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全在线
搜索更多精品课程:
热 门:外科内科学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皮肤性病学骨科学全科医学医学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急诊医学传染病学医学影像药 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毒理学生物技术制药生药学中药学药用植物学方剂学卫生毒理学检 验:理化检验 临床检验基础护 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 社区护理五官护理护理学内科护理护理管理学中 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针灸学刺法灸法学口 腔: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正畸口腔修复口腔组织病理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医学生物学分析化学医用化学其 它:人体解剖学卫生统计学人体寄生虫学仪器分析健康评估流行病学临床麻醉学社会心理学康复医学法医学核医学危重病学中国医史学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药物化学 > 南方医科大学 > 正文: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实验一、薄层板的制备、活度测定及应用◎实验二、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精制和鉴定◎实验三、槐花米中芦丁的提取、分离与鉴定实验一、薄层板的制备、活度测定及应用一、目的要求1.掌握薄层板的制备及薄层层析的操作方法2.掌握吸附剂活度测定的原理及方法3.应用薄层层析法检测识中草药化学成分二、薄层板的制备1.不加粘合剂的薄层涂布法(1)氧化铝薄层将吸附剂置于薄层涂布器中,调节涂布器的高度,向前推动,即得均
 

◎实验一、薄层板的制备、活度测定及应用

实验二、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精制和鉴定

实验三、槐花米中芦丁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实验一、薄层板的制备、活度测定及应用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薄层板的制备及薄层层析的操作方法

2.掌握吸附剂活度测定的原理及方法

3.应用薄层层析法检测识中草药化学成分

二、薄层板的制备

1.不加粘合剂的薄层涂布法

(1)氧化铝薄层

将吸附剂置于薄层涂布器中,调节涂布器的高度,向前推动,即得均匀薄层。本实验主要用下述简易操作涂布薄层,取表面光滑,直径统一的玻璃一支,依据所制备薄层的宽度、厚度要求,在玻璃棒两端套上厚度为0.3~1mm的塑料圈或金属环,并在玻璃棒一端一定距离处套上较厚的塑料圈或金属环,以使玻璃棒向前推动时能保持平行方向,操作时,将氧化铝粉均均地铺在玻璃板上,匀速向前推动。

(2)纤维素薄层

一般取纤维素粉1份加水约5份,在烧杯中混合均匀后,倒在玻璃板上,轻轻振动,使涂布均匀,水平放置,待水分蒸发至近干,于100±2℃干燥30~60分钟即得。

(3)聚酰胺薄层

取锦纶丝(无色干净废丝即可)用乙醇加热浸泡2~3次,除去腊质等。称取洗净的锦纶丝1克,加85%甲酸ml,在水浴上加热使溶,再加70%乙醇6ml。继续加热使完全溶解成透明胶状溶液。将此溶液适量倒在水平放置的,用清洁液洗净的玻璃片上,并自然向周围推匀,厚度约0.3mm,薄层太厚时,干后会裂开。将铺好的薄层水平放在盛温水的盘上,使盘中的水蒸汽能熏湿薄层,盘子加玻璃板盖严密,薄板放置约1小时完全固化变不透明白色,再放数小时后,泡在流水中洗去甲酸,先在空气中晾干,后在烘箱中0℃恒温加热活化15分钟,冷后置干燥器中贮存备用。

2.加粘合剂薄层的涂布法

(1)硅胶G薄层  

取硅胶G或硅胶GF一份,置烧杯中加水约5份混合均匀,放置片刻,随即用药匙取一定量,分别倒在一定大小的玻璃片上(或倒入涂布器中,推动涂布),均匀涂布成0.25~0.5mm厚度,轻轻振动玻璃板,使薄层面平整均匀,在水平位置放置,待薄层发白近干,于烘箱中100℃活化0.5~1小时,冷后贮于干燥器内备用。活化温度和时间可依需要调整,一般检识 

水溶性成分或一些极性大的成分时,所用薄层板只在空气中自然干燥,不经活化即可贮存备用。

 

(2)硅胶(H)羧甲基纤维钠(CMC-Na)薄层  

取羧甲基纤维素0.2g,溶于25ml水中,在水浴上加热搅拌使完全溶解,倒入烧杯中,加薄层层析用硅胶(颗粒度10~40μm的约6~8g)。激光照排系统混成均匀的稀糊,按照硅胶G薄层涂布法制备薄层,或取0.8%羧甲基纤维纳10ml,倒入广口瓶(高约10~12cm)中,然后逐步加入薄层层析用硅胶3.3克,不断振摇成均匀的稀糊,把两块载玻片面对面结合在一起,这样每片只有一面与硅胶糊接触,使薄片浸入硅胶稀糊中,然后慢慢取出,分开二块薄片,将未粘附硅胶糊的那一面水平放在一张清洁的纸上,让其自然阴干,100℃下烘30分钟。冷后于干燥器内备用。未消耗的硅胶稀糊可贮存在广口瓶内,以供再用。

氧化铝薄层,氧化铝羧甲基纤维钠薄层的制备方法同上,一般所需要氧化铝比硅胶稍多。

目前国内外市场有预先制好的薄层板,底板用玻璃、塑料、铝片等。可按需要用玻璃刀划割,也有用剪刀剪成所要的大小,使用方便,价格贵些。

3.特殊薄层的制备

根据分离工作的特殊需要,可制成以下几种特制薄层。

(1)酸、碱薄层和pH缓冲薄层

为了改变吸附剂的酸碱性,以改进分离效果,可在吸附剂中加入稀酸溶液(如0.1~0.5N草酸溶液)代替水制成酸性氧化薄层使用,硅胶微呈酸性,可在铺层时用稀碱溶液(如0.1~0.5N氢氧化钠溶液)代替水制成碱性的硅胶薄层。当用醋酸钠、磷酸盐等不同pH的缓冲液代替水铺层,制成一定pH缓冲的薄层。

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溶液一般用0.5~1%浓度,宜预先配制后静置,取其上层澄清溶液应用,则所制备的薄层表面较为细腻平滑。常用0.8%浓度。CMC-Na系中粘度。300~500厘泊(粘度单位)。CMC-Na系碳水化合物,调制时应在水浴上进行。活化温度不应过高,防止碳化。

(2)络合薄层

硝酸银薄层的制法,可在吸附剂中加入5~25%硝酸银水溶液代替水制成均匀糊状,再按常法铺成薄层,制成薄层避光阴干,于105℃活化半小时后避光贮存,制成的薄层以不变成灰色为好,在三天内应用。也可先把硝酸银用少量水溶解,再用甲醇稀释成10%溶液,把预先制好的硅胶G薄层浸入此溶液中约1分钟,取出避光阴干,按上法活化,贮存。

三、吸附剂的活度测定

1.氧化铝活度的测定

一般可用4~5种偶氮染料以薄层层析法进行测定。 

染料试剂的配制:取偶氮苯(Azobenzene)50mg,对甲氧基偶氮苯(P-Methoxyuzobenzene),苏丹黄(Sudan I, Benzeneazo-β-naphthol),苏丹红(Sudan Ⅲ Tetrazobenzol-β-naphthol),对氨基偶氮苯(P-Aminoazobenzene)各20mg,分别溶于50ml重蒸馏的四氯化碳(经氢氧化钠干燥)中。

常法制备不含粘合剂氧化铝薄层,以铅笔尖或毛细管尖在薄层板一端2~3 cm处间隔1cm左右轻轻点上5个可以看清的小点,各吸取约0.02ml染料试剂分别点滴于原点上,以四氯化碳为展开剂,展开时薄层板与容器底部交角为10~40°之间,展开后测出各斑点的Rf值,从表1确定氧化铝的活度(一般高活性氧化铝Ⅰ~Ⅲ级活度使用本法时,结果往往偏低)。

另取不含粘合剂氧化铝薄层板一块,置于水蒸汽饱和容器内,2~3小时后取出,按上述方法测定活度。观察有无变化。 

表1  氧化铝活度与偶氮染料外值关系

偶氮染料

氧化铝活度级Rf值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偶氮苯

0.59

0.72

0.85

0.95

对甲氧基偶氮苯

0.16

0.45

0.69

0.89

苏丹黄

0.02

0.25

0.87

0.98

苏丹红

0.00

0.10

0.35

0.50

对氨基偶氮苯

0.00

0.05

0.08

0.19

 

2.硅胶活度的测定

一般选用三种染料的薄层层析法进行测定。

欧洲药典1969年记载用0.01%二甲基黄(Dimethy-yellow. P-Dimethylaminoazobenzene)。苏丹红(Sudan Ⅲ),靛酚蓝(Indophenol blue 4-Tapnthoquinone-4-dimethyl aminoaniline)的苯溶液各10μl点滴于硅胶G或硅胶H薄层上,以苯为展开剂,展开10cm(约20分钟),三种染料应明显分离,靛酚蓝斑点接近于起始线。二甲基黄斑点在薄层的当中。苏丹红斑点与二甲基黄斑点之间,则认为薄层板活性符合要求。

国内青岛海洋化工厂出售薄层层析用的硅胶在吸附剂名称之后加几个字标明的意思是:硅胶G(G是Gypsum石膏的缩写。表示加了石膏),硅胶H(H表示不加石膏),硅胶GF254(F254表示加石膏和波长254显绿色荧光的硅酸锰)。硅胶GF365(表示加石膏和波长365nm显黄色荧光的硫化锌镉)。氧化铝则类推。

四、薄层层析的应用

薄层层析法在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研究中,主要应用于化学成分的预试、化学成分的鉴 

定及探索柱层分离的条件。用薄层层析进行中草药化学成分检识,可依据各类成分性质及熟知的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由于在薄层上展开后,可将一些杂质分离,选择性高,可使预试结果更为可靠,不仅可通过显色获知成分类型,而且可初步了解主要成分的数目及其极性大小。

例一  湖北贝母生物碱成分的TLC检识

吸附剂:硅胶CMC- Na薄层

样品:湖北贝母总生物碱氯仿溶液

展开剂:C6H5-EtoAc-NHEt2(6:4:1)

显色剂:改良碘化铋钾喷雾

例二   丹参色素的TLC检识

吸附剂:硅胶G-CMc-Na板

样品:丹参乙醚提取液

展开剂:石油醚-醋酸乙酯(9:1)

记录TLC结果

五、思考题

1. 为何在铺板之前,色谱用的玻璃板要完全洗净并干燥?

2. 为何铺好的TLC板用前要在烘箱中干燥?

六、参考文献

1.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薄层层析及其在中草药分析中的应用,1978。

2.E.菜德雷,M·菜德雷合著:陶义训、马立人、夏寿宣合译:色谱法。

3.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中草药化学,1980。

4.Stahl E,td,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2nd edu,1969。

5.E.  Heffmann:Chromatography 3nd edu 1975。

返回顶部

实验二  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精制和鉴定

  黄连为毛莨科黄连属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等的干燥根茎。具有清热燥湿、清心除烦、泻火解毒的功效。黄连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生物碱,已分离出的主要有:小檗碱(Berbenie),又名黄连素,巴马丁、黄连碱,甲基黄连碱、药根碱、表木兰碱等,其中以www.lindalemus.com/pharm/小檗碱含量最高,可达10%左右,且以盐酸盐的状态存在于黄连中。小檗碱盐酸对痢疾杆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临床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和胃肠炎等,无耐药性和副作用。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盐酸小檗碱的一种提取方法,熟悉盐析法、重结晶法。

2、  掌握小檗碱的结构特点,特殊的理化性质和薄层鉴定方法。

3、  通过实验熟悉和掌握柱层析法的分离原理及操作技能。

二、 小檗碱的结构及性质

小檗碱为黄色长针状结晶,具5.5个结晶水,m.p145℃,能缓缓溶于冷水中(1:20),微溶于冷乙醇(1:100),易溶于热水和热乙醇,微溶或不溶于苯、氯仿和丙酮,与酸结合成盐时失去一分子水,其硝酸盐和氢碘酸盐极难溶于水,盐酸盐微溶于冷水,较易溶于沸水,其硫酸盐,构椽酸盐在水中溶解度较大。盐酸小檗碱为黄色结晶,含2分子结晶水,220℃左右分解为棕红色小檗红碱,285℃左右完全溶融,UVλmax265nm,343nm。游离小檗碱易和1分子丙酮或1分子氯仿或1.5分子苯结合成一黄色络合物晶体。

三、 实验原理

本实验利用小檗碱与含氧酸(硝酸例外)所成盐在水中溶解度较大的性质,采用稀硫酸将其以硫酸盐形式提取出来,再根据小檗碱与氢卤酸所成盐在水中溶解度较小的特点,在将小檗碱游离后,加入盐酸使其形成盐酸盐,结合成盐析法,使之沉淀析出。

四、 实验内容

1、提取

取黄连粗粉25克,加入0.2%H2SO4液200ml加热煎煮1小时(注意随时补充蒸发损失的溶剂),纱布过滤,残渣再加0.2%H2SO4液200ml 加热煎煮45分钟,纱布过滤,两次滤液合并。向滤液中加入石灰乳调节pH12,抽滤,再向抽滤所得的滤液中滴加浓HCl,调节pH2-3,然后加入8%(W/V)氯化钠,搅拌并使完全溶解,并继续搅拌至溶液出现微浊现象为止,放置过夜。则有盐酸小檗碱沉淀析出。

2、分离及精制

   抽滤,得盐酸小檗碱粗品,水洗,加适量蒸馏水加热溶解,趁热抽滤,滤液放置,则有盐酸小檗碱结晶析出。再进行重结晶:即滤取结晶,加入适量乙醇,水浴加热溶解,趁热抽滤,滤液放置结晶。待盐酸小檗碱析出完全后,滤出,80℃干燥,得成品。

3、盐酸小檗碱的检识

(1)取盐酸小檗碱少许,加10%稀硫酸适量使之溶解后,加入一点漂白粉,即显樱红色。

(2)取盐酸小檗碱少许,加热使期溶于水中,加10%NAOH使呈强碱性,然后滴加丙酮数滴,可见有黄色结晶性的小檗碱丙酮加成物生成。

4、薄层层析鉴定

薄层板:硅胶G-CMC板

样品:实验所得精制盐酸小檗碱的醇溶液

对照品:1%盐酸小檗碱的醇溶液

展开剂:氯仿:甲醇=7:2,氨水饱和20分钟

展距:10cm

显色:自然光下观察

结果:计算Rf值

5、柱层析分离

吸附剂:12克氧化铝(80-100目)

层析柱:1х40cm玻璃柱(也可用碱式滴定管代替)

洗脱剂:95%乙醇

(1)氧化铝吸附柱的制备(湿法装柱)

取一根25cm碱式滴定管代作层析管用,管的下端套一段约3-4cm长的乳胶管,在乳胶管上夹一螺旋夹,以控制洗脱液流出速度。在层析管的下端填一层松紧合适平整的脱脂棉。将此层析管垂直地固定在铁架台上,关闭螺旋夹。

管内先加入一定体积的洗脱剂(此处用95%乙醇),打开螺旋夹,放出管内乙醇,将层析管下端的脱脂棉内的空气充分赶尽,然后再向层析管中加入一定体积的乙醇。

取中性氧化铝(100-200目)12克于烧杯中,加一定体积的乙醇调成浆状,赶尽其中气泡,然后通过小玻璃漏斗将浆状氧化铝徐徐注入注中,并同时打开下端螺旋夹,让洗脱剂缓缓流出,不断用手轻轻振动玻璃柱,使氧化铝沉降均匀。当柱内液面接近氧化铝柱面时,关闭螺旋夹。

(2) 样品的加入

称取50-100mg盐酸小檗碱,加少量95%乙醇于水浴上加热溶解,用滴管沿层析管壁小心加入,勿使氧化铝柱面受到振动。找开螺旋夹,当液体表面下降接触氧化铝时,关闭螺旋夹。

(3)洗脱

用滴管吸取95%乙醇,经管壁轻轻加入柱内,打开螺旋夹,控制流速20-30滴/分钟,不断加入洗脱剂,使洗脱剂的液面始终高于氧化铝。待氧化铝柱上呈现数段不同颜色的色带时,继续冲洗,使其彼此分离,并收集鲜黄色带,此段为盐酸小檗碱,其余色带为其它成分。

五、实验说明及注意事项

1、整个操作过程,氧化铝柱表面应保持一定高度的溶剂(洗脱剂),不得使柱面溶剂流干。

2、一般采用等量收集洗脱液流份。每份洗脱剂体积的毫升数,一般与吸附剂重量相近。如果洗脱剂极性较大或样品各组份结构相近似时,每份收集量要小;

3、洗脱时流速不宜过快,太快时柱中交换来不及达到平衡,影响分离效果;

4、由于氧化铝表面活性较大,有时会促使某些成分发生变化,应在短时间内完成一个柱层析的分离,以免样品在柱上起异构化、氧化、皂化、水合以及脱氢形成双键等反应。样品在柱上会扩散也会影响分离效果。

5、氧化铝的粒度一般为100-200目,用量一般为样品量的20-50倍,根据被分离的化合物而定,有时可达100-200倍。硅胶吸附柱层析粒度一般为100-160目或160目以上,用量为样品量的30-60倍,较难分离的化合物可选用500-1000倍。

六、思考题

1、采用柱层析分离时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2、为什么本实验采用氧化铝而不采用硅胶作吸附剂?

 

返回顶部

实验三  槐花米中芦丁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芦丁(Rutin)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现已发现含芦丁的植物至少在70种以上,如烟叶、槐花、荞麦蒲公英中均含有。尤以槐花米(为植物Sophora japonica的未开放的花蕾)和荞麦中含量最高,可作为大量提取芦丁的原料。

槐花米为豆科植物槐花的未开放花蕾。味苦性凉,具清热、凉血、止血之功。槐花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芦丁,又名芸香甙,含量可达12-16%。

芦丁是由槲皮素(Quercetin)3位上的羟基与芸香糖(Rutinose)〔为葡萄糖(Glucose)与鼠李糖(Rhamnose)组成的双糖〕脱水合成的苷。为浅黄色粉末或极细的针状结晶,含有三分子的结晶水,熔点为174~178℃,无水物188~190℃。溶解度:冷水中为1:10000;热水中1:200;冷乙醇1:650;热乙醇1:60;冷吡啶1:12。微溶于丙酮、乙酸乙酯,不溶于苯、乙醚、氯仿、石油醚,溶于碱而呈黄色。

芦丁具有维生素P样作用。可降低毛细管前壁的脆性和调节渗透性,有助于保持及恢复毛细血管的正常弹性,临床上用作毛细管脆性引起的出血症,并常用作防治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剂。现在国处也常用芦丁作食品及饮料的染色剂。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芦丁的提取与精制掌握碱-酸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原理及操作。

2.掌握芦丁的一种提取、精制方法及提制过程中防止甙水解的方法。

3. 掌握黄酮甙水解生成甙元的方法及二者之间的分离。

4.熟悉芦丁、槲皮素的结构性质、检识方法和纸层析鉴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主要是利用芸香苷中含有较多的酚羟基,可溶于碱中,加酸酸化后又可析出芸香苷结晶的性质,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并用芸香苷对冷、热水的溶解度相差悬殊的特性进行精制。芦丁可被稀酸水解,生成槲皮素及葡萄糖、李糖,并能通过纸层析鉴定。芦丁及槲皮素还可通过化学反应及紫外光谱鉴定。

三、实验材料

槐米、石灰乳、0.4%硼砂水溶液、2%的硫酸溶液、浓盐酸、正丁醇、醋酸、氨水、1%的氢氧化钠溶液、1%的三氯化铝乙醇溶液、1%的葡萄糖溶液、1%的鼠李糖溶液、1%芸香苷乙醇溶液、1%槲皮素乙醇溶液、95%乙醇、碳酸钡、广泛pH试纸、中速层析滤纸等。

四、实验内容

(一)提取

称取槐米30g,在乳钵中研碎后,投入300ml0.4%硼砂溶液的沸水溶液中煮沸2-3分钟,在搅拌下加入石灰乳调pH9,煮沸40分钟(注意添加水,保持原有体积,保持pH8~9),趁热倾出上清液,用棉花过滤。残渣加100ml水,加石灰乳调pH9,煮沸30分钟,趁热用棉花过滤,二次滤液合并。滤液保持在60℃,加浓HCl,调pH2-3,放置过夜,则析出芦丁沉淀。

加0.4%硼砂水溶液200ml,在搅拌下加石灰乳调pH值至8~9,加热,煮沸15min,随时补充失去的水分,保持pH8~9,倾出上清液,用四层纱布过滤;同样操作再提取一次。合并两次滤液,放冷,并用盐酸调pH至2~3,放置过夜,待析出结晶,过滤,滤饼用蒸馏水洗至pH5-6,抽干,置空气中晾干,得粗制芸香苷,称重,计算得率。

(二)精制:

将芸香苷粗品悬浮于蒸馏水中,煮沸至芸香苷全部溶解,加少量活性炭,煮沸5-10分钟,趁热抽滤,冷却后即可析出结晶,抽滤至干,置空气中晾干,或60~70℃干燥,得精制芸香苷,称重,计算得率。

(三)芸香苷的水解:

取芸香苷1g,研碎,加2%硫酸水溶液80ml,小火加热,微沸回流30-60min,并及时补充蒸发掉的水分。在加热过程中,开始时溶液呈浑浊状态,约10min后,溶液由浑浊转为澄清,逐渐析出黄色小针状结晶,即水解产物槲皮素,继续加热至结晶物不再增加时为止。抽滤,保留滤液20ml,以检查滤液中的单糖。所滤得的槲皮素粗晶水洗至中性,加70%乙醇80ml加热回流使之溶解,趁热抽滤,放置析晶。抽滤,得精制槲皮素。减压下110℃干燥,可得槲皮素无水物。

(四)  芸香苷、槲皮素及糖的检识

1.颜色反应

① α-萘酚-浓硫酸(Molisch)试验:

取芸香苷少许置于试管中,加乙醇1ml振摇,加α-萘酚试剂2~3滴振摇,倾斜试管,沿管壁徐徐加入0.5ml浓硫酸,静置,观察两层溶液界面变化,出现紫红色环者为阳性反应,表示试样的分子中含有糖的结构,糖和甙类均呈阳性反应,比较芸香苷和槲皮素的不同。

②盐酸-镁粉试验:

取芸香苷少许置于试管中,加5%乙醇2ml,在水浴中加热溶解,滴加浓盐酸2滴,再加镁粉约50mg,即产生剧烈的反应。溶液逐渐由黄色变为红色。

③ 三氯化铁试验

取样品水或乙醇液,加入三氯化铁试剂数滴,观察颜色变化。

④三氯化铝试验:

取芸香苷少许置于试管中,加入甲醇1~2ml,在水浴中加热溶解,加1%三氯化铝甲醇试剂2~3滴,呈鲜黄色。以同样方法试验槲皮素。

⑤醋酸镁试验:

取芸香苷少许置于试管中,加入甲醇1~2ml,在水浴中加热溶解,加1%醋酸镁甲醇试剂2~3滴,呈黄色荧光反应。以同样方法试验槲皮素(反应也可在滤纸上进行,观察荧光)。

⑥ 氧氯化锆-枸橼酸试验:

取芸香苷少许置于试管中,加甲醇1~2ml,在水浴上加热溶解,再加2%氧氯化锆甲醇试剂3~4滴,呈鲜黄色。然后加2%枸橼酸甲醇试剂3~4滴,黄色变浅,加蒸馏水稀释变无色。以同样方法试验槲皮素进行对照。

⑦ 氢氧化钠试验:

取芸香苷少许置于试管中,加水2ml振摇,观察试管中有无变化。滴加1%氢氧化钠溶液数滴,振摇使溶解,呈黄色澄清溶液。再加入1%盐酸溶液数滴使呈酸性反应,则溶液由澄清转为浑浊状态。

2.色谱检识

(1)  槲皮素和芦丁的薄层鉴定

①聚酰胺薄层色谱:

 固定相:聚酰胺薄层板

样品:a精制芦丁  b芦丁标准品  c精制槲皮素

展开剂:氯仿—甲醇—丁酮—乙酰丙酮:(16:10:5:1)

显色:

a可见光下观察色斑,再于紫外灯下观察荧光斑点

b喷洒AlCl3乙醇液后观察。

②硅胶薄层色谱

吸附剂:硅胶G,105℃下活化2h

展开剂:a.氯仿:甲醇:甲酸(15:5:1)

b.氯仿:丁酮:甲酸(5:3:1)

显色剂:1%FeCl3和1%K3[Fe(CN)6]水溶液,应用时等体积混合。

(2) 芸香苷和槲皮素的纸色谱检识:

支持剂:新华层析滤纸(中速、20cmХ7cm)

样  品:自制1%芸香苷乙醇溶液

   自制1%槲皮素乙醇溶液

对照品:1%槲皮素标准品与1%芸香苷标准品乙醇溶液

展开剂:a. 正丁醇:冰醋酸:水(4:1:5上层)

   b. 15%醋酸水溶液

展距:10-15cm

显色:a. 在可见光下观察斑点颜色,再在紫外灯下观察斑点颜色

 b. 喷三氯化铝试剂呈黄色斑点

c.经氨气熏后再于可见、紫外下观察。

(3) 糖的纸色谱检识:取上述芸香苷水解后的母液20ml,加入氢氧化钡细粉(约2.6g)中和至pH7,滤除生成的硫酸钡沉淀(可用滑石粉助滤)。滤液中水浴中浓缩至1~2ml,供纸色谱点样用。

支持剂:新华层析滤纸(中速、20cmХ7cm)

样  品:水解浓缩液

对照品:a. 葡萄糖标准品水溶液

b. 鼠李糖标准品水溶液

展开剂:正丁醇:冰醋酸:水(4:1:5上层)

显  色:a. 喷苯胺-邻苯二甲酸试剂,于105℃加热10min,显棕色或棕红色斑点

b.喷氨性硝酸银试剂,于100℃左右加热,呈棕褐色斑点。

五、实验说明及注意事项

1.本实验采用碱溶酸沉法从槐米中提取芸香苷,收率稳定,且操作简便。在提取前应注意将槐米略捣碎,使芸香苷易于被热水溶出。槐花中含有大量粘液质,加入石灰乳使生成钙盐沉淀除支。pH应严格控制在8-9,不得超过10。因为在强碱条件下煮沸,时间稍长可促使芸香甙水解破坏,使提取率明显下降。酸沉一步pH为2-3,不宜过低,否则会使芸香甙形成盐溶于水,降低了收率。

2.提取过程中加入硼砂水的作用:即能调节碱性水溶液的pH,又能保护芸香甙分子中的邻二酚羟基不被氧化,亦保护邻二酚羟基不与钙离子络合,使芸香甙不受损失。

3.芸香甙的提取方法除了用碱溶酸沉法外,还可利用芸香甙在冷水及沸水中的溶解度不同,采用沸水提取法。又报道将生产工艺改进为95%乙醇回流提取后回收醇得浸膏,然后将粗浸膏经除去脂溶性杂质后,用水洗净,过滤,干燥即得芸香甙,可提高收率6.96%,并降低了成本。因此可根据不同原料采用各种不同方法提取。

4.槲皮素以乙醇重结晶时,如所用的乙醇浓度过高(90%以上),一般不易析出结晶。此时可于乙醇溶液中滴加适量蒸馏水,使呈微浊状态,放置,槲皮素即可析出。

六、思考题

1.本实验提取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2.根据芸香苷的性质还可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提取?简要说明理由。

七、参考文献

www.med126.com1.海药物研究所: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离  234—240页

2.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第一分册)219—225 1972

3.日本药学杂志,72(333) 1952;76(1210) 1956,80(304) 1960;80(698)  1960

4.Chem,  Pharm.  Bull,  ll  (167),  1963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