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肾病综合征(nephritic syndrome NS),任何原因引起:尿蛋白≥3.5g/d;血浆白蛋白≤30g/L;水肿;血脂升高,都称为肾病综合征。其中大量尿蛋白、血浆低白蛋白为诊断必须。血浆低白蛋白、水肿、血脂升高是由于大量尿蛋白所致。
二、病因:
肾病综合征根据引起肾病综合征的病因,肾病综合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以原发性肾脏病所致的肾病综合征更为常见。
常见病因如下:
分类 | 儿童 | 青少年 | 中老年 |
原发性 | 微小病变型肾病 |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 膜性肾病 |
系膜毛细血管型肾小球肾炎 | |||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 |||
继发性 | 过敏性紫癜肾炎 |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 | 糖尿病肾病 |
乙肝相关肾炎 | 肾淀粉样变性 | ||
乙肝相关肾炎 | 骨髓瘤性肾病 | ||
|
|
| 淋巴瘤或实体瘤 |
三、病理生理改变:
1.大量蛋白尿 肾小球基底膜损害,基底膜滤过孔径改变,分子屏障受损;肾小球基底膜所带的负电荷减少或消失,电荷屏障受损。
2.血浆蛋白减少 大量蛋白从尿中丢失;胃肠道水肿影响消化吸收;肝脏水肿,合成蛋白(特别是白蛋白)减少;肾小管分解蛋白增加。
3.水肿 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血管内水份进入组织引起水肿;患者肾脏排出钠水的能力下降,造成钠水潴留。
4.高脂血症 肝脏合成脂蛋白增加,分解脂蛋白减少,分解减少作用更为重要。
5.高凝状态 有效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利尿剂使用;高脂血症;血小板功能亢进;抗凝物质从尿中丢失,凝血与抗凝系统失衡;糖皮质激素治疗。
6.免疫功能低下 蛋白丢失,吸收障碍,营养不良;补体丢失;免疫球蛋白丢失;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
四、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病理类型以及临床特征
1.微小病变型肾病 主要是肾小球基底膜负电荷减少或消失,电荷屏障受损。光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免疫荧光阴性;电镜下可见上皮细胞(足细胞)足突广泛融合。本型患者约30%~40%可自发缓解,90%对激素治疗敏感,首次治疗缓解后约60%复发,即便是自发缓解者也容易复发。反复复发可出现系膜增生、局灶性阶段性硬化,治疗难度增加。
2.系膜增生性肾炎 光镜下,2~3μm的切片上,系膜细胞增加(每一系膜区超过3个细胞)或系膜基质增加(系膜区宽度超过一个毛细血管直径);免疫荧光显示:系膜区有IgA、或IgG、IgM 沉积,如果系膜区为IgA沉积为主,称为 IgA肾病,如果以IgG、IgM为主,称为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电镜下可见系膜区有电子致密物沉积。本型在我国发病率高,轻度系膜增生患者,多数对激素治疗敏感,中度系膜增生患者,少部分对激素治疗有反应,重度增生患者,对激素治疗反应差。
1.系膜毛细血管增生性肾炎 光镜下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增生,可插入到肾小球基底膜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之间,肾小球基底膜、增生的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三者构成“双轨征”。免疫荧光显示:IgG、C3在系膜区和毛细血管壁呈颗粒状沉积。电镜下系膜区和内皮下可见电子致密物沉积。本型患者血尿多见,50%~70%的患者补体C3持续降低,对治疗反应差,肾功能恶化快。
2.模性肾病光镜下Masson染色,早期仅于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侧有嗜复红小颗粒,进一步发展成钉突形成(银染),以后钉突逐渐融合,基底膜增厚,继而肾小球纤维化。免疫荧光显示:IgG、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沉积,电镜下早期可见基底膜上皮侧有电子致密物沉积。本型患者中约有20%~35%的患者能自发缓解,在钉突出现之前,一半以上的患者对激素治疗敏感。基底膜增厚者对激素治疗反应差。本型患者交易并发静脉血栓形成。
3.局灶性阶段性肾小球硬化 光镜下受累节段系膜基质增多、毛细血管闭塞、球囊粘连。相应的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免疫荧光显示:IgM、C3在病变节段成团块状沉积。电镜下可见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融合。本型患者部分并发近曲肾小管损害,尿中出现糖尿、氨基酸尿。对激素反应慢,仅有不足一半患者经激素治疗得到临床缓解。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包括:是否能确诊为肾病综合征;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原发性患者是那种病理类型;有无并发症发生。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需要与下列疾病鉴别:
1.过敏性紫癜肾炎
2.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
3.乙肝相关肾炎
4.糖尿病肾病
5.多发性骨髓瘤肾病
六、治疗
1.一般治疗 严重水肿、低蛋白血症患者需要卧床休息。水肿消失后可下床活动,但是以不感到累为度。
饮食治疗 有水肿、低蛋白血症者应低盐饮食(<3g/d);蛋白每日每公斤体重1g,以优质www.lindalemus.com/shouyi/蛋白为主;热量每日每公斤体重不应少于30~35kcal。
2.对症治疗
2.1 利尿消肿 常用速尿口服或静脉给药,防治水、电解质紊乱。可加用保钾利尿剂螺内酯。避免利尿过猛发生低血压或血栓形成。
2.2 渗透性利尿 一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般使用不含钠的低分子右旋糖酐、淀粉代血浆。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吸引组织水分产生利尿,配合速尿利尿效果更好。白蛋白一般不宜作为渗透性利尿剂。
2.3 减少尿蛋白 ACEI通过降低肾小球滤过压、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等作用减少尿蛋白。AⅡ拮抗剂也有同样效果,且无干咳副作用。
3.主要治疗
3.1 糖皮质激素治疗 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免疫反映、抑制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产生利尿消肿、减少尿蛋白。常用方法:强的松每日每公斤体重1mg于早晨8点一次口服。起始剂量要足、减量要慢、维持时间要长。如肝脏病变,可口服强的松龙。长期服用强的松要避免类固醇糖尿病,对体重增长过快者,要控制饮食防止糖尿病发生;补充钙镁,防治股骨头病变。
3.2 细胞毒药物 常用环磷酰胺,累积量6~8g。常见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出血性膀胱炎。
3.3 环孢素A 常用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5mg。副作用有肝肾损害。
3.4 麦考酚吗乙酯(骁悉) 常用量为1.5~2g/d,分两次口服。
4. 针对不同的病理类型,目前循证医学提出的治疗方案如下:
4.1 微小病变型肾病 绝大多数对激素敏感,但是易复发。加用细胞毒药物可减少复发的可能性。
4.2 膜性肾病 循证医学共识:激素需要联合细胞毒药物;早期部分患者对激素敏感;肾功能恶化血肌肝大于350μmol/L或肾活检有明显纤维化者,不应给予激素、细胞毒药物治疗;预防血栓形成。
4.3 局灶性阶段性肾小球硬化 循证医学证明,30%~50%的患者对激素治疗有效,但是起效慢,需要根据病情,延长激素疗程。
4.4 系膜毛细血管增生性肾炎 成人患者对激素、细胞毒药物治疗无反应。目前尚无肯定有效的治疗措施。
七、并发症治疗
1. 感染因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并发感染,感染多为细菌引起,但是也可是病毒甚至是真菌。没有感染迹象的肾病综合征患者,无需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感染发生后,使用无肾毒性、强效抗生素。需要防止真菌感染。严重感染难以控制时,根据情况停用或减少激素用量。
2. 血栓、栓塞因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很易并发血栓形成,当血浆白蛋白低于20g/L时,需要使用肝素预防血栓形成;血栓形成后,尽早尿激酶溶栓治疗。
3. 急性肾功能衰竭因常有血容量不足、肾血流灌注减少;蛋白尿在肾小管形成管型,阻塞肾小管;治疗药物对肾脏的不利影响,患者易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如下:早期袢利尿剂;利尿无效可血液投析;原发病治疗;碱化尿液。
4. 低蛋白血症主要是减少尿蛋白,也可选用中药黄芪增加肝脏蛋白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