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十九 止血与凝血障碍的检查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和毛细血管脆性试验测定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二)通过示教,掌握血块收缩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二、见习方法
(一)由辅导教师讲解各项操作的注意事项及示范。
(二)学生分组练习:
(三)观看示教操作及结果观察。
三、见习用具
由实验室准备
四、见习内容
(一)凝血时间(Coagulation time,简称CT)在一定条件下,观察血液自离体至凝
固所需的时间,称为凝血时间。
1、原理:详见教科书
2、方法:玻片法(现临床上少用)
(1)用具及试剂:采血针、玻片(必须光滑清洁)、大头针。
(2)操作程序:
①先在取血部位摸擦,使局部充血,以75%酒精消毒第四指尖端。
②用采血针控制针深度约2~3毫米,刺破皮肤,让血液自动流出(切勿加压)。
③用于棉球或滤纸轻拭去第一滴血,以干净玻璃片接触继续流出血液一大滴(直径约0.5~1厘米),立即计时。
④每1/2分钟,用大头针插入血滴中挑动血液一次,至www.lindalemus.com/shouyi/见到纤维蛋白丝为止,记录
时间。自血液流出至见纤维蛋白丝为止的时间即为凝血时间。正常值:2~5分钟。
(二)毛细血管脆性试验(Capillary Resistance Test,亦称束臂试验)
1.原理:毛细血管完整性遭破坏时,血管壁受到一定压力即可破裂而发生出血点,
出血点的数目可反映毛细血管壁受累的程度。
2.方法:
(1)在前臂屈侧面肘弯下4厘米处,划一直径5厘米的圆圈,仔细观察圈内皮肤有
无出血点。如发现出血点,则以钢笔标出。
(2)将血压计袖带束于该侧上臂,先测定血压,然后将血压保持在收缩压与舒张压
之间(一般不超过12kpa),持续8分钟后解除压力。
(3)待皮肤颜色恢复正常(约2分钟)后,计数圆圈内皮肤出血点的数目(原有出血点
数目不计)。
正常值出血点在10个以下。
临床意义:详见教科书。
(三)示教内容
1.血块退缩试验(Clot retraction test)
原理:血液凝固后,由于血小板释放出血小板收缩素,使纤维蛋白发生退缩。血块退缩的程度,主要与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有关。
方法:
&www.lindalemus.com/zhuyuan/nbsp;(1) 静脉取血1毫升,放至0.7×8厘米的干净试管中,加塞,静置于37℃处。
(2)于1/2、1及24小时,分别观察血块退缩情况。结果判断:①完全退缩,血块完全退缩,与试管壁分离,血清析出占全血的1/2~1/3。②部分退缩,血块 大 部分退缩,但尚有一部分血块和管壁相贴,血清量不超过1/3。③退缩不良,血块略有退缩,仅有少量血清析出。④不退缩,血液维持原样,无血清析出。
[正常值]正常于1/2~1小时开始退缩,24小时完全退缩。
[临床意义]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无力症,纤维蛋白原或凝血酶原显著减少时,均使
血块退缩不良。
2.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PT or PT)
原理:在乏血小板血浆中加入组织因子(Ⅲ)和钙离子(Ⅳ)后,血浆发生凝固的时间
即为凝血酶原时间(PT)。PT是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有无异常的一种最常用
筛选试验。
测定:①加正常人混合冻干血浆0.1ml,于预热塑料试管中,再加入混匀的钙凝血
酶试剂0.2ml混匀并开动秒表计时,8秒后,不时取出试管观察混合液流动
状态,当流动停止时终止计时,记录其秒数,即为正常人混合冻干血浆的PT,
一般应重复2-3次测定,取平均值。
②取待检血浆重复以上的操作步骤,测定待检血浆的PT秒数,一般应重复
2-3次测定,取平均值。
结果计算
1、PT秒(S)数 为直接测定的秒数,同时报告正常人混合冻干血浆PT时间。
2、PTR(PT比值) 为待检血浆与正常人混合冻干血浆PT时间的比值。
③1NR(国际标准化比值) 由公式1NR=PTRISI计算得到,ISI为所用钙凝血活酶
试剂的国际敏感指数。
参考值:
PT:11~13秒
PTR:1±0.15
1NR:0.8~1.5
临床意义
l、PT延长 PT大于正常人混合血浆3秒以上有意义,一般见于先天性或获得性外
源凝血途径及共同途径因子有缺陷及抗凝物增多等。
2、PT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如DIC早期)
3、口服抗凝药剂量监测 1NR一般以维持在2.5~3.5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