结果证明照深度X线对高血压的症状疗效是安慰作用的表现。

 

(三)安慰作用与安慰剂作用的原理与影响因素

 

人有强的精神或心理作用,病人的精神心理因素对机体与疾病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暗示或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可影响病人的感觉和功能。有人在医学生中进行过如下的试验:服药前先告诉受试者红色药物有兴奋作用,蓝色药物有镇静作用。结果服红色药物大多出现心率加快、情绪高涨;而服蓝色药物者大多出现心率减慢、情绪低落、疲倦等症状,而且反应随用量加大而加重。事实上两种都是安慰剂,这充分说明药物的作用受暗示的精神因素影响,造成安慰剂作用。也说明药物或其他治疗措施的疗效不仅来自药物或治疗措施,还来自病人精神或心理作用,外源性的影响因素,通过内在的精神因素影响治疗效果。影响安慰剂与安慰作用强度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病人的精神状态与神经类型,表现为病人对安慰剂的反应与安慰作用的强度有个体差异,对精神因素敏感的人安慰剂作用强;二是病情因素,安慰剂对受精神因素影响大的慢性疾病作用较强,对受精神因素影响较小的严重器质性疾病作用较弱,例如休克1JL、肝肾功能衰竭、癌症晚期等。

 

(四)安慰剂对照

新药或者药新用途的临床试验,其目的是评价药物本身的疗效和安全性,必须排除药物以外因素所引起的作用与不良反应。为此,在不损害病人健康的条件下,对受精神因素影响较大的慢性疾病,应尽量采用安慰剂作对照。在所试验的药物疗效弱时,安慰剂对照尤为必要。因为药物本身的疗效必须超过安慰剂作用才有价值,否则该药不过是安慰剂。安慰剂应该在外观、气味上完全与真药一样,使病人不能分辨,否则’—旦当病人从药物的性状或从医护人员的谈话和暗示中觉察自己服用的是安慰剂,必然导致安慰剂的失效和实验的失败。常用的口服西药的安慰剂是乳糖,注射剂常用生理盐水。中药与中成药的安慰剂则较复杂,原则上也应该与试验药的气味与外观一样。

安慰剂的适应证如下:①新药或者药新用途治疗慢性病临床试验的阴性对照;②轻度精神忧郁的治疗,作为心理治疗的一部分;②慢性疼痛病人对安慰剂有效者,可间断用安慰剂,减少镇痛药的不良反应;④诊断已确定不需要药物治疗的疾病,病人要求药物治疗时。

应当强调指出:随着医学进步,安慰剂的治疗应用应当逐步减少,只有在尚无肯定有效药物情况下,方可使用安慰剂作治疗用。

 

(三)3.三、有效阳性对照

 

阳性对照也称有效对照或标准治疗对照,

 

在观察评价某种药物或疗法(包括理疗、外科手术等)对较重疾病的的疗效时,为不延误病人的治疗,不能用安慰剂对照,但可用已知的有效药物、有效的疗法或公认的标准疗法作对照。例如试验人参皂甙的抗心肌缺血作用,可用已知的有效药物普萘洛尔(心得安)或长效硝酸酯类作对照。观察药物或某疗法对危重疾病情况例如休克的疗效,可将待试验的药物或疗法加上常规疗法作为试验组与单用常规方法组作比较,如果合用疗效优于单用常规方法,可认为有效。例如试验人参皂贰对病人心脏手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将人参皂甙加入心脏停搏液中作为试验组,与单用停博液的对照组比较。结果试验组的心肌功能、形态及生化指标均比停搏液对照组的损伤为轻,故认为人参皂甙对病人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在应用有效对照或标准治疗对照时,要注意选择疗效被公认或肯定的药物或疗法,而且与所试验的药物或疗法是属于同——类型的。例如试验新的羟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类降胆固醇药物,应选用普伐他汀(Provastatin)或洛伐他汀(lovastatin)同类药作对照,而不应选用谷固醇或其他降胆固醇药作对照,更不可为抬高所试药物的疗效而选用疗效差的药物或减少剂量缩短疗程作为对照疗法。

第三节 二、随机化原则

 

一、随机化(randomization)的意义是指从实验对象的

科研的任务是从“总体”中抽取出一定数量的对象为“样本”进行研究的过程要,得出规律,推及总体。为使样本能代表总体,必须缩小抽样误差。随机化,抽样的目的是避免研究者人的主观性,让机遇起作用,以反映“总体”总体的客观情况,这是科研设计的原则之一。

 

随机不是随便或随意,。在医学科研中,常见的不随机的事例如下:①动物分组:先抓到的小鼠放在一笼,后抓到的一起放另一笼。看来未进行挑选,但实际上客观效果有挑选。因为先抓到的多为不活泼的或雌性的,而最后抓到的多为活泼的或雄性的。②病人分组:外科急腹症轻症的用中西结合治疗,重症的用手术治疗,结果前者死亡率低,住院时间短;后者死亡率高,住院久,这样误认为手术效果低于药物,实则适应证中已有选择。在内科把一般西医常规治疗无效的难治病例转给中医用中药治疗,结果会得出西医治疗疗效高,中医治疗效果差的错误结论。以上错误在于未先按病情分层(详见后),然后随机分组的方法分配病人,造成抽象误差。②病例构成变化:有些长期门诊观察的病例,治疗无效和死亡者不来继续治疗,剩下的多为有效者,结果随着治疗观察时间延长,疗效“越来越好”,实为病例构成变化的结果,即非随机化的结果,并不反映真实疗效提问。

二、随机抽样的方法

 

随机抽样要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随机抽样的有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与分层抽样。基本方法有抽签、随机数目表、计算器随机数目法等。简单介绍如下。

 

1.1.抽签法简便易行。:将实验对象逐个编制例如要抽查了解某学校学生的视力情况,拟从2000学生中抽200人检查。可把2000人的名册作成签,充分混合后,从中抽200个即可。如果要把病人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可作成四个签,研究者代病人依次抽签分组即可。

2.随机数目表法:随机数目表(本书附表1)是根据随机抽样的原理编制而成,可查阅有的关统计学书籍。常用于抽样研究和对患者、标本、实用动物等分组随机化,以及对处理因素随机排列等。表中各个数字都是彼此独立的,无论按上下、左右或斜向的顺序都是随机出现,因此可以从任意一处按任意方向的顺序进行使用,下面举几个实例予以说明完全随机分配。

(1)两组样本分配:例如预定观察20例(编号l一20)胃溃疡患者,一组以雷尼替丁作有效药对照,试验组给予百合汤。若从第11行第1个数(57)开始,自左向右查找,凡遇小于等于20的数记下,直至找出10个这样的数。将与这10个数相同编号的患者分在一组,余下的患者则为另一组。在查表中凡重复数则舍去,则第9,10,4,6,15,20,11,12,3,7号患者分在一组;而剩下的第l,2,5,8,13,14,16,17,18,19号患者分在另一组。

(2)三组以上的样本分配:当每组样本数较小时,可按下列步骤进行。①确定分组范围:将预定观察总样本数编号(1-N),以组数(k)去除N,求出每组样本数n=N/k;再以n划分组别,即(1-n)为第一组,(n十1)-(2n)为第二组,(2n十1)-(3n)为第三组,余此类推。②依余数分组:以N去除随机数字,视其余数决定初步分组,若可整除,则以除数为余数;若随机数小于N,则将该随机数视为余数。如将15名血栓性疾病患者分为三组,则n=15/3=5,若从随机数字表第16行第6个数(33)开始,自左向有以15除之,凡余数1—5者分在甲组,余数6—10者分在乙组,余数11—15者分在丙组。若初步分组各组n不等,则以多的一组样本数去除下——随机数,再依余数决定调整哪个编号给少的组。

初步结果:甲组:1,2,5,6,7,12号病人(6个)

乙组:4,8,10,11,14号病人(5个)

丙组:3,9,13,15号病人(4个)

初分结果是甲组多1个(6个),丙组少1个(4个),故需从甲组调整1个至丙组。于是以6除以随机数16,余4,则应将第4个调至丙组(即第6号病人),至三组人数相等,故最后分组如下:

甲组:1,2,5,7,12号病人

乙组:4,8,10,11,14号病人

丙组:3,6,9,13,15号病人

 

3.计算器随机数法:比较高级的科学型计算器,诸如CASIOfx—180P与fx—3600等,均有随机数发生键(按INVRAN),具体操作。

(1)两组样本分配:凡按INVRAN显示随机数>0.500者分在甲组,<0.500者分在乙组。若其中一组已达N/2,则停按,余下样本分在另一组。

 

(2)多组(三组以上)样本分配:参见程序型计算器使用有关书籍。

三、随机性检查

使用简单随机方法易受阄形、签形与硬币的对称性等因素的影响。在临床上有些医师以入院号码的单或双决定分组,实际上,这只是半随机,对于简单随机与半随机得来的样本分组排列,应当进行随机性检查。样本分配随机性采用游程检验,当τ值(或/μ值)<1.96,即P>0.05时,表示这种样本分配是随机的;当τ值≥1.96,即P≤O.05时,则样本分配不是随机的。只有游程检验证明是随机的,由此得来的资料才能进行统计处理。至于有人认为依住院先后逐个交替分配到实验组与对照组也是随机的,实质上这是一种误解。按照固定交替顺序分配样本,固定顺序本身不合随机原则,游程检验结果表明这种按固定顺序交替分配样本的办法完全是非随机的。

第四节 三、重 复原则

 

一、重复(replication)原则的意义

 

要使样本代表总体,除用随机抽样方法缩小抽样误差外,重复实验是保证结果可靠的另一基本方法,是实验设计的另一基本原则。重复有两个含义有二:一是实验样本数必须够大,在一次试实验中有充分的重复;二是如果一批实验结果可靠,应经得起重复实验的考验。重复实验是检查科研结果可靠性的唯一方法,科学真理必须有重现性。。

二、决定重复数(样本数)的因素很多,

1.处理的效果处理的效果越明显,得到组间的均值差别越大,所需要的重复数越小;反之,效果不明显。组间的均值差小,则需较大样本才能达到统计学有显著性。

2.实验误差实验方法越准确,误差越小,越易达到统计学的显著性,所需样本越小;否则,样本要大。

3.抽样误差样本的个体差异越小,反应越一致,所得结果的标准差越小,代表抽样误差的标准误越小,统计学越易有显著性,所需样本越小。反之所需样本较大。

4.资料性质在一般情况下,计数资料样本要大才能达到统计学的显著性,测量资料则相对需较少样本即可达到统计学的显著性。但如果计数资料结果相差悬殊,对照组全为阴性,实验组全为阳性,则少数样本也可达到统计学的显著性。

5.显著性检验要求的水平实验所需样本数与实验设计规定的显著性检验水平成反比,P<0.01所需样本数大于P<0.05所需样本数。

6.实验结果的可能性双向结果(存在A≥B和A≤B两种可能性)所需样本数多,单向结果(只存在A≥B或A≤B一种可能性)所需样本数少。

7.实验设计的类型从常用实验设计来看,完全随机实验设计所需样本多,配对设计与随机区组实验设计所需样本较少,拉丁方实验设计所需样本更少。与常用实验设计相比,序贯实验设计所需样本数又可少30%一50%。

 

由这些影响因素可见:如果处理效果差异程度显著、,抽样误差和实验误差的大小等,则小样本即可达到统计学的显著性。反之,如果需要很大样本才有显著性,说明处理效果不佳或误差较大。故不是样本越大越好越可靠,与其用工作粗糙的大样本,不如用周密设计方法严密的小样本。但样本又必须够大才有代表性,可用有关统计学方法估计。可能条件下,应尽量使各组样本数相等或接近。

三、样本大小的估计

(一)一般情况下可预定如下:

1.动物实验大动物(犬、猫): 5一15只

中等动物(兔、脉鼠):10—20只

小动物(大鼠、小鼠):15—30只

2.临床难治愈的疾病,疗效显著时如癌症5—10例即可;急重病死亡率高的如休克、心衰、肾衰、呼吸衰竭需30—50例;一般病和慢性病100—300—500例;按WHO规定,血清流行病学调查需300—600例,一般流行病学调查和正常值调查则常需干例以上。

(二)用计算法估计一般例数

1.了解基本数据如需较准确估计样本例数,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安排研究计划,可以从文献了解一些基本数据或进行一段预备实验后用计算法或查表法推测适当的样本数。需了解的基本数据如下:

(1)两种率的比较:两种率尸l与P2,及用δ=Pl—P2作为总体率的估计值。

(2)计量资料配对比较:各对差数的均数X和标准差S,并用X/5作为总体均数与总体标准差之比的估计值。

(3)两组均数比较:X1与X2,及两组合并标准差S。

(注:通常不知道总体的参数,而用样本统计数作为估计值,故计算或查表所得例数结果带有误差)

2.确定条件应根据实验要求或实验条件确定以下条件:

(1)“即假阳性的机率,也即显著性尸值。尸值越小,所需样本例数越多。通常以P<0.05为显著,P<0.01为非常显著。

(2)“把握度”用l—β表示,为假阴性机率。除去假阴性的把握度意味着有多大把握得出差别有显著意义的结论。例如β=0.5时,把握度为50%,即两次实验有1次机会发现差别显著;β=0.1时,把握度为90%,即10次实验有9次机会发现差别显著。把握度要求越高,所需例数越多,从不同书的表格中查得的例数和计算有时结果不同,常因把握度不同所致。

(3)单侧与双侧测验:单侧指实验结果向一个方向变化的。如高血压病人血压总是高于正常人,降压药使之降低,不升高者为单侧,如果也有升高者则为双侧。双侧所需例数比单侧要多。

3.计算样本大小的公式与举例

(1)两个率比较样本大小的计算:按公式估算

n=( P1Q1+P2Q2)/(P1-P2)2×(Zα+Zβ)2

式中n为每组所需样本含量;P1与P2分别为两总体率的估计值,Ql=(1一P1),Q2=(1一P2);Zα与Zβ分别为正态分布曲线下面积的相应正Z值与负Z值,实际计算均取绝对值(表6—1)。

表6—l 样本估计的Zα与Zβ值

可能条件下,应尽量使各组样本数相等或接近。

 

可能条件下,应尽量使各组样本数相等或接近。

 

可能条件下,应尽量使各组样本数相等或接近。

 

在立立应

α,β

 

 

 

 

单侧 双侧

 

1% 2.32 2.58 2.32

5% 1.66 1.96 1.65

10% 1.28 1.65 1.28

20% 0.84 1.28 0.84

 

 

例如:比较两种中药使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转的疗效,初筛甲药阴转率约30%,乙药约50%,正式实验拟取。=0.05,把握度(1一β)=0.9,问各组需要多少病例才能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本例P1=0.5,P2=0.3,依题意为双侧,α=0.5,β=0.10;查表6—1,Zα=1.96,Zβ=1.28,代入公式(6—1):

 

n= [ (0.3×0.7)+(0.5×0.5)]/(0.5-0.3)2×(1.96十1.28)2≈121

 

故每组需121例。

 

或查两样本率比较时所需样本例数的附表,双侧α=0.05,1—β=0.9,较小率为30%,两组率差(δ)=50%一30%=20%,得n=125。

 

计算法与查表法的样本估计数十分接近(相差仅3.2%)。

 

(2)计量资料配对比较或样本均数与总体实验样本量:按(6—2)计算

 

n=(s/D)2(Zα十Zβ)2 (6—2)

 

式中n为所需样本含量;s为标准差的估计值;D为差值的估计值;Zα与Zβ代表意义同前,仍查表6—l。

 

例如:从门诊观察来看,某中药对再生不良性贫血具有一定的疗效,经过一个疗程大体可使患者血红蛋白升高约2g/dl(20g/L),变异系数(CV)约275%。现欲用住院病人确定疗效,拟取α=β=0.05,问需观察多少住院病人?

 

本例D=2,CV=s/D=275%

 

故: s=2.75×2=5.5

 

单侧α=β=0.05,查表6—1,Zα=zβ=1.65;

 

代入n=(5.5/2)2×(1.65十1.65)2≈83,故需观察83例。

 

从理论上讲,由此计算得出n后,尚应将n转为自由度(υ=n-1),而后查t值表,再以t代以z进一步计算,直至n稳定为止。但实际上设计时的样本数只是估计值,不必过繁地追求绝对“准确”,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不再进一步计算。

 

查配对比较时所需样本例数的附表,已知单侧α=0.05,1—β=0.95

 

δ=D/s=2/5.5=0.36

 

由于该表无0.36,需用内插法求出。

 

计算法与查表法的样本估计数相接近(相差仅3.5%)。相差是由于没有进一步以t代z计算造成的。

 

(3)计量资料组间比较实用样本量:按(6—3)计算(n1=n2)

 

n=2×(δ/D)2×(Zα十Zβ)2 (6—3)

 

以s代之,

 

则 n=2×(s/D)2×(Zα十2β)2十0.25(Zα)2 (6—4)

 

式中n为每组所需样本数;s为两组合并标准差的估计值;D=X1-X2;Zα与Zβ意义同前,仍查表6—1。

 

例如:比较黄芪与生血散对粒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据以往经验黄芪可升1000个/μl,生血散可升2000个/μl,二组合并标准差估计约1800个/μl。拟取双侧α=0.05,β=0.10,

 

问每组需观察多少病例?

 

本例S=1800,D=2000一1000=1000,双侧α=0.05,β=0.10查表6—1,Zα=1.96,Zβ=1.28代入(6—4),则

 

n=2×(1800/1000)2×(1.96十1.28)2十0.25×1.96≈69

 

故每组需69例。

 

查两样本均数比较时所需样本例数的附表,已知双侧α=0.05,1-β=0.90,δ=D/s=1000/1800=0.56,利用内插法求出:

 

n=71-[(0.56-0.55)/(0.60-0.55)]×(71—60)≈69

 

查表法与计算样本数相等。

 

(4)计量资料随机区组实验样本量的确定:按(6—5)计算(n1=n2=n3=…n)。在α=0.05条件下

 

n=2×(MSE/D2)×(Q十Zβ)2 (6—5)

 

式中n为每组所需样本数;MSE为误差的均方;D为组间差值;Zβ意义同前,此处一般取β=0.05水平,Zβ=1.65,Q值指两组均数在P=0.05时应为标准误的倍数,此外Q值可查表6—2。

 

表6—2 样本数估计的Q值表(α=0.05)

组数 3 4 5 6 7 8 9 10

Q值 3.4 3.8 4.0 4.2 4.4 4.5 4.6 4.7

 

 

例如:欲比较四种不同药物降低血清谷草转氨酶的疗效。从预试已知误差的均方为30U/dL,组间差值可达8U/dL,拟取α=0.05,β=0.05,问每组需多少病例?

 

本例MSE为30,D为8,α=β=0.05。

 

查表6—2得Q为3.8,Zβ=1.65,代入(6—5)

 

n=2×(30/82)×(3.8十1.65)2≈28

 

故每组约需28例。

 

查随机区组试验所需样本含量的附表,α=β=0.05,D=8,SE=√MSE=√30=

 

5.477,D/SE=8/5.447=1.461

 

由于附表中四组时D/Se直接查不到1.461,故以内插法得

 

n=25十[(1.541-1.461)/1.541-1.407)]×(30—25)≈28

 

查表法与计算法结果一致。

 

四、实验组与对照组样本数的大小

 

初从事科研的人常常认为实验安排应当突出被试因素有无效应,而对照组只是陪衬而已,因而往往实验组样本数远多于对照组,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为说明其错误,有必要分析一下u检验与成组t检验的公式:

 

u=︱P1-P2︱/ √ pq×(n1+n2)/n1n2 (6—6)

 

t=︱X1—X2︱/ √Sc2×(n1+n2)/n1n2 (6—7)

 

从以上两公式可知,在︱Pl—P2︱和︱X1一X2︱、pq和Sc2以及(n1十n2)不变条件下,u与t的大小则取决于n1与n2的乘积。在数学上,当(n1十n2)不变时,n1与n2的乘积以n1=n2时最大;n1与n2相差越大,乘积越小。从公式可知,n1与n2的乘积越大,标准误越小,越有利于提高显著性检验效果。现以组间t检验为例。若X1=12.6,X2=10.0,s1=s2=4.0,共40个样本。如n1=n2=20,t=2.055;而n1=10,n2=30,则z=1.780。查t值表得t0.05(38)=2.024。显然,在n1=n2=20时,P<0.05,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而n1=10,n2=30,则P>0.05,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因此,在可能条件下,应尽量使各组样本数相等或接近。

 

 

第三节 科技论文的编撰写

 

科学研究的结果多数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公布。科技论文的编写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一是编写作格式的标准化;二是文字技术表达的规范化,包括名词术语、数字、量和单位、数学式、化学式、插图、表格和参考文献等;三是科技语言和标点符号的运用要正确。

一、题名

题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是论文的总纲,也是一篇论文的最重要的信息点。题名应以最简洁、恰当的词组来反映论文的特定内容,使之具于画龙点晴、启迪读者兴趣的功能。

题名应能准确地表达中心内容,恰如其分地反映研究的范围和达到的深度,还要简短精炼,便于记忆。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外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10个实词。题名应避免使用化学结构式、数学公式、不常规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和不太为同行所熟悉的符号及简称。

二、署名

作者署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署名是作为拥有著作权的声明,任何人和单位不得侵犯。同时署名表示文责自负的承诺,论文一经发表,署名者就对论文负有法律上、政治上、科学上和道义上的责任。当然,署名也便于是为了建立作者与读者的联系。

只有对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有实质性贡献的人,即在论文主题内容的构思、具体研究工作的执行及撰写等方面的全部或局部上做出主要贡献的人员,能对论文主要内容负责答辩的人,才是论文的法定主权人和责任者,才能署名。

 

三、摘要

摘要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摘要是以提供文献(论文)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

编写摘要应掌握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要素。其中目的是指论文的主题范围;方法是指所用原理、理论、工艺、材料、手段和装备等;结果是指实验研究的结果、数据、性能和得到的效果;结论是指对结果的分析、评价和建议等。

编写摘要要用第3人称,不可使用“本人”、“作者”和“我厂”等字样。摘要一般不用非共知共用的符号和术语,不使用图、表、化学结构式和数字公式。

四、关键词

标引关键词有助于读者从大量的书刊中,用较短的时间寻找到所需的文献。标引关键词也是为了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

科技期刊的每篇论文应在摘要下方给出3—8个关键词(或叙词)。关键词的标引应按规定进行。

五、引言

引言是可酌情取舍的概述要素。它是向读者简要交代论文研究的来龙去脉,以使读者对论文有一个大概的总体的了解。引言的撰写要言简意赅,突出重点。若正文中采用比较专业化的术语或缩写词时,最好先在引言中定义。

六、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论证部分,也是论文的核心部分。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都在正文这一部分阐述,占主要篇幅。它包括调查对象、仪器设备、材料与原料、实验与观察方法、计算方法与编程原理、数据资料与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

正文内容一般应包括理论分析、材料和方法、结果及其分析、讨论和结论等几部分。撰写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a.正文应充分阐明论文的观点、原理、方法和经过定量与定性分析后所得出的结果。注意要突出一个“新”字,以反映论文具有的首创性。

 

2b.正文论述的内容要尊重客观,实事求是,事实、数据、计算和语意应准确无误。

 

3c.要求正文层次分明,思路清晰、合乎逻辑,文字简练,避免重复、繁琐,避免用图、表重复反映同一组数据,引用的资料要标明出处。

 

4d.对须保密的资料应作技术处理,不得泄密。

有关正文中的图、表、法定计量单位、数字、符号和名词术语等均应符合有关的国家标准。

七、结论

结论部分是论文最后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若不可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

这部分的内容应包括:

 

1a.实验结果所提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即通过研究得www.lindalemus.com/rencai/出了什么规律性的东西,解决了什么理论或实际问题;

 

2b.研究中有无发现例外,或本论文尚难以解释和解决的问题;

 

3c.与他人和自己以前已发表过的研究课题哪些相一致,哪些又不一致,是否作了修正、补充和发展或否定;

 

4d. 本论文在理论上与实用上的意义与价值;

 

5e.对进一步研究该课题的建议、设想。

结论的撰写要求概括准确,措词严谨,简短精练,明确具体,不作自我评价。

八、致谢

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往往不是一个人能独立完成的,需要他人的合作和帮助。因此,当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时,作者应对他人的劳动给予充分地肯定,并对他们表示谢意。致谢的对象就是对考察、实验过程中做出某些贡献的人员,和给予技术、信息、物质或经费帮助的团体或个人。

九、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要严格按相关期刊规定标引,并且一般只引用近五年的相关文献。

十、附录

附录是论文的附件、补充说明项目,不是论文必要组成部分。它在不增加论文正文部分的篇幅和不影响正文主体内容叙述连贯性的前提下,向读者提供论文中部分内容的详细推导、演算、证明、仪器、装备或解释、说明,以及提供有关数据、曲线、照片、计算机的框图和程序软件等。

 

 

 

 

 

第四节 科学研究程序与探索性实验

 

 

一、科学研究程序/b>

自然科学研究的过程基本上可分为五个环节:选题----设计----实验----统计处理----分析归纳。这五个环节中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其中选题的正确性和先进性对整个研究的成败以及研究水平的高低、成果的大小具有决定作用。选题过程集中体现了研究者的科学思维、学术水平、实验能力及其预期目的。

选题过程中首先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可以从自己的观察中,也可以在科学文献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需反复思考和谨慎分析。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主要是一个实验上的技术过程;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能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提出问题的同时和之后都要集中时间查阅有关文献,熟悉所研究问题的来龙去脉和现状,掌握动态,写出综述,并且逐渐形成工作假说。工作假说是研究者发挥创造性的想象能力,从已知的知识入手对所研究的未知问题提出的预设答案。

对选定的课题有了工作假说之后,就要开始对课题进行实验设计,实验设计要遵循上述“三大因素”和“三大原则”提出具体方案。设计方案的预期结果必须能够判定工作假说正确与否。

实验阶段是实践设计方案的具体过程。一般包括三个内容:一是学习和熟练实验技术;二是预备实验,以探明虚实;三是正式实验。整个实验过程必须做好详细的原始实验记录,保存好各种观察测量的原始数据。

实验过程所获得的结果必须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排除偶然,发现必然,才能从实验结果推导出正确的结论。

实验结果经过统计学处理排除偶然性之后,就要根据实际结果对照工作假说进行全面分析,推导结论。这个过程要特别注意三点:一是力求创新,对有新意的材料信息要充分摄取,切勿忽略;二是只能在设计方案所确定的学术范围内推导结论,结论不能无限扩大,超越设计范围;三是阴性结果同样重要,对出现的意外结果更不可随意忽略或舍弃。

 

 

二、科研标书的填写/b>

 

研究课题,尤其基础研究的课题,一般都要填写申请书向有关部门单位申报,以求对课题的确认和资金的支持。课题申请书的内容大致如下。

(一)1. 摘要

> 简要表达课题的中心内容和意义,体现课题的核心和研究者的学术水平,应该精心编写。

(二)2. 立题依据

> 主要写明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着重阐述课题的依据,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指出国内外研究动态和水平,以及解决这个问题的学术理论意义和社会、经济效益。书写内容要有理有据,提供足够的文献资料,以提高说服力。

(三)3. 研究方案

 

这部分是科研标书的主体,要认真细致编写,让审阅者知情知理,感受到研究者的学术水平和相关技术的熟悉程度。这部分的内容包括:

 

(1)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以及可行性分析;

 

(3)特色与创新;

 

(4)研究进程和预期成果。

(四)4. 研究基础

 

这部分主要填写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经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写明研究者进行过与本课题有关的实验技术,特别要注明预备实验和初试等准备工作情况;要填写已经具备的实验条件、尚缺少的条件设备以及拟解决的办法;最后还应该说明研究者研究能力和技术水平,包括主要研究人员的学历和研究工作简历、发表的有关著作和论文等。

(五)5. 经费预算

 

实事求是地提出合理的经费预算安排,包括科研业务费、实验材料费、仪器设备费、实验室改装费、协作费和管理费等。

(六)6. 推荐意见

 

不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研究者,申报课题时要请两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介绍申请者的业务基础、研究能力和研究条件等。

 

 

三、探索性实验/b>

为培养、训练学生的生理机能学实验技能,从教学上考虑,上述各章节安排了若干基础性实验和扩拓展性实验,通过模仿、重复一些成熟的、已知的实验,以求学生掌握生理机能实验的基本技术和分析实验的思路。在学习、掌握了实验基本操作、常用仪器性能、常用液体配制以及疾病模型复制等方法之后,安排学生完成一个探索性实验,在教师指导下发挥各自的创新精神,自己选题自己设计,探索解决一个问题。由于这种实验要回答的是未知的问题,而且方案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也由学生自己执行,所以称之为探索性实验。

由于时间所限,同学最好量力而行,选择一些内容较简单、目标较明确的题目。基本程序简要归纳如下:

 

(1).查阅文献,请教有经验的教师,选定题目;

 

(2).开动脑筋,充分发挥想象力,提出工作假说;

 

(3).根据实验室提供的条件,做出符合要求的实验设计方案,撰写标书;

 

(4).经指导老师同意后,小组做好分工,开始执行实验,做好实验记录;

 

(5).收集整理实验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充分摄取可用的信息;

 

(6).针对实验结果查阅相关文献,比较异同,发掘创新点;

 

(7).整个课题思路清晰之后,执笔撰写论文初稿,之后三天一读一改,至少反复三次。

这里最有难度的可能是选题。同学们可先从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范围内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入手,查阅一些相关期刊,如《生理科学进展》、《国外医学 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等类似刊物,组织小组成员一起漫谈,互相启发,再确定题目的方向。题目方向的范围可以包括:

 

(1).创建某一种疾病或病理过程的动物模型;

 

(2).研究某种刺激或体液因子的生理学或病理学作用;

 

(3).观察某种药物对某种疾病的药效及作用;

 

(4).某其种功能检测方法的改进等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