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全在线
搜索更多精品课程:
热 门:外科内科学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皮肤性病学骨科学全科医学医学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急诊医学传染病学医学影像药 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毒理学生物技术制药生药学中药学药用植物学方剂学卫生毒理学检 验:理化检验 临床检验基础护 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 社区护理五官护理护理学内科护理护理管理学中 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针灸学刺法灸法学口 腔: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正畸口腔修复口腔组织病理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医学生物学分析化学医用化学其 它:人体解剖学卫生统计学人体寄生虫学仪器分析健康评估流行病学临床麻醉学社会心理学康复医学法医学核医学危重病学中国医史学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其它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正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授课教案:第五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授课教案:第五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授课教案 第五章:南方医科大学教案首页授课教师肖 蓉课程名称心理健康教育课次编号5授课时间2006授课年级2005级本科授课方式大课授课内容挫折与自我调适学时数3教学目的1、了解挫折的原因及有关理论2、认识挫折的特点及其产生的主观原因,从认知上正确地对待挫折,努力提高自我的心理适应能力。主要内容一、什么是挫折二、挫折产生的原因(一)外部客观原因:(二)内部主观原因:三、挫折反应(一)生理的反应(二)情绪的反应(三)

 

南方医科大学教案首页

 

授课教师

肖 蓉

课程名称

 

心理健康教育

课次编号

5

授课时间

2006

授课年级

2005级本科

授课方式

大课

授课内容

挫折与自我调适

学时数

3

 

1、了解挫折的原因及有关理论

2、认识挫折的特点及其产生的主观原因,从认知上正确地对待挫折,努力提高自我的心理适应能力。

 

 

 

 

一、什么是挫折

二、挫折产生的原因

(一)外部客观原因:

(二)内部主观原因:

三、挫折反应

(一)生理的反应

(二)情绪的反应

(三)行为的反应

四、正确认识挫折

(一)挫折的客观性

(二)挫折差异性

(三)挫折的二重性

五、做自己的心理医生-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

(一)适应不良与心理障碍

(二)适应不良的主要原因

(三)面对挫折,如何适应

(四)对适应的评价

复习

思考

1、挫折产生的主观原因有哪些?

2、面对挫折应如何进行自我调适

教材参考文献

1.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2.王登峰.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樊富珉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教研

室意

 

 

南方医科大学教案用纸

时间

分配

媒体选择

“人生逆境十之八九,顺境十之一二”。人们的生活道路上,随时都会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这些大小事件都可能使我们产生焦虑、紧张、失望、沮丧、悲哀、愤怒等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即所谓遇到了挫折。

挫折无处不在,关键要看人们是否承受得住。有不少各方面都非常优异的高中生在进入大学后,由于在强手如林的新环境里一下子失去了绝对优势,不再是最出色的学生,因而意志消沉,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便是一个承受不了挫折的例子。通过了解挫折,分析自我的挫折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挫折。

一、什么是挫折

挫折,通俗来说就是“失败”、“碰钉子”。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挫折是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行为动机不能实现,个人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体验。

挫折这一概念包括三方面的涵义。

其一,挫折情境,即提出需要不能获得满足的内外障碍或干扰等情境因素。如考试不及格,比赛未获得所期望的名次,受到同学的讽刺、打击等。

其二,挫折反应,即对自己的需要不能满足时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反应。常见的有焦虑、紧张、愤怒、攻击或躲避等。

其三,挫折认知,即对挫折情境的知觉、认识和评价。

当挫折情境、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三者同时存在时,便构成典型的心理挫折。三方面涵义中挫折认识是最重要的。对于同样的挫折情境,不同的认识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体验。即便是没有挫折情境或事件发生,而仅仅由于挫折认知的作用,也可能产生挫折反应www.lindalemus.com。例如,你正在热恋中,毫无失恋的迹象;期末考试全部通过;或者人际交往中也没有成为众矢之的。可你偏偏担心她会瞧不上自己,害怕考试不能通过,总怀疑同学们在议论自己。这些事虽然没有发生,你却仍然体验到了焦虑、恐惧、担忧甚至敌对、攻击等挫折的情绪反应,产生挫折感。

二、挫折产生的原因

导致挫折的原因有很多,一般可以概括为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即主观与客观原因。

1、挫折产生的客观原因

客观原因是指个体因素以外的自然、社会、学校这些外部环境给人带来的阻碍与限制,致使个体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挫折。其中包括:

自然因素。例如,辛勤耕作一年的农民眼看丰收在望,正盘算着丰厚的收益如何用来改善生活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冲走了庄稼,也冲垮了他的愿望。这里导致挫折的就是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外部力量。对于大学生来说,这只是产生挫折感的一小部分原因。

社会因素。人的行为要受到政治、经济、法律等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如大学生所读专业使他没法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等等,都可以使大学生产生挫折感。

家庭因素。人一生下来,不可能自己选择出生条件,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以及家庭,家庭环境是人产生挫折感的第一温床。家长的过分溺爱、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成员关系紧张、家庭遭遇不幸是当代大学生产生挫折感的部分原因。

学校因素。我国大中小学校教育长期以来实行应试教育而非素质教育,比如重视智力训练,而不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过分强调理想教育而忽视现实教育。这使得我们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一旦步入社会,就出现不适应感和心理的失落感。

2、挫折产生的主观原因

主观原因是指由于个体生理、心理以及知识、能力等因素的阻碍和限制,使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从而产生挫折感。例如,一个身材矮小的人,一心想成为职业篮球运动员,这个愿望显然很难实现,使他体验到挫折感。此外,自我估计过高的人,因为常常设定不现实的目标,很多愿望难以实现,也容易受到挫折打击。

三、挫折的反应及作用

挫折时,受挫者会自觉不自觉地发生的不同类型的心理生理反应。常见的挫折反应有生理的反应,情绪的反应和行为的反应。

1、挫折的生理反应。

2、挫折的情绪反应。

3、挫折的行为反应。挫折的行为反应一般可分为消极反应和积极反应。对个体来说,我们需要认识和避免的是挫折的消极反应。

积极的挫折反应。就是当感受到挫折时,坦然应对,不气馁,不慌乱,理性地总结教训,从主观、客观和环境等多方面冷静地思考遭受挫折的原因,从而找出战胜挫折的有效办法。

事实证明,人们成就事业的过程,往往就是他们战胜挫折的过程,由挫折产生的积极反映会对大学生应对挫折有积极有益的作用,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激发大学生的进取精神,挫折能使大学生增强容忍力,挫折还能磨砺大学生的意志等等。

消极的挫折反应。有两类,一是内郁的压抑形式,二是外泄的形式。

一是内郁的压抑形式,它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冷漠:有的人在长期遭受挫折,又对改变现状感到无力无望时,可能会表现出冷漠、麻木。这种冷漠中包含着愤怒,是愤怒暂时受到压抑,而以间接方式表示的反抗焦虑;②幻想:个人遭到挫折后,可通过沉浸在自己的想像中来获得满足,如幻想可能发生某种奇迹改变现状,这是一种对待挫折的非现实的方法。幻想对挫折后的情绪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但它终究代替不了现实,还是不能使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二是外泄的形式,最常见的外泄形式有四种:分别是①攻击;退化,受挫后出现返童行为,如像小孩子一样哭闹打滚;③固执,明知挫折不可避免,或明知继续行动下去,必然遭受更大更多的挫折,却偏按原来动机继续行动;④气馁,对挫折无能为力而自我泄气,放弃努力,破罐子破摔。

相对来说,攻击造成的后果最为严重,社会学习心理学家多拉德和米勒于1939年出版了《挫折与攻击》一书,他们运用了大量实验证据来说明挫折与攻击的关系。他们认为“攻击必然是挫折的结果”,即如果一个人表现出攻击行为,就可以推论这个人受到了挫折。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找到不少这样的例子,如在单位受气回家责打妻儿,为社会所抛弃走上暴力犯罪之路等。

此外,他们将攻击行为分为直接攻击和转向攻击两种类型;认为攻击的强度取决于受到挫折的程度。因此,下列因素会决定一次挫折会在多大程度上引起攻击行为:一是支配目的行为的内驱力水平。一个人的行为动机越强烈,受挫折后越容易引起攻击性行为。杀父之仇就比偷鸡之恼更易引发攻击报复。二是挫折的完整性,是部分受阻还是整体受阻,虽然平时考试成绩不佳,但最终考上大学的人,一般是不会有什么攻击性的行为。三是较小挫折的累积作用。如中国有句俗语“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形容的就是祸不单行,一连串的挫折打击对个体的影响。某同学刚刚失恋不久,考试又未通过,没几天又心不在焉地把计算器丢了。接连遭受挫折,频率过高,挫折承受力必大大降低,从而更容易引发攻击事件。

从另一方面还可将攻击分为两种,一种是对自我的攻击,最常见的就是生气,著名哲学家康德有一句话大家可能听说过,“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虽然不能说百分之百的生气,都是别人的错,但大多情况下的确如此。生活中,这样的事例你有我有,不慎丢了几元钱,悔恨;和上级说话,用错了一个词,悔恨;找工作,错过了一个机会,悔恨;甚至,像契诃夫小说《一个小公务员之死》中,只因对着顶头上司打了个喷嚏,这本不算过错,却悔来恨去,竟将自己的性命悔了进去!生气,烦恼,顿足捶胸,火冒三丈,问问自己,这又何苦来呢?

有的同学遇到挫折时,除了生气,还会自责、捶胸顿足,打自己的耳光等,最严重的自我攻击就是自杀。高校大学生因挫折而导致自杀的事件也屡有报道,一系列的大学生自杀事件都与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挫折有关,这些其实都是一种极不可取的自我攻击。 

除了对自我的攻击外,还有一种就是对他人的攻击,把自己的受挫归因于他人,从而迁怒于人,对其进行攻击,产生各种各样的报复行为,甚至不惜同归于尽。举例:如91年震惊全美的卢刚事件,中国留美物理学博士卢刚因为对教授不满,枪杀了七名同学和老师,整个凶杀过程只有十分钟。六人死亡,女秘书重伤。震惊世界。卢刚在校各门科目全都是“A”,他所获得的高分打破物理系历届记录。他在智慧上能够思索宇宙苍穹辽阔无涯的问题,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成了一名高智商低智能者。

2002年2月发生的黄谷扬事件。黄谷扬是一位学贯中西、文理兼通的学者,一个世界级的生物学巨星。谁能料到,像这样一位生物学专家,有一天竟然会拿起手枪来,向他的上司和自己脑袋上发出残忍的一击,在顷刻间就消灭了自己近四十年的生命和近三十年苦读得来的知识。据推测,黄的事件可能与其到的被美国PPD公司辞退事件有关,这对他来说,的确是遇到了一次重大的挫折,而这次挫折很大程度上与那位女上司有关,但是,无论如何,他是可以不选择自杀这一途径的。他可以回国来另辟天地,即使资料丢了,起码头脑里还装着大量的库存,可以被激发出来,加以运用。

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看到这样一些人,虽然他们是在不同的岗位、不同的领域上,遇到不同的挫折,例如名誉受损,生意亏本,失业下岗等等,他们就选择与仇人同归于尽的做法,这实在不足为取。

挫折的消极反应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是不利的,可以降低大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大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生活能力,损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促使大学生改变性格与出现行为偏差等等。

四、正确认识挫折

有的同学遭受挫折后,第一个想到的念头就是,“怎么我这么倒霉,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事情真的是这样吗?在这里,我们需要认识挫折的几个特性。

1、挫折的客观性。挫折的第一个特性是它的客观性。前面我们说过,挫折人人都避免不了,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会遭遇挫折,每个人都有受到挫折伤害的时候。下面我们看看广东外语大学对大学生挫折状况调查发现的结果(见表1)。从表中我们可看到,在各种挫折中,理想与现实冲突是大学生最为普遍经历的一种挫折。

表1:大学生挫折状况调查

挫折类型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学习困难

51.7

64.9

45.5

28.6

经济拮据

33.6

43.2

36.4

38

人际关系障碍

48.3

62.2

27.3

42.9

性格缺陷

32.8

32.4

18.2

14.3

情感缺乏

37.1

30

36.4

42.9

理想与现实冲突

44.8

46

63.6

52

2、挫折的差异性。挫折的第二个特性是它的差异性。为什么同样一件事,有的同学可以不以为然,而有的同学却感到强烈的挫折感?这就是挫折的差异性。我们说,对挫折的感受和忍耐是有差异性的,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我们的主观因素也就是个人自身的因素所造成的。那么,有哪些个人主观原因影响我们的挫折感受性和挫折耐受性呢?主要有以下方面:

①自我形象评价偏差。指个体因生理素质、体力、外貌以及某些生理缺陷所带来的自卑、抱怨等情绪,导致活动的失败,无法实现既定目标。据调查,对自己的容貌、身材等方面不满意的大学生占有一定的比例,这种身体形象评价偏差有时候也导致大学生产生挫折感。

②动机冲突。在有目的的行为活动中,个体常常会因一个或几个目标而同时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动机。但由于条件所限,使得这些并存的动机不可能同时实现、做到双赢或多赢,而必须做出取舍,于是动机冲突便产生了。如果这种矛盾持续强度大、时间长、就可能引起挫折感。

③自我评估与抱负水平过高,而又缺乏相应的行之有效的行为。一个人自我评估和抱负水平过高,就容易产生一些按自己目前条件与实际能力根本无法实现的需要与动机,因而即使再努力,需要也很难得到满足,于是挫折感便产生了。这种挫折感的存在,往往使自我评估过高者怨天尤人,一味埋怨别人或客观条件,而不从自身方面去找原因。

④生活观念和态度问题。有些挫折感的产生,可能与客观环境关系不大,也就是说,一些个体无论是在何处,他们都对生活充满挫折感,或稍遇不顺即产生挫折感。这是由个体的认知态度和生活态度所导致的结果。

⑤个性心理品质不良。虽说人的个性心理品质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但这些品质会对挫折的认知和应对产生不同的影响。性格孤僻压抑,过于内向、自谦、被动、冲动、固执、多疑、感情脆弱等个性心理品质,虽然它们本身并不直接产生挫折,但却是加重挫折感和臆造挫折的温床。有些大学生稍遇挫折就对生活丧失信心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甚至自杀,往往与上述这些不良的个性心理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性格开朗、乐观、坚强、自信的人,挫折承受力强;性格孤僻、懦弱、内向、心胸狭窄的人挫折承受力低。当人们对某事有浓厚的兴趣,一心钻研, 在别人看来很苦的事,他们却乐在其中,挫折承受力就强。诺贝尔研究炸药过程中,多次发生爆炸事故,弟弟炸死,父亲重伤,自己也有几次生命危险,却终获成功。可见,个人兴趣也是应付挫折不可忽视的因素。

3、挫折的二重性。挫折的第三个特性是它的二重性。在遭遇挫折时,我们常常会被自己各种不良的情绪蒙蔽了双眼,从而自怨自怜,如同陷入万丈深渊,不可自拔。但挫折对人的影响并不都是负面的。经历挫折,可以使人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磨练意志,增加克服困难的勇气,提高解决问题、适应环境的能力。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根据自己丰富的人生体验,形象地把挫折比作一块石头。石头本身是中性的,无所谓好坏。但对于不同的人就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于强者它可以成为垫脚石,让人站得更高;对于弱者它可以成为绊脚石,使人一厥不振。挫折承受能力差的人却可能因此产生心理上的痛苦,情绪不稳,行为失态,甚至导致生理心理疾病。可见挫折犹如一把双刃剑,可以为我们所用,也可以伤害我们,关键要看我们怎么用它了。

挫折无非是一种未能如愿以偿的结果罢了。如果在失败中看到其中孕育着胜利的可能,就能够像胜利者那样信心十足,继续努力,事情就会发生变化。有一句谚语说:“如果你拒绝了失败,实际上你就拒绝了成功”。所以,不应该把挫折看成是一种打击,而要把它当成是一次考验、一个磨砺的机会。谁能够冷静地看待挫折,谁就能够勇敢地感受挫折的考验而得到最后的成功。

心理学家把轻度的挫折比作“精神补品”,因为每战胜一次挫折,都强化了自身的力量,为下一次应付挫折提供了“精神力量”。

4、积极地认识挫折

①“挫折教育”与“幸福感”

  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近年来,在发达国家兴起“挫折教育”,旨在提高孩子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这种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一种内在的自信和乐观。

对于幸福感,西方有一个颇为流行的观点,认为幸福既是一种外部的状态,也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幸福状态容易来也容易失去,如给孩子一件新玩具,孩子欢呼跃,但这种情绪很快就会消失;幸福的品质却十分稳定,这是一种感觉良好和产生乐观的素质。西方教育和心理卫生专家几乎公认,对挫折的良好心态是从童年和青少年时不断受挫和解决困难中学来的。这种挫折教育对培养孩子的“幸福品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西方“挫折教育”的另一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孩子对受挫的恢复力。乐观的孩子不是没有痛苦,而是能很快从痛苦中解脱,重新振奋。父母和家长应认真培养孩子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自信心和技巧。

“挫折教育”说白了就是使孩子不仅能从别人或外界的给予中得到幸福,而且能从内心深处激发出一种自找幸福的本能。这样在任何挫折面前才能泰然处之,永远乐观。

②跳蚤故事与跳蚤人生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往一个玻璃杯里放进一只跳蚤,发现跳蚤立即轻易地跳了出来。现重复几遍,结果还是一样。根据测试,跳蚤跳的高度一般可达它身体的400倍左右,所以跳蚤称得上是动物界的跳高冠军。

接下来实验者再次把这只跳蚤放进杯子里,不过这次是立即同时在杯上加一个玻璃盖,“嘣”的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盖上。跳蚤十分困惑,但是它不会停下来,因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一次次被撞,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了,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再一阵子以后呢,发现这只跳蚤再也没有撞击到这个盖子,而是在盖子下面自由的跳动。一天后,实验者开始把盖子轻轻拿掉,跳蚤不知道盖子已经去掉了,它还是在原来的那个高度继续的跳。

三天以后,他发现那只跳蚤还在那里跳。一周以后发现,这只可怜的跳蚤还在这个玻璃杯里不停地跳着--其实它已经无法跳出这个玻璃杯了。从一个跳蚤变成了一个可悲的爬蚤!

现实生活中,是否有许多人也在过着这样的"跳蚤人生?"年轻时意气风发,屡屡去尝试成功,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屡屡失败。几次失败以后,他们便开始不是抱怨这个世界的不公平,就是怀疑自己的能力,他们不是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成功,而是一再地降低成功的标准--即使原有的限制已取消。就像刚才的“玻璃盖”,虽然已被取掉,但他们早已经被撞怕了,不敢再跳,或者已习惯了,不想再跳了。人们往住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去尝试,去追求成功。 你的人生是不是“跳蚤人生”呢?

③心理高度就是你的人生高度

难道跳蚤真的不能跳出这个杯子吗?绝对不是。只是它的心里面已经默认了这个杯子的高度是自己无法愈越的。 让这只跳蚤再次跳出这个玻璃杯的办法十分简单,只需拿一根小棒子重重的敲一下杯子;或者拿一盏酒精在杯底加热,当跳蚤热得受不了的时候,它就会"嘣"的一下,跳了出去。我们很多人对于自己最大的才能也总不能认识,只有生命中的大变故或大危难的磨练,才能把它催唤出来。

“心理高度”是人无法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人有些时候也是这样。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为他们的心里面也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常常暗示自己的潜意识:成功是不可能的,这个是没有办法做到的。“心理高度”是人无法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 我们要不要跳?能不能跳过这个高度?我能不能成功?能有多大的成功?这一切问题的都取决于:自我设限和自我暗示!一个人在自己生活经历和社会遭遇中,如何认识自我,在心里如何描绘自我形象,也就是你认为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成功或是失败的人,勇敢或是懦弱的人,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自己的命运。你可能渺小,也可能伟大,这都取决于你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取决于你的心理态度如何,取决于你能否靠自己去奋斗了。

④真正能击败你的只有你自己

很多事情,并不是自己被别人打败了,而是自己被自己的失败心理打败了!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战胜自己和超越自己,只有自己才是自己最可怕和最强大的敌人,我们要坚信自己的生活信念,不管遇到了多么严重的挫折,不论碰到了多么巨大的困难,都不会发生动摇。永不言败,不断拓展自己的生活空间......

美国政府第一任华裔内阁部长,布什政府最年轻的现任内阁成员,出任联邦政府第二十四任劳工部长赵小兰有一句至理名言,当有位记者采访她,问她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她说,我也失败过很多次,美国这个社会最大的优点就是宽窄容失败,不论做什么,失败没有关系,只要爬起来,永远不要放弃。事实证明,坚持不懈,最后一定能成功。惟一能打败你的,只有你自己。只要你自己不被自己击败,就没有人能击败你。

五、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谈谈心理适应

(一)大学生适应不良与心理障碍

大学生中由于适应不良而导致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者屡见不鲜,研究表明,大学里由于适应不良导致了 40%的新生存在心理障碍。1989年国家教委对12.6万大学生调查发现有心理问题的人数达20.23%,1995年为 33.47%,北京16所重点大学发现有各种心理不适者也达30%,上海5万多名大学生调查发现16%以上学生有各种心理障碍。此外,大学生因适应不良而陷入困惑、迷茫,以致最终碌碌无为的现象也比较突出。

我们学校的情况怎样呢?我校3637名大学生中存在不同程度适应问题者达58.6%。其中有27.2%的学员有各种挫折体验。

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现有59.7%的同学处于心理亚健康状况,12.9%的同学有各种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1.4%的同学有较重的心理障碍。

(二)导致大学生适应不良的主要原因:

适应包括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对人际环境的适应和对应激(挫折)情境的适应三个方面,我们主要探讨一下对挫折情境的适应,当我们面对挫折时,应当如何才能更好的适应呢?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对大学生活的认知失调

这里所说的对大学生活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大学生内心构想 (或梦想 )的大学与现实的大学有一定的甚至较大的差异时 ,所引起的内心冲突。如果这种冲突不能调和 ,就可能出现对大学生活的无所适从,从而产生心理危机。

镜头一:某大学生在他们的班报上的一篇杂感中写道:“我一直以为一旦进入大学 ,我的思想、我的心就解放了,率性而为,自由自在……可现实把这一切击得粉碎。”

镜头二:一个大三的学生这样告诉我说:“这大学怎么一点都不像电影里演的那样可以自由地选听课程,自由地集会玩耍,枯燥的理论很没意思,而且还要穷于应付考试。

大学里生活是浪漫的,学习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没有规定的课程,也没有时间的限制,更不会有考试的压力,而教师则是既富有幽默感又通古博今、学富中外的全才。

任何对大学生活过于浪漫、轻松的想象都会带来适应方面的挫折。也就是说,现实的大学与想象的大学之间的差距,与大学生适应不良问题密切相关。

2、自我认知偏差

自我认知也就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身体、特质、能力、抱负等方面的认识和评价。而认识和评价中的不切实际则容易导致偏差的产生。

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偏差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

第一种表现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不协调。有些学生在理想自我中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期望过高,当过高的期望在现实中碰壁时,个体很容易出现心理障碍,严重的还可能导致极端行为。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冲突是影响大学生的适应行为和心理健康的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原因。

大学生自我认知偏差的第二种表现是自我意识不恰当。自我意识不当又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我意识偏高,二是自我意识偏低。偏高的自我意识大多源于有出众的外貌长相、较好的学习成绩或优越的家庭条件,这些往往使个体高估自己,自以为是,在人际交往中骄傲自大、自我中心,强求别人的认可和尊重。这种人在人际适应方面往往会遭遇较重大的挫折;而偏低的自我意识则主要是由于家境贫寒、长相平平或成绩不如意等,不适当的低自我意识容易滋生自卑感,羞辱感,增加个体的心理压力,消极退缩,自我封闭,在人际交往中由于过分地倾向于自我防护而陷入孤立的境地,并与低自我意识之间形成恶性循环,而人际适应不良又会折射到大学生活的其他方面。当封闭的内心不能承受高压时,他们又变得暴躁易怒、愤世嫉俗,甚至倾向于采取攻击行为。

苏格拉底将“认识自己”规定为哲学的任务,足见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3、完美主义倾向

追求完美是人的天性,但是对完美的过分苛求则可能导致相反的结果。大学校园里的完美主义者大多是那些在高中时很优秀,希望自己在大学里一样是出类拔萃的学生。对自己的完美要求本来无可厚非,问题的关键是大学里人才济济,并非人人都有机会有能力出类拔萃。因此 ,伴随着完美追求而来的是对失败的恐惧和焦虑。失败恐惧和焦虑症使那些学生不能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生活、适应变化。这一点在大一学生中表现尤其突出。

4、心理发展上成熟与不成熟并存

这一发展特点带来的与适应有关的问题主要有两个:第一,情绪不稳定,波动大。第二,童稚心理。大学生的童稚心理是指表现在大学生身上的与年龄特点不相符的带有儿童性格倾向的心理现象。主要表现为心理上的依赖性。缺乏自主独立意识,

(三)面对挫折,如何适应呢?

1、正确地认识和分析挫折:遭遇到挫折以后,应当客观而冷静的分析评估。

首先是挫折原因的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挫折的?是环境方面的因素,还是个人方面的因素?是基于某种客观的障碍,还是源于主观的态度或观念?了解了挫折的原因,就可以谋求补救,可以避免重蹈覆辙,也可降低情绪方面的反应。

二是对于挫折后果的分析。它究竟将对自己产生多少影响?会造成何种损失?多么大的损失?这一层分析颇为重要,因为有些挫折骤然看去,似乎很严重,好像会引起重大的损失,而事实上却未必如是。如果能客观评估挫折的后果和影响,心理上的负担将大为减轻,降低消极的挫折反应及其对心理的不良影响。

2、调整认知,改变不合理观念

心理学研究表明,引起强烈挫折感的与其说是挫折、冲突,不如说是受挫者对所受挫折的看法,以及所采取的态度。因此,当遭遇挫折时,应转换视角,调整认知,对于生活中的磨练和挫折,有人认为是不幸,有人则把它看作是发展的机会。曾有记者采访球王贝利,问他的儿子将来是否会跟他一样有名,他说:“不可能,因为我的父亲是一个穷人,而他的父亲不是。”

有这么一则小故事:从前有位老太太,大女儿给了开染布店的,二女儿嫁给了开伞铺的,这本是好事,可她却整天愁眉不展。天气晴朗的时候,她担心二女儿家的伞卖不出去;天阴下雨时,她又担心大女儿家的布晒不干。邻居知道后就劝老太太,说您老人家真有福气,晴天时可以晒布,是您大女儿发财的机会,下雨天可以卖伞,是您二女儿发财的机会。经邻居这么一说,老太太又恢复了以往的快乐。这就说明了一个道理:一个人看问题的视角不同,心境不同,对事物的认识结果就可能完全不一样。

3、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

“人贵有自知之明”。良好适应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能够充分地,正确地认识自我。一个人如果只看到自己比别人好的地方,认为别人都比不上自己,就会目乐观,妄自尊大;如果只看到自己不如人的地方,便会自卑,没有自信。能正确认识评价自我的人,不因挫折失败而全盘否定自己,也不因取得成绩或成就忘乎所以。能正视自己的不足,也能在胜利和成就面前保持清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不因别人的褒贬而改变对自己的看法,正确评价自己,不夸大,亦不妄自菲薄,给自己制定的目标符合现实,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克服不足,使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保持一致。

4、采取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作用具有二重性。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助于适应挫折,化解困境;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只能起到暂时平衡心理的作用,并不能解决问题,甚至于可以说,某些心理不健康的人是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使用过度的结果。

心理防御机制有很多,我们熟悉的有合理化,如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投射,如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反向形成,个体为了防止自认为不好的动机外露,采取与动机方向相反的的行为,这种内有动机与外在行为不一致的现象,称为反向作用。如,一个女大学生对某男生有好感,但在和他见面时,反而采取冷淡的态度;凡是总受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人,恰恰反应了他内心有怕别人瞧不起的自卑感。补偿,如祖父母对第三代的隔代溺爱,此外,还有升华、转移、幽默、否认,幻想、等。究竟哪些防御机制对我们应对挫折最有效呢?

升华当一个在人生的主要目标和兴趣上遭遇失败时,转移理想到另一更有价值的事业上去,即升华。弗洛伊德认为,人类很多文艺创作,多是作家把内在不合理的冲动升华而以社会所能接受的正当方式加以表现。如屈原被放逐以后,写也《离骚》;司马迁遭受凌辱,身陷囹圄,却以《史记》传世;歌德于失恋中得到灵感与激情,写出脍炙人口的世界文学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

利他利他就是把你想要得到的东西给别人,从中获得快乐。它使个体通过帮助别人而体验到一种满足,通过关心别人从而使自己远离苦闷的心境。

幽默,指个体处境困难、遭遇到挫折或尴尬时,用奇特、含蓄、诙谐、讽喻等语言、动作的良性刺激来化解困境,以摆脱内心的失衡的状态。幽默是与乐观、机智相联系的。

预期预期是一种过早的,但能减缓内心对未来不安的防御机制。它可以使人能预感到某件事即将发生从而减轻了焦虑和抑郁。通过预期机制能使个人对自己的人生及时作好安排。

压抑这里指的压抑是理智的压抑,这是一种成熟的适应方式。当一个人的欲望、冲动或本能因无法达到满足或表现时,有意识地去压抑、控制、想办法延缓其满足需要。越是成熟、有修养的人,越能使用压抑作用。这与病态的压抑不同,如某学生恋爱不成,事后羞愧难当,觉得没脸见人,拼命想把这事忘掉。以后每遇到同学就走开,以至发展到怕见同学,这就是过分压抑的结果。

5、培养良好的人生习惯

良好的人生习惯非常重要,虽然不良的个性是导致挫折的重要因素,但个性在短期内是很改变的,我们只能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通过这些日常的小行为去逐渐改善个性。美国心理卫生协会提出11条心理平衡要诀,这些要诀很简单,大家记住这些要诀,可以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人生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适应环境与生活

1、对自己不过分苛求。人应该有自己的抱负,但有些人的抱负不切实际,根本非能力所及、欲求不得,便会认为自己倒运而终日忧郁;有些人做事、要求十全十美、对自己的要求近乎吹毛求疵,结果,受害者还是自己。把抱负和目标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要学会欣赏自己已取得的成果。

  2、不要强求别人。很多人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尤其是对亲人和朋友的期望,假如对方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便会大感失望,其实每个人都有他的思想、优点与缺点,何必要求别人迎合自己的要求呢?

  3、疏导自己的愤怒情绪。当我们勃然大怒时,很多错事或失态的事,都会做出来的,与其事后后悔,不如事前加以自制。采取合理的分散转移,把愤怒发泄于另一方面,如打球、唱歌等等,必要时不妨来点阿Q精神,抱着笑骂由人的态度,愤怒情绪自可抛诸九霄云外。

  4、偶然也可屈服。一个做大事的人,处事要从大处看;只有一些无见识的人才会向小处钻。因此,只要大前提不受影响、在小处,有时也不必过分坚持,以减少自己的烦恼。

  5、暂时逃避。在生活受到挫折或打击时,应该暂时将烦恼放下,去做你喜欢做的事,如运动、旅游或看电视等,待到心情平静时,再重新面对自己的难题。

  6、找人倾诉烦恼。把所有的不快埋藏在心里只会让自己郁郁寡欢,如把内心的烦恼告诉你的知己或好友,会顿感心情舒畅。

  7、为别人做些事。助人为乐为快乐之本,帮助别人不单使自己忘却烦恼,而且可以重新确定自己存在的价值,并获得珍贵的友谊,何乐而不为呢?

  8、在一个时间内只做一件事。要减少自己的精神负担,不应同时进行一件以上的事情,以免弄得身心交瘁。当你面临难题时,先解决一个,而且从最容易解决的问题下手。有了成功就会有信心,成功越多,越大,信心就会更足、更强。

  9、不要处处与人竞争。人之相处应以和为贵,处处以他人作为竞争对象,使得自己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其实,只要你不把人家看成对手,人家也不会与你为敌。

  10、对人表示善意。我们经常被人排斥,是因为人家对我们有戒心。如果在适当的时候,表现自己的善意,多交朋友,少树敌人,心境自然会变得平静。

11、娱乐。适当的娱乐是消除心理压力的有效方法,它可以改善情绪,调节身心,增加生活乐趣。娱乐的方式并不太重要,最重要的是要令人心情舒畅。

6、及时寻求社会支持

遇到挫折时请求帮助,这在有些人看来,似乎是很丢脸面的事。实际上,大胆地请求帮助,也是意志坚强的表现。与人分忧是助人为乐的一种形式,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有一颗助人之心,因此,遇到挫折和难以自我解决问题之时,学会倾诉和寻求帮助,这并非软弱和无能,更不必担忧遭人讥笑,人在失败时,常常最没有主张。“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亲人、同学、好友、师长对挫折原因的分析,往往比较能够对症下药,找到走出困境、跨进成功大门的途径。正如人们常说,“一个痛苦两人分担,痛苦就减轻了一半”。当一个人感到有可以信赖的人在关心、爱护和尊重自己时,就会减轻挫折反应的强度,增强挫折的承受力。

心理咨询精神营养的补充剂

台湾一著名教授对心理健康进行了很好的说明,他说:“心理健康,在贫困时代是奢侈品,在发展中国家是点缀品,在发达国家是必需品”。对于青少年来说,心理健康更已成为其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钙质。因此,当我们遇到心理困扰和问题时,应懂得及时寻求帮助和支持,心理咨询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有人形象地将心理咨询比喻为精神营养的补充剂。

(四)对适应的评价

通过采取以上的各种措施,是否能帮助你适应呢?如何来评价我们是否适应了呢?评价适应与否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第一是个人内在的心理和谐;第二是个人与外在环境之间的关系平衡。只有同时满足了这两条,才是真正地适应生活和社会。

         

5

5

20

30

20

幻灯

幻灯

幻灯

幻灯

幻灯

幻灯

幻灯

幻灯

幻灯

幻灯

幻灯

幻灯

幻灯

幻灯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