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教案首页
授课题目 | 注射法 | 授课形式 | 讲授、讨论 |
授课时间 | 2006.11.20 | 授课学时 | 4 |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 一、 说出四种常用注射法的英文缩写。 二、 阐述四种常用注射法的常用部位 三、 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四种常用注射法的模拟操作。 四、 说出四种常用注射法的注意事项 | ||
基本内容 | www.lindalemus.com 一、 肌内注射法 1、目的 二、 皮下注射法 2、部位体位 三、 皮内注射法 3、用物 四、 静脉注射法 4、操作步骤 五、 动脉注射法 5、注意事项 | ||
重 点 难 点 | 注射原则 注射部位 注射时如何放松 静脉注射失败的原因 | ||
主要教学 媒 体 | PPT | ||
主 要 外 语 词 汇 | Injection, syringe, disposable, needle, ampule, vial | ||
有关本内容的新进展 | 安全注射针等 | ||
主要参考资料或相关网站 | 1. 《护理学基础》,崔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护理学基础》,殷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 ||
系、教研室 审查意见 | 已审合格,同意授课。 | ||
课后体会 |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 时间分配和 媒体选择 |
第二节 注射法 一、肌内注射法(IM) 将一定量的无菌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 1、 目的: (1) 多用于某些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2) 需药物生效较口服、皮下快,又不适于做静脉注射时。 2、 部位、体位: ① 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将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为注射区(仍要注意避开内角) ② 连线法:取髂前上嵴和尾骨连线的外上/3处为注射部位。 3、 用物: 基础治疗盘:2或5ML注射器,6~7号针头 4、 操作步骤: 共分5大步:准备、进针、注药、拔针、整理。 5、 注意事项: (1) 选准部位: (2) 针头勿全部刺入: (3) 交替使用注射部位: (4) 婴幼儿应注意: ① 专人固定体位。 ② 宜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 ③ 进针勿深,掌握三快—进针、拔针、注药三快。 其它注射部位的选择: 1、 臀中肌、臀小肌注射部位: 2、 股外侧肌注射部位: 3、 三角肌注射部位: 二、皮下注射法(Hypodermal injection,H) 将小量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1、 目的 (1) 需迅速达到药效,不能或不宜经口服给药时采用。 (2) 局部供药,如局麻时用药。 (3) 预防接种,如各种菌苗、疫苗的预防接种。 2、 部位 常用部位:三角肌下缘、上臂外侧、腹部、后背、大腿外侧等全身各部无大血管的皮下组织均可。 3、 用物 基础治疗盘:2ml注射器、5~6号针头。摆放位置同肌注法。 4、 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与肌内注射法相同,只是进针手法不同。 进针手法:针尖斜面与皮肤呈30°~40°,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栓,以小指作支撑,掌握进针深度(针头的1/2~2/3) 5、 注意事项 (1) 持针时,食指固定针栓。 (2) 针头刺入角度不宜超过45°。 (3) 尽量避免应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作皮下注射。 (4) 经常注射者,应更换部位。 (5) 注射少于1ML的药液时,必须用1ML注射器抽吸药液。 三、皮内注射法(Intra’dermic injection,ID) 将小量药液注射于表皮与真皮之间的方法。 1、 目的与部位 (1) 皮肤试验: (2) 预防接种: (3) 局部麻醉: 2、用物:基础治疗盘:①1ML注射器,4~4.5号针头;②5ML注射器,肾上腺素(为备用急救物品,以防病人出现过敏反应) 3、操作步骤: 进针手法: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进针。进针深度为针尖斜面刺入即可。注药只需注入0.1ML。拔出针头后勿按压。 消毒手法:不需用碘酒,只需75%酒精消毒皮肤两次。 4、注意事项: a) 若病人对需要注射的药物有过敏史,则不能作皮试,应和医生取得联系,更换其它药物。 b) 不可用碘酒消毒皮肤,因碘酒刺激性强,易影响反应的结果,而且本身也可至过敏。 c) 进针勿深,以免刺入皮下。 d) 注药量要准。 e) 拔针后嘱病人不可用手揉搓,以免影响局部的观察或造成感染。 四、静脉注射法(Intravenous injection,IV) 1、 目的: (1) 需要迅速发生药效者,药物不宜口服、皮下、肌内注射时 (2) 作诊断性检查,如肝、肾等X线摄片前,由静脉注入药物。 (3) 输血或输液。 2、 注射部位: 人体浅表静脉均可,最好是不易滑动、易于固定、直的浅表静脉,另应避开关节和皮瓣。常用的有: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手腕、手背、足背、内踝等处的浅表静脉。小儿常用头皮静脉。 3、 用物: 基础治疗盘:①注射器、②药液、③治疗巾、止血带 4、 操作步骤: 止血带使用注意事项:一人使用一条止血带;止血带扎于注射点上6CM,末端向上,充分暴露血管,松紧适宜。 进针手法: ① 充分暴露血管: ② 固定血管: ③ 进针: ④ 放松血管: ⑤ 注药: ⑥ 拔针: 5、 注意事项: (1) 注意速度,观察病情: ① 观察局部反应: ② 观察全身反应: (2) 需长期静脉给药者,应有次序的先下后上、由远端到近端的选择血管。 (3) 对组织有强烈刺激性的药物,应另备盛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和头皮针,注射时先作穿刺,并注入少量生理盐水,证实针头确在血管内,再取下注射器(针头不动),调换抽有药液的注射器进行注射,以防止药物外溢于组织内而发生坏死。 (4) 静脉注射失败的常见原因: ① 针头斜面一半在血管外,可有回血,部分药液溢出至皮下。 ② 针头刺入较深,斜面一半穿破对侧血管壁,可有回血,部分药液溢至深层组织。 ③ 针头刺入太深,穿破对侧血管壁,没有回血,如只推少量药液,局部不一定隆起,药物注入深部组织,有痛感。 6、 不同病人的四肢静脉穿刺要点: (1) 肥胖病人皮下脂肪多,静脉较深,不明显,但较固定,摸准血管后再行正面刺入。 (2) 消瘦病人皮下脂肪少,静脉较滑动,但静脉较明显,穿刺时须固定静脉的上、下方,正面或侧面刺入。 (3) 水肿病人静脉不明显,可按静脉走行的解剖位置,用手指压迫局部,以暂时驱散皮下水分,显露静脉后再穿刺。 (4) 脱水病人静脉萎陷,可作局部热敷、按摩,待血管扩张显露后再穿刺。 (5) 老年病人皮肤松弛,静脉多硬化,脆性增强,血管易滑动,针头不易刺入,可采用手指固定后直接刺入皮下及血管。 小结: 形成性练习: | 5’ 35’ 图 图 图 动画 录像 图 30’ 图 图 图 录像 30’ 图 图 录像 55’ 图 图 图 录像 图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