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军医大学教案首页
单位及科室 |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放疗科 | 教师姓名 | 袁亚维 | 技术职务 | 副教授 | |||||
课程名称 | 放射肿瘤学 | 教材版本 | 放射肿瘤学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授课方式 | 讲大课 | |||||
授课内容 | 第五篇 第7章 乳腺癌 | 学时 | 2 | |||||||
专业年级 | 影像专升本科2003级(253人) | 教学日期 | 2005 年 1 月 2 日 | |||||||
主要内容(按教学大纲要求) | 1、 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病因学、应用解剖学和病理学 2、 乳腺癌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与分期 3、 乳腺癌的治疗原则 4、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并发症及预后 | |||||||||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 目的: 要求: | |||||||||
重 点 难 点 | 重点:乳腺癌的诊断与综合治疗。 难点:乳腺癌的放射治疗技术。 | |||||||||
主 要 教 学 媒 体 | CAI课件、板书 | |||||||||
主 要 外 语 词 汇 | Breast cancer; | |||||||||
有关本课题的新进展 | 1、 乳腺癌的发病机制。 2、 乳腺癌的临床分期。 3、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进展。 4、 乳腺癌的基因治疗进展。 | |||||||||
复习思考题课堂测试题 | 1、 阐述乳腺癌的临床表现和分期。 2、 阐述乳腺癌综合治疗原则。 3、 阐中国卫生人才网述乳腺癌的放射治疗适应症。 | |||||||||
教研室审查意见 | 经过试讲,同意授课 医学影像教研室 | |||||||||
备 注 |
教案内符号: 重点 ----------难点 新进展 △板书 | |||||||||
第一军医大学教案用纸
授 课 内 容 | 方法、手段、时间 |
课 堂 设 计 一、 教学法:采用以多媒体教学为中心的形式进行教学。 二、 手段:以CAI课件为主,辅以板书,讲透理论,掌握临床放射生物学基础知识。 5、时间分配:(一)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病因学、应用解剖学和病理学、乳腺癌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与分期40分钟。(二)乳腺癌的治疗原则、乳腺癌的放射治疗、并发症及预后30分钟。(三)乳腺癌综合治疗进展及小结10分钟。 第一节 乳腺癌的临床基础、临床表现与诊断
一、乳腺癌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 流行病学资料: ①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人患乳腺癌,50万人死于此病; ②1994年,全美有18.2万新发病的病人,4.6万人死亡; ③2000年,北京和上海发病30/10万; ④乳腺癌主要发生在女性,男性占1%; 病因: ①家族史 ②婚育史:乳腺癌与独身、结婚迟或婚姻维持时间短有关; ③月经史:乳腺癌患者月经初潮明显早于一般妇女;月经时间越长,越高危; ④乳腺良性疾病; ⑤其他:肥胖、电离辐射和有机氯化合物农药等;
二、应用解剖学 成年妇女乳房位于胸大肌的浅层,约在第二肋和六肋水平之间。乳房的淋巴网非常丰富,淋巴输出有四个途径。 ①约75%淋巴液沿胸大肌外缘流向腋淋巴结,继而达锁骨下淋巴结;腋淋巴结分成三组,第一组,位于胸小肌外侧缘以下;第二组,位于胸小肌后方;胸小肌内侧缘以上为第三组。 ②约25%淋巴液沿肋间隙流向胸骨旁淋巴结,或称内乳淋巴结。胸骨旁淋巴结沿着胸廓内动、静脉排列,深3至4cm,一侧仅有3至4个。 ③乳房深部淋巴网还沿腹直肌鞘和肝镰状韧带通向横膈和肝。 ④乳房皮肤淋巴网与胸壁、颈部、腹壁的皮肤淋巴网有广泛的联系,可以流向对侧腋窝,甚至两侧腹股沟的淋巴结。
三、病理学 (一)病理形态学 目前临床采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WHO)1981年制定的分类方法,其中以浸润型导管癌最常见,约占63%。 (二)扩散机制 1.局部浸润:局部可出现“橘皮样”改变,或溃疡,或“炎性乳癌”。 2.淋巴管扩散 病灶位于外侧、中央区和内侧且腋窝淋巴结阳性时内乳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26.3%、39%和45%,腋窝淋巴结阳性病人内乳淋巴结转移率是阴性病人的4~12倍。 3.血行转移 四、临床表现 乳腺癌发病年龄以45~54岁为高峰,死亡年龄是60~64岁,男性乳癌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100。 在询问病史时,要详细了解乳房肿块的出现时间、大小、部位等,并仔细记录患者月经、婚育情况和家庭史。以乳头为中心作一垂直和一水平线,将乳房分四个象限,在外上象限外上有一突出部分为乳房尾部。 触诊时先由一侧乳房开始,先查健侧,后查患侧,检查者的手指和手掌必须平置在乳房上,轻施压力按一定顺序作滑动触诊,对所发现的病灶要记录所在部位、大小、质地、活动度以及与皮肤、乳头、乳晕、胸壁肌肉的关系。
五、辅助检查 (1)热图诊断:包括红外线热像图、液晶热图、微波热图等检查,特别对鉴别肿块性质有帮助。 (2)超声诊断:对肿块的诊断正确率可达90%以上。呈现不均匀的弱回声肿块,形状不规则,边缘凹凸不平或有角状突起。 (3)X线摄影:采用钼靶摄片或干板摄影。对肿块的诊断正确率可达60~70%。 (4)细胞和组织学检查 六、诊断与分期 1997年UICC提出的TNM分期。见课本448页表5-7-2和表5-7-3。 第二节 乳腺癌的治疗
七、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 ①ⅠⅡ期乳腺癌以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术后辅助处理; ②Ⅲ期病人采取放疗、化疗和手术综合处理; ③Ⅳ期则以化疗和/或内分泌治疗为主。 (一)手术治疗 乳腺癌手术治疗适应证主要包括Ⅰ、Ⅱ期及部分Ⅲ期乳癌。 手术的禁忌证: ①乳房及周围组织有多数转移性皮肤结节; ②乳房及其周围有广泛的皮肤水肿; ③癌肿广泛固定于胸壁; ④患侧手臂水肿; ⑤腋淋巴结融合肿块大于乳房肿块,或与深部组织紧密粘连; ⑥锁骨上淋巴结已有转移; ⑦远处转移。尤其是肺或肝的转移; ⑧炎性乳癌。 手术方式: 根治术 改良根治术:保留胸大肌。 扩大根治术:切除内乳淋巴结,甚至锁骨上淋巴结。 肿块切除、区段乳房切除和1/4乳房切除。 (二)放射治疗 根治术后辅助放疗主要指征为: ①根治术后病理报告有第2组(腋中组)淋巴结转移或腋窝转移淋巴结数目3个以上者,术后应照腋顶、锁骨上区及内乳区: ②内侧或中央病灶根治术后,尤其有腋淋巴结转移者,术后照射锁骨上区; ③单纯乳房切除术后照射胸壁及淋巴引流区; ④病理证实内乳淋巴结转移的病例术后照射锁骨上区; ⑤原发灶大于5cm,或者是多中心肿瘤术后要照射胸壁。 对Ⅰ、Ⅱ期乳癌采取保留乳房手术加根治性放疗的治疗方式,这种治疗方式的适应证一般是: ①乳腺原发肿瘤小于3cm; ②肿瘤位于乳晕区以外的部位; ③临床及乳腺X片检查证明为单发病灶; ④乳房要有合适大小、行肿块切除术或区段切除术后乳房外观无明显变形; ⑤腋窝无肿大淋巴结或仅有小而活动单个肿大淋巴结; ⑥病人愿意接受保守治疗者。 术后照射时间:应尽早开始,最好不得超过术后3个月。 照射范围: ①原发病灶在乳腺外象限,腋窝淋巴结无转移时,只需照射乳腺及胸壁。 ②原发病灶位于内象限,腋窝淋巴结有转移时,照射范围应包括乳房、胸壁、内乳淋巴结区。 ③腋窝淋巴结转移数多于4个时,照射应包括全部腋窝区。 对根治术后局部肿瘤和区域淋巴结的复发,放射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对复发病人,可利用手术切除大的肿块,然后采用中等剂量(45~50Gy)照射可以消灭残存的微小病灶,两者的综合可以达到提高疗效、减轻并发症的目的,而越来越被广泛使用。 (三)内科治疗(化学治疗和内分泌治疗) 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的作用可分为: ①早期病人根治性手术和/或放疗后的保驾性治疗;闭经前妇女,腋淋巴结阳性者,保驾性化疗为标准治疗方式;闭经后妇女,特别是激素受体阳性和腋淋巴结阳性者,以三苯氧胺治疗为主; ②对于局部晚期和卫生资格考试网根治性治疗后局部和/或区域性复发的病人,除了考虑局部原发病灶和区域性淋巴结的治疗,不要忽视全身治疗,甚至应作预防性全身治疗,然后再对局部进行手术/或放疗; ③尽管已发生远地转移病人治疗的目的是姑息性的,但综合性治疗仍可造福于某些患者。 化疗药物主要有阿霉素(ADM)、环磷酰胺(CTX)、氟尿嘧啶(FU),顺铂(DDP),甲氨蝶吟(MTX)。常用的方案有CMF(CTX+MTX+FU)、AMF(ADM+MMC+FU)、AC(ADM+CTX)、FAC(FU+ADM+CTX)等。 内分泌治疗:三苯氧胺、手术或放疗去势。 八、放射治疗 (一)乳腺及胸壁区:切线照射。切线照射野的界限:上界:第二前肋水平;下界:乳房皱襞下2cm;外界:腋中线或腋后线;内界:体中线或包括对侧内乳淋巴结。深度:包括全部乳腺组织、胸壁及部分肺组织。 (二)内乳淋巴链照射野的设计可有三种方法。 ①切线野照射; ②内乳淋巴链单野垂直照射; ③内乳淋巴链单野偏角照射 (三)锁骨上淋巴结照射野及腋窝照射野的设计。 (四)照射剂量: ①术后辅助放疗:50Gy/5周 ②保守性手术后的根治性放疗:60~70Gy/6~7周
九、放射治疗并发症 ①皮肤可出现轻度毛细血管扩张及皮下纤维化; ②放射性肺炎及肺纤维化,大多数放射性肺炎患者无症状,在随访作X线检查时才被发现。放射性肺纤维化以肺尖及纵隔附近肺组织多见; ③胸壁照射量在50Gy或以上时有5%的病人可出现肋骨骨折,通常为单发性; ④晚期乳癌作高剂量放疗后部分病人可出现乳腺坏死、胸壁纤维化和上臂水肿。
十、预后 影响乳腺癌预后最重要的因素是患者的临床期别,尤其是其腋淋巴结转移的数目。据各类报道其他预后不良的因素大致有激素受体的阴性、肿瘤分化程度低、异倍体细胞和S期细胞多等,近年来,已逐步发现某些基因的表达和缺乏与预后亦有关系。 复习题 1、述乳腺癌的临床表现和分期。 2、述乳腺癌综合治疗原则。 3、阐述乳腺癌的放射治疗适应症。 | 用CAI课件播出讲课内容及图表,由教师总结要点,详细讲解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