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妊娠诊断 临床上将妊娠全过程分为三个时期,妊娠在12周之前为早期妊娠;妊娠在13-27周末为中期妊娠;妊期在28周以后为晚期妊娠。 一、早期妊娠诊断 1.症状 (1)停经、凡已婚育龄妇女,以往月经一向规律,突然月经停止期限超过10天以上,首先应考虑妊娠。 (2)早孕反应:半数左右妇女,在停经6周左右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和偏食,称之早孕反应,一般在12周左右自然消失。 (3)尿频:子宫增大压迫膀胱而引起。 2.体征 (1)乳房:乳房增大、乳头乳晕着色。 (2)子宫增大变软、子宫峡部极软,双合诊时,子宫体与子宫颈似不相连,称黑加氏征(Hegar's sign)。 3.辅助检查: (1)妊娠试验:检测孕妇尿中的HCG。 (2)超声检查,妊娠5周时,B超即可诊断。 (3)宫颈粘液检查,只见成行的椭圆体,不见羊齿状结晶。 (4)黄体酮试验,每日肌注黄体酮20mg,连用3天,如停药后7日仍不来月经,可考虑妊娠。 (5)基础体温测定,停经后高温期持续在21天以上,妊娠可能性很大。 二、中晚期妊娠诊断 1.子宫的变化 子宫增大,宫底升高,测量宫底高度来判断妊娠周数(如下) 不同妊娠周数的子宫底高度及子宫长度 妊娠周数 手测子宫底高度 尺测耻上子宫底高度 16周末 脐耻之间 10cm 20周末 脐下1横指 18cm 24周末 脐上1横指 24cm 28周末 脐上3横指 26cm 32周末 脐与剑突之间 29cm 36周末 剑突下2横指 32cm 40周末 脐与剑突之间或略高 30cm 2.胎动 胎儿在宫腔内活动,于妊娠18-20周孕妇自觉胎动,正常胎动每小时3-5次。 3.胎心音 妊娠20周后,临床上可听到胎心音,正常胎心音每分钟120-160次。 4.胎体 妊娠24周后,在孕妇腹壁分别触到胎儿的各个部分。 5.辅助检查 (1)超声检查。 (2)胎儿心电图。 三、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 1.胎产式 胎儿身体纵轴与母体身体纵轴之间的关系。胎产式分别有纵产式、横产式、斜产式。 2.胎先露 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胎先露分别有头先露、臀先露、肩先露。头先露分别有枕先露、前囟先露、额先露、面先露,臀先露分别有混合臀先露、单臀先露和足先露。 3.胎方位 胎先露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枕先露以枕骨、面先露以颏骨、臀先露以骶骨、肩先露以肩胛骨为指示点。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而有不同的胎位(见表)。 纵 产 式 | 头 先 露 |
| | 枕先露 | | LOA LOT LOP
ROA ROT LOP | 面先露 | | LMA LMT LMP
RMA RMT RMP | | 臀先露 | | LSA LST LSP
RSA RST RSP | 横 产 式 | | | | 肩先露 | | LScA LScP
RScA RScP | | | | | | | |
[教学互动] 1.胎盘的功能有哪些,请一位同学口头回答。 2.妊娠各月末子宫底的高度,请二位同学同时在黑板上写出。 3.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演示枕先露的胎方位。 [课后小结] 1.胎儿附属物是指胎儿以外的其他组织、胎盘、胎膜、脐带、羊水。 2.胎盘的功能有:气体交换、供给营养、排泄废物、防御功能、合成功能。 3.足月妊娠脐带长约30cm-70cm。 4.足月妊娠羊水量平均1000ml。 5.足月妊娠子宫大小是35cm×22cm×25cm,容积是5000ml,子宫重量1000克。 6.早期妊娠常用的辅助检查有妊娠试验、超声检查、宫颈粘液检查、黄体酮试验、基础体温测定。 7.胎先露是最先进入骨盆入口平面以下的胎儿部分。 8.胎方位是胎先露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 第五节 妊娠期管理 定期产前检查的目的是明确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及早发现并治疗妊娠合症和合并症(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合并心脏病等),及时纠正胎位异常,及早发现胎儿发育异常。产前护理评估主要是通过定期产前检查来实现,收集完整的病史资料,体格检查,为孕妇提供连续的整体护理。 产前检查从确诊早孕开始,妊娠28周前每4周查1次,妊娠28周后每2周查1次,妊娠36周后每周查1次。目前强调孕妇自孕20周开始应接受产前系列检查,即20、24、28、32、36、37、38、39、40周时都分别进行,共计9次。凡属高危妊娠者,应酌情增加产前检查次数。 围生医学又称围产医学,是研究在围生期内加强围生儿及孕产妇的卫生保健,也是研究胚胎的发育、胎儿的生理病理以及新生儿和孕产妇疾病的诊断与防治的科学。因此,围生期是指产前、产时和产后的一段时间。对孕产妇而言,要经历妊娠、分娩、产褥期3个阶段。对胎儿而言,要经历受精、细胞分裂、繁殖、发育,从不成熟到成熟和开始独立生活的复杂变化过程。 国际上对围生期的规定有4种。我国采用围生期工:从妊娠满28周(即胎儿体重≥1000g或身长≥35m)至产后1周。我国采用其中的围生期工来计算围生期死亡率。数据首先采用孕周(胎龄)计算,孕周不清者参照刚出生新生儿测得的体重,其次采用身长。 一、病史 (—)健康史 1、个人资料 (1)年龄:年龄过小容易发生难产;年龄过大,尤其是35岁以上的高龄初产妇,容易并发妊高征、产力异常和产道异常,应予以重视。 (2)职业:放射线能诱发基因突变,造成染色体异常。因此,妊娠早期接触放射线者,可造成流产、胎儿畸形。如有铅、汞、苯及有机磷农药、一氧化碳中毒等,均可引起胎儿畸形。 (3)其他:孕妇的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婚姻状况、经济状况、以及住址、电话等资料。 2.过去史 重点了解有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肾疾病、血液病、传染病(如结核病)等,注意其发病时间和治疗情况,有无手术史及手术名称。 3.月经史 询问月经初潮的年龄、月经周期和月经持续时间。月经周期的长短因人而异,了解月经周期有助于准确推算预产期。 4、家族史 询问家族中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双胎、结核病等病史。 5.丈夫健康状况 了解孕妇的丈夫有无烟酒嗜好及遗传性疾病等。 (二)孕产史 1.既往孕产史 了解既往有无孕产史及其分娩方式,有无流产、早产、难产、死胎、死产、产后出血史。 2.本次妊娠经过 了解本次妊娠早孕反应出现的时间、严重程度,有无病毒感染史及用药情况,胎动开始时间,妊娠过程中有无阴道流血、头痛、心悸、气短、下肢浮肿等症状。现已证实:风疹、疱疹、巨细胞病毒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导致先天性心脏病、小头畸形、脑积水、眼、耳等发育畸形;流感病毒引起胎死宫内较未感染者高。另外,妊娠期很多药物可通过胎盘进入胚胎体内,故在妊娠期,尤其是在妊娠早期,用药前必须慎重考虑是否影响胚胎发育。 (三)预产期的推算 了解末次月经(1astmenstrualperiod,LMP)的日期以推算预产期。计算方法为:末次月经第一日起,月份减3或加9,日期加7。如为阴历,月份仍减3或加9,但日期加15。读际分娩日期与推算的预产期可以相差1~2周。如孕妇记不清末次月经的日期,则可根据早孕反应出现时间、胎动开始时间以及子宫高度 等加以估计。 二、身体评估 (一)全身检查 观察发育、营养、精神状态、身高及步态。身材矮小者(140cm以下)常伴有骨盆狭窄。检查心肺有无异常,乳房发育情况,脊柱及下肢有无畸形。测量血压和体重。正常孕妇不应超过140/90mmHg,或与基础血压相比,升高不超过30/15mmHg,超过者属病理状态。妊娠晚期体重每周增加不应超过500g,超过者应注意水肿或隐性水肿的发生。 (二)产科检查 包括腹部检查、骨盆测量、阴道检查、肛诊和绘制妊娠图。检查前先告知孕妇检查的目的、步骤,检查时动作尽可能轻柔,以取得合作。检查者如为男医生,则应有护士陪同,注意保护其隐私。 1.腹部检查 排尿后,孕妇仰卧于检查床上,头部稍抬高,露出腹部,双腿略屈曲分开,放松腹肌。检查者站在孕妇右侧。 (1)视诊:注意腹形及大小,腹部有无妊娠纹、手术瘢痕和水肿。对腹部过大者,应考虑双胎、羊水过多、巨大儿的可能;对腹部过小、子宫底过低者,应考虑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孕周推算错误等;如孕妇腹部向前突出(尖腹,多见于初产妇)或向下悬垂(悬垂腹,多见于经产妇)应考虑有骨盆狭窄的可能。 (2)触诊:注意腹壁肌肉的紧张度,有无腹直肌分离,注意羊水量的多少及子宫肌的敏感度。用手测宫底高度,用软尺测耻骨上方至于宫底的弧形长度及腹围值。用四步触诊法检查子宫大小、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及先露是否衔接。 第一步手法 检查者双手置于子宫底部,了解子宫外形并摸清子宫底高度,估计胎儿大小与妊娠月份是否相符。然后以双手指腹相对轻推,判断子宫底部的胎儿部分,如为胎头,则硬而圆且有浮球感,如为胎臀,则软而宽且形状略不规则。 第二步手法 检查者两手分别置于腹部左右两侧,一手固定,另一手轻轻深按检查,两手交替,分辨胎背及胎儿四肢的位置。平坦饱满者为胎背,确定胎背是向前、侧方或向后;可变形的高低不平部分是胎儿的肢体,有时可以感到胎儿肢体活动。 第三步手法 检查者右手置于耻骨联合上方,拇指与其余4指分开,握住胎先露部,进一步查清是胎头或胎臀,并左右推动以确定是否衔接。如先露部仍高浮,表示尚未人盆;如已衔接,则胎先露部不能被推动。 第四步手法 检查者两手分别置于胎先露部的两侧,向骨盆人口方向向下深压,再次判断先露部的诊断是否正确,并确定先露部人盆的程度。当胎先露是胎头或胎臀难以确定时,可进行肛诊以协助判断。 (3)听诊:胎心音在靠近胎背侧上方的孕妇腹壁上听得最清楚。枕先露时,胎心音在脐下方右或左侧;臀先露时,胎心音在脐上方右或左侧;肩先露时,胎心音在脐部下方听最清楚。当腹壁紧、子宫较敏感、确定胎背方向有困难时,可借助胎心音及胎先露综合分析判断胎位。 2.骨盆测量 了解骨产道情况,以判断胎儿能否经阴道分娩。分为骨盆外测量和骨盆内测量两种。 (1)骨盆外测量:此法常测量下列径线。 1)髂棘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侧髂前上棘外缘的距离,正常值为23—26cm。 2)髂嵴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侧髂嵴外缘最宽的距离,正常值为25~28cm。以上两径线可间接推测骨盆人口横径的长度。 3)骶耻外径: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测量第五腰椎棘突下凹陷处(相当于腰骶部米氏菱形窝的上角)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18~20cm。此径线可间接推测骨盆人口前后径长短,是骨盆外测量中最重要的径线。 4)坐骨结节间径:又称出口横径。孕妇取仰卧位,两腿屈曲,双手抱膝。测量两侧坐骨结节内侧缘之间的距离,正常值为8.5—9,5cm,平均值9cm。如出口横径<8cm,应测量出口后矢状径(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尖),正常值为9cm。出口横径与出口后矢状径之和>15cm,一般足月胎儿可以娩出。 5)耻骨弓角度:用两拇指尖斜着对拢,放于耻骨联合下缘,左右两拇指平放在耻骨降支的上面,测量两拇指之间的角度即为耻骨弓角度。正常为90°,<80°为异常。 (2)骨盆内测量:适用于骨盆外测量有狭窄者。测量时,孕妇取膀胱截石位,外阴消毒,检查者需戴消毒手套并涂以润滑油。常用径线有: 1)骶耻内径:也称对角径。自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岬上缘中点的距离。检查者一手示、 中指伸人阴道,用中指尖触骶岬上缘中点,示指上缘紧贴耻骨联合下缘,并标记示指与耻骨联合下缘的接触点。中指尖至此接触点的距离,即为对角径。正常值为12.5—13 cm,此值减去1.5—2cm,即为真结合径值,正常值为1l cm。如触不到骶岬,说明此径线>12.5cm。测量时期以妊娠24—26周、阴道松软时进行为宜。 2)坐骨棘间径:测量两侧坐骨棘间的距离。正常值约10cm。检查者一手的示指、中指伸人阴道内,分别触及两侧坐骨棘,估计其间的距离。 3)坐骨切迹宽度:为坐骨棘与骶骨下部间的距离,即骶骨韧带的宽度,代表中骨盆后矢状径。检查者将伸人阴道内的示、中指并排置于韧带上,如能容纳3横指(约5—5.5 cm)为正常,否则属中骨盆狭窄。 3.阴道检查 确诊早孕时即应行阴道检查已如前述。妊娠最后一个月以及临产后,应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如确实需要,则需外阴消毒及戴消毒手套,以防感染。 4.肛诊 可以了解胎先露部、骶骨前面弯曲度、坐骨棘及坐骨切迹宽度以及骶骨关节活动度。 5.绘制妊娠图 将各项检查结果如血压、体重、宫高、腹围、胎位、胎心率等填于妊娠图中,绘成曲线图,观察动态变化,及早发现及处理孕妇或胎儿的异常情况。 二、心理社会评估 (一)妊娠早期 重点评估孕妇对妊娠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有哪些影响因素。当孕妇自觉胎动时,多数孕妇会改变当初对妊娠的态度;评估孕妇对妊娠的接受程度。孕妇接受妊娠的程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估:孕妇遵循产前指导的能力,筑巢行为,能否主动地或在鼓励下谈论怀孕的不适、感受和困惑,怀孕过程中与家人和丈夫的关系等。 (二)妊娠中、晚期 评估孕妇对妊娠有无不良的情绪反应,对即将为人母和分娩有无焦虑和恐惧心理。孕妇在妊娠中、晚期时强烈意识到自己将拥有一个孩子,同时,妊娠晚期子宫明显增大,给孕妇在体力上加重负担,行动不便,甚至出现了睡眠障碍、腰背痛等症状,日趋加重,使大多数孕妇都急切盼望分娩日期的到来。随着预产期的临近,孕妇常因婴儿将要出生而感到愉快,但又因对分娩将产生的痛苦而焦虑,担心能否顺利分娩、分娩过程中母儿安危、胎儿有无畸形,也有的孕妇担心婴儿的性别能否为家人接受等。 评估支持系统,尤其是丈夫对此次妊娠的态度。怀孕对准父亲而言,也是一项心理压力,因为初为人父,准父亲会经历与准母亲同样的情感和冲突。他可能会为自己有生育能力而骄傲,也会为即将来临的责任和生活形态的改变而感到焦虑。他会为妻子在怀孕妇程中的身心变化而感到惊讶与迷惑,更时常要适应妻子怀孕时多变的情绪而不知所措,因此,评估准父亲对怀孕的感受和态度,才能有针对性地协助他承担父亲角色,继而成为孕妇强有力的支持者。 评估孕妇的家庭经济情况、居住环境、宗教信仰以及孕妇在家庭中的角色等。 三、高危因素评估 重点评估孕妇是否存在下列高危因素:年龄<18岁或>35岁;残疾;遗传性疾病史:既往有无流产、异位妊娠、早产、死产、死胎、难产、畸胎史;有无妊娠合并症如:心脏病、肾脏病、肝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有无妊娠并发症如:妊高征、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羊水异常、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过期妊娠、母儿血型不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