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全在线
搜索更多精品课程:
热 门:外科内科学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皮肤性病学骨科学全科医学医学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急诊医学传染病学医学影像药 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毒理学生物技术制药生药学中药学药用植物学方剂学卫生毒理学检 验:理化检验 临床检验基础护 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 社区护理五官护理护理学内科护理护理管理学中 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针灸学刺法灸法学口 腔: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正畸口腔修复口腔组织病理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医学生物学分析化学医用化学其 它:人体解剖学卫生统计学人体寄生虫学仪器分析健康评估流行病学临床麻醉学社会心理学康复医学法医学核医学危重病学中国医史学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医学微生物学 > 南华大学 > 正文: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指导:实验二十三 细菌耐药基因的重组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指导:实验二十三 细菌耐药基因的重组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指导 实验二十三 细菌耐药基因的重组:第四部分 分子微生物学实验方法基因重组可通过转化、转导、接合、溶原性转换等方式进行。本部分所选的细菌耐药基因的重组实验属转化和接合的范畴。分子诊断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生物科学技术,其最大的优点在于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并适用于快速诊断;目前已被广泛用于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主要方法可分为核酸检测和蛋白质检测二大类。本部分主要介绍几种最常用的分子诊断方法。实验二十三 细菌耐药基因的重组一、细菌质粒的提取与转

第四部分  分子微生物学实验方法

基因重组可通过转化、转导、接合、溶原性转换等方式进行。本部分所选的细菌耐药基因的重组实验属转化和接合的范畴。

分子诊断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生物科学技术,其最大的优点在于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并适用于快速诊断;目前已被广泛用于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主要方法可分为核酸检测和蛋白质检测二大类。本部分主要介绍几种最常用的分子诊断方法。

实验二十三  细菌耐药基因的重组

一、细菌质粒的提取与转化

细菌的子代具有与亲代相同的特征,这由细菌的遗传物质染色体DNA决定。但有些遗传特性是由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质粒所编码的,如抗药基因即可存在于质粒上。这种特性可以通过质粒的传递,在同种或种属关系相近的细菌间转移,使细菌产生广泛耐药性。

本实验以碱裂法提取耐氨苄青霉素供体菌E·coliTG-1 (Amps)的质粒DNA,并以冰预冷CaCl2溶液处理对氨苄青霉素敏感的受体菌JM109,制备感受态细胞;在42℃短暂热休克作用下,可提高接受外源DNA的效率,从而使JM109接受质粒转为耐氨苄青霉素菌。

【材料】

1.菌种:供体菌E·coliTG-1 (含Amps质粒);受体菌JM109株。

2.LB培养基:10g/L蛋白胨,5g/L酵母浸出液,10g/LNaCl,960ml双蒸水;加5M/LNaOH调PH值至7.0;定容至1L,高压蒸汽(1.034×105Pa)灭菌20min备用。

3.STE溶液:0.1mol/LNaCl;10mmol/L Tris·HCl;1mmol/LEDTA,pH8.0。

4.溶液Ⅰ:50mmol/L葡萄糖;50mmol/L Tris·HCL,pH8.0;10mmol/LEDTA,pH8.0;高压蒸汽灭菌15min,存于4℃。

5.溶液Ⅱ:(临用时配)0.2mol/LNaOH(临用前用10mol/L NaOH储存液现用现稀释);1%SDS。

6.溶液Ⅲ:5mol/L乙酸钾60ml;冰乙酸11.5ml;双蒸水28.5ml;配制成100ml量,4℃冷藏备用。

7.酚∶氯仿(1∶1)液、无水乙醇和70%酒精、含RNA酶的TE溶液(pH8.0)、氨苄青霉素(Amp)250mg/ml、0.1mol/LCaCl2等。

【方法】

1.碱裂法提取质粒DNA:

(1)将供体菌接种入2~5ml含100μg/mlAmp的LB培养基中,37℃摇床培养过夜,使细菌生长繁殖旺盛。

(2)将菌液用移液器移至1.5ml EP管离心,13000rpm离心30s,沉淀菌体。

(3)弃上清,菌体沉淀物加入STE液,使菌体充分悬浮后13000rpm离心30s,吸去培养液,使细菌沉淀尽可能干燥。

(4)加入冰预冷的溶液Ⅰ100μl,剧烈振荡混匀菌液。

(5)加入新配置的溶液Ⅱ200μl,盖紧管口,快速颠倒EP管5次以混匀内容物,使整个EP管内壁均接触有溶液,冰浴5min。

(6)加入冰预冷的溶液Ⅲ 150μl,温和振荡约10s以混匀溶液,置冰上3~5min。

(7)13000rpm离心5min,将上清液转移至一新EP管,加入等体积的酚∶氯仿(1∶1)液。

(8)混匀溶液后,13000rpm离心2 min,将上清液转移至一新EP管,加入双倍体积无水乙醇沉淀双链DNA。振荡混合,于室温放置2min。

(9)  13000rpm离心5min,小心吸去上清,倒置EP管于纸巾上,以使所有液体流出,加入1ml70%酒精,4℃洗涤沉淀。

(10)13000 rpm离心5min,尽量弃尽管内液体,打开管口室温干燥10min或37℃温箱内置5~10min以尽量除去残留液体。

(11)加入30~50μl含RNA酶(20μg/ml)的TE溶液溶解沉淀,振荡后置-20℃冰箱内保存。

2.感受态细胞的制备:要求无菌操作。

(1)取受体菌JM109接种入5mlLB培养基中,37℃摇床过夜。

(2)取菌液100μl接种至5mlLB培养基中,37℃水浴摇床振摇培养1~2h。

(3)取菌液在波长650nm OD读数在0.75左右即可。

(4)取1.5ml置冰预冷的EP管中,冰浴5min,13000rpm低温离心30s,沉淀菌体。弃上清,倒置管口约1min。

(5)加入500μl冰预冷的0.1mol/LCaCl2溶液,轻轻吹打混匀溶液,置冰上5min,再13000rpm低温离心30s,收集菌体。

(6)加入150μl冰预冷的0.1mol/L CaCl2溶液,轻轻吹打混匀,即为感受态细菌。冰浴30min后可立即使用,也可置4℃12~24h内使用。

3.质粒DNA的转化:

(1)取制备好的上述感受态细胞150μl轻轻混匀加供体菌质粒DNA10μl,混匀后置冰浴中30min;再42℃热休克90s;冰浴2min后加入800μlSOC培养基37℃水浴摇床振摇培养1h;再取培养液100μl,移入含Amp的LB琼脂平板上,用涂布棒涂布均匀,37℃培养过夜,如有转化成功的受体菌,即可以生长。

(2)对照

未经质粒DNA转化的受体菌100μl,接种于含Amp的琼脂平板上,37℃培养过夜,不应生长,但接种于不含Amp的琼脂平板上,37℃培养过夜,可以生长。

(3)结果判断

因本质粒携带Amp的耐药基因,故通过转化进入受体菌后,可使原来对Amp敏感的受体菌成为耐药菌,可在含有Amp的琼脂平板上生长。

二、细菌间耐药基因的转移-接合

细菌的耐药基因既可通过质粒转化的方式,在亲缘关系相近的细菌间转移;也可在亲缘相近的细菌间通过性菌毛的接触,将耐药菌(供体菌)的耐药质粒基因转移至不耐药的细菌(受体菌)菌体内,使受体菌同样获得与供体菌相似的耐药遗传性状,这种传递遗传基因的方式,称为接合。

【材料】

1.菌种:对链霉素敏感的福氏痢疾杆菌株、对链霉素敏感的大肠杆菌株、对链霉素耐药的大肠杆菌。

2.培养基

(1) 肉汤培养基、肉汤琼脂斜面培养基、SS平板、双糖铁培养基。

(2) 微量www.lindalemus.com/zhicheng/发酵管: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蔗糖5种单糖发酵管,蛋白胨水、枸橼酸盐微量管。

(3) 含100μg/ml链霉素SS平板;将配制成的普通SS培养基在烧瓶内煮沸,待冷却至50℃以下时,加入链霉素注射液,使成相应浓度,立即摇匀后倾注平板。

3.诊断血清:福氏痢疾杆菌诊断血清。

4.抗生素:链霉素每安瓿含粉剂1g,用时加注射用水稀释(加4ml注射用水后,每ml含0.25g)。

【方法】

1.将3株细菌分别接种于SS平板上,37℃培养24h,以证明SS平板适宜于上述3株细菌的生长。福氏痢疾杆菌不分解乳糖,菌落为无色透明;大肠杆菌分解乳糖,菌落呈粉红色。在普通SS平板上,3株细菌均生长良好。

2.将3株细菌分别接种于含100μg/ml链霉素SS平板上。结果,敏感的福氏痢疾杆菌、敏感的大肠杆菌不生长;耐药的大肠杆菌能生长,出现粉红色菌落。

3.正式试验(接合):将3株细菌分别移种于肉汤培养基内,37℃培养12h后,取4份敏感的福氏痢疾杆菌液分别与敏感的大肠杆菌、耐药的大肠杆菌各1份,分别混合于无菌试管内。置37℃,室温或4℃2~3h后,接种于含100μg/ml链霉素的SS平板上,37℃培养18~24h,取出观察结果。结果显示,在接种敏感的氏福痢疾杆菌与敏感的大肠杆菌混悬液的SS平板上无菌落出现;在接种敏感的福氏痢疾杆菌与耐药的大肠杆菌混悬液的SS平板上,出现无色透明与粉红色二种菌落。

4.细菌鉴定:在含100μg/ml链霉素SS国家医学考试网平板上挑选2个无色透明菌落,分别接种双糖管中。37℃培养24h,双糖铁培养基上层仍为红色,下层转为黄色,无动力。然后取双糖铁培养基中的细菌接种葡、乳、麦、甘、蔗5种单糖微量管,及枸橼酸盐、蛋白胨水微量管中,37℃培养24~48h,鉴定其生化特性是否符合福氏痢疾杆菌。再取双糖铁培养基中的细菌,与抗福氏痢疾杆菌诊断血清作玻片凝集试验,观察是否会发生特异性凝集反应。

通过上述步骤鉴定,可以证明:在含100μg/ml链霉素SS平板上新出现的无色透明菌落为获得了耐药基因的福氏痢疾杆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